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72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艺术学研究、新师范教育研究、环北部湾研究、语言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心理学研究、哲学研究、乡村治理研究、社会·管理·政...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岭南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6-4702
国内刊号:44-1722/G4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2020
总被引量:3758
H指数:9
引用半衰期:6.5536
立即指数:0.0241
期刊他引率:0.9854
平均引文率:7.1084
  • 新农村经济与文化发展专题笔谈:发展农村社区合作组织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作者:郭书田 刊期:2006年第05期

    发展和建设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应遵循合作社原则,坚持“姓农”的方向,依法进行内部管理,才会使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客观、具体地分析传统农业文化对于农村变革的正、负效应,继承其积极因素,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建构适合中国特点的、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具有不同层次的农业文化;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工...

  •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与农村发展

    作者:邹德秀 刊期:2006年第05期

    农村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是文化的发展,即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研究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与中国农村发展是新农村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

  • 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内涵及路径选择

    作者:同春芬 刊期:2006年第05期

    从社会学角度考察,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内涵和意义,涵盖四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人类既开发利用自然,又保护、养育自然,以它为自身的自然家园,而自然则大度地以其一切宝藏为人类服务。工业文明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它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成为工业社会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因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

  • 农村捐助行为的文化基础和制度保证——对徐闻县新农村建设中筹资筹劳方式的调查

    作者:王亚新 刊期:2006年第05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繁荣农村经...

  • 湛江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作者:吴泗 刊期:2006年第05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但在湛江的徐闻、吴川、廉江、麻章、遂溪等县(市)区早就开始了“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已建成的生态文明村中,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必须看到,湛江毕竟是经...

  • 新农村建设时期推进乡村旅游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琼 刊期:2006年第05期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近30年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中国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喧闹的城市,忙碌的人群,林立的高楼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

  • 地方官员经济行为效率缺乏的原因——一个来自激励理论的解说

    作者:熊毅 刊期:2006年第05期

    在委托关系中,激励要有效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而在政治委托关系中,由于满足激励有效性的条件难以具备,使得委托人对官员的业绩很难考核准确。很难实行货币奖励,官员得不到货币奖励就会出现经济行为政治目的,导致激励考核有效性缺乏和激励奖励有效性缺乏。由此在我国经济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地方官员经济行为有效性缺乏。

  • 论我国行政垄断的本质、形成原因和治理机制

    作者:庞锋 刊期:2006年第05期

    行政垄断是指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排斥和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障碍。文章对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行政垄断的本质、根源及其治理机制进行初步分析,试图为治理行政垄断寻找一种思路。

  • 略论中国文论发展的开合大律问题

    作者:林衡勋 刊期:2006年第05期

    以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开合大律为理论背景,论述中国文论发展的开合大律问题及其特点: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为特定时段,以《文心雕龙》为标志的民族文论典范模式的形成;自南北朝至宋明为另一时段。是进一步消化、吸收道、佛。主要是佛教文论的大开舍;自明末至今为又一时段,是逐渐消化、吸收西方畀体文论的新一轮大开合。这新一轮大开合任务异...

  • 文学史编撰中的经典化和本质化

    作者:杨飏 刊期:2006年第05期

    描述文学史编撰过程中的经典化与本质化。主要分析了经典化与本质化是如何造成文学史真相在文学研究过程中的迷失。

  • 小帆汉俳创作论

    作者:杨剑龙; 陈丽伟 刊期:2006年第05期

    作为中国新诗里最年轻的体裁,汉俳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当代汉俳作者小帆的创作。既洋溢着典雅和谐、重视自然风物的日俳遗风。也继承了语言凝练、意境隽永的中国诗歌传统,在尊重格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现代意味的创新,开拓了汉俳的创作范围,使俳句这一古老的诗歌体式以全新的姿态切入当代生活。通过对小帆汉俳作品的梳理分析,对...

  • 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少数民族文化思考——论莫里森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意识

    作者:汪涛 刊期:2006年第05期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中所体现的对后殖民时代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生存问题,是美国少数民族裔作家们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莫里森小说中展现出的非裔美国黑人在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熔炉中坚守黑人文化传统的意义,以及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的黑人文化的觉醒,并最终寻找到在跨民族思维下少数族裔文化生存的策略.充分展示了美国文化的丰富...

  • 论莫里森小说对黑人“口头传统”的艺术活用

    作者:杨中举; 谢书英 刊期:2006年第05期

    莫里森的小说充分利用黑人口头传统具有的动态性与创造性活力,赋予它们丰富的文学性,使许多作品从头到尾都被口头传统的氛围所包围,表现出黑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传达着黑人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使积淀在黑人文化深层的民族心理和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对黑人口头传统的运用,使她找到了摆脱黑人文化边缘化与文化认同危机的文化策略,一...

  • 超越性别,重塑民族历史——评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

    作者:方红 刊期:2006年第05期

    蔓国黑人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反映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两个发展阶段之后,在当代社会表现出新特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和《乐园》)超越单纯对女性经历的关注,开始把目光投向黑人群体和民族历史。莫里森以黑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内涵的“爱”的追求为主线,以黑人群体为主角,对白人的官方历...

  • “他者”的成长——从《所罗门之歌》看托尼·莫里森的文化理想

    作者:郎晓玲 刊期:2006年第05期

    非裔美国人被看作区别于美国主流文化的“他者”。莫里森认为美国黑人既是“他者”又是世界的人类。在《所罗门之歌》中,黑人主人公“奶人”的成长是小说的主题。通过对奶人成长过程的描述和他的性别意识、种族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进步,莫里森表达了消除两性对立、获得种族身份认同、回归传统文化的文化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