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543/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基金项目纵览、论著聚焦、药理研究、博导讲坛、方药纵横、综述、护理园地、临床报道、基础医学研究、名医经验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国际刊号:1673-842X
国内刊号:21-1543/R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2.42
复合影响因子:1.43
总发文量:11912
总被引量:68117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5.4569
立即指数:0.1021
期刊他引率:0.9628
平均引文率:12.6011
  • 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

    作者:宋立群; 盛紫阳; 贠捷; 莫陶然; 范桢亮 刊期:2018年第10期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患者知晓率迅速上升。微RNA(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长度在22 nt左右(19-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参与基因转录而发挥生物学调节功能。目前对microRNA在慢性肾衰竭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日益深入,对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有现实意义,该文从microRNA在肾脏中的表达,以及慢性肾脏病中医病因、...

  • 健脾软肝方预防给药降低TGF-β1表达延缓肝纤维化进程研究

    作者:陈文慧; 姚政; 石安华; 左雁; 武俊紫 刊期: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自拟健脾软肝方预防给药对CCl4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着重分析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Cl4模型组,健脾软肝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药物扶正化瘀胶囊组,n=10。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CCl4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期间所...

  • 益气活血类中药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留症状Meta分析

    作者:钟远鸣; 陈震; 张翼升; 李嘉琅 刊期:2018年第10期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类中药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留症状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CBM、Pub Med、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收集有关使用益气活血法类中药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残留症状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的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由两人独立完成,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

  • 中医药干预特发性肺纤维化血管新生相关通路研究进展

    作者:陈炜; 胡梦娟 刊期:2018年第10期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不断进展、不可逆的,具有高致死性、纤维化性、间质性的肺疾病。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新生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血管新生通路主要包括VEGF通路、PDGF通路、TGF-β信号通路,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有效干预特发性肺纤维化血管新生相关通路,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进展。该文就中医...

  • 从阴阳学说论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作者:李成林; 陆玉薇; 陈炜; 陀鹏; 叶仕晟 刊期:2018年第10期

    阴阳学说是中医药体系中重要的理论之一,被广泛且有效地用于指导各类疾病的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衰病"之领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阳气亏虚为本,瘀血痰饮为标。该文从阴阳学说论心衰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到阴阳与心衰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强调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

  • 眼针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作者:江红; 廉治军; 樊旭 刊期: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和治疗组(头体针组)。两组患者都给予原有常规剂量美多巴口服。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及中医老年颤证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改善情况。结果:眼针组与治疗组老年颤证功能障碍积分、帕金森综合量表(UPRDS)总有效率改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刊期:2018年第10期

    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辽宁省教育厅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编辑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同行专家评定,《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于2008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证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受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开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项目"的研究工作...

  • 有头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刊期:2018年第10期

    有头疽是因外感风热、湿热、火毒之邪,气血瘀滞,结聚于肌肤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以局部红肿热痛,有多个脓栓堆积为特征。多发于中老年尤其以消渴病多见,易出现"陷证"。相当于痈。1诊断依据(1)初起局部红肿,中央有白头,逐渐增多,溃后脓出黄稠。(2)有恶寒,发热,头痛,口渴,脉数等。一、二候时症状明显,三、四候时逐渐减轻或消失。(3)局部症...

  • 脓耳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刊期:2018年第10期

    脓耳是因邪热上犯耳窍,血腐化脓所致,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化脓性中耳炎。1诊断依据(1)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听力下降,急性期可有发热及耳深部痛。(2)急性脓耳发病急,病程短。滴情重或治疗不彻底者迁延成漫性脓耳,病程长。慢性脓耳在感冒、疲劳、耳内进水时常有急性发作。(3)耳部检查:急性期初见...

  • 颜面疔疮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刊期:2018年第10期

    颜面疔疮是感受火热之毒,或因昆虫咬伤,皮肤破损染毒,蕴蒸肌肤,气血凝滞而发生的病变迅速、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颜面部疖和痈。1诊断依据(1)多发于唇、鼻、眉、颧等处。(2)局部开始为一个脓头,肿块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或麻或痒。继之红肿高突,可发展为数个脓头,焮热疼痛。(3)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如有神昏谵语,皮肤瘀...

  • 红丝疔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刊期:2018年第10期

    红丝疔多因手足皮肤损伤,感染邪热火毒,走注经络,呈红丝显露,迅速上攻手膊或小腿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邪毒重者可内攻脏腑,发生"走黄"。本病指急性淋巴管炎。1诊断依据(1)红丝显露先从手、前臂或足、小腿部开始,可延伸至肘、腋或膝、股缝处,同时有臖核肿痛,肿胀疼痛。病变深者,皮肤微红或不见红丝,但可触及条索状肿胀和压痛。(2)一般有恶寒,...

  • 瘿瘤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刊期:2018年第10期

    瘿瘤是内有郁火,外感风热邪毒,结于瘿囊而成。证见喉结两旁结块肿硬疼痛。相当于急性甲状腺炎。1诊断依据(1)突然发病。颈前一侧或两侧结块疼痛,随吞咽上下活动。皮色不变,按之疼痛,其痛可牵及耳后枕部,活动及吞咽时加重。(2)严重者可伴有声音嘶哑,气促,吞咽困难,溃破后脓出臭秽。(3)发病前常有口腔、咽喉及颈部等化脓性感染病史。炎症一...

  • 乳痈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刊期:2018年第10期

    乳痈多因乳头破碎,风邪外袭,或乳汁淤积,乳络阻滞,郁久化热而成。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溃后脓出稠厚为特征。相当于急性乳房炎。1诊断依据(1)初起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裂糜烂。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如脓液流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溃后不收口,渗...

  • 发颐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刊期:2018年第10期

    发颐多由外感或手术后,汗出不畅,余邪热毒未能外达,结聚于颐颌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以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伴高热为特征。相当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1诊断依据(1)初起颐颌部肿胀疼痛,逐渐增大延及耳之前后,口颊内第二臼齿相对的腮腺管口红肿,压迫局部,可有黏稠的分泌物溢出。

  • 厚德博学 继承创新

    刊期:2018年第10期

    辽宁中医药大学前身为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1956年)。1958年经中共辽宁省委批准组建辽宁中医学院,同年学校招收第一批中医专业学生。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辽宁中医学院"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经辽宁省批准,学校增冠"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建校60年来,辽宁中医药大学建成了"一校三区"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