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岭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72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艺术学研究、新师范教育研究、环北部湾研究、语言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心理学研究、哲学研究、乡村治理研究、社会·管理·政...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岭南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006-4702
国内刊号:44-1722/G4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22
总发文量:2020
总被引量:3758
H指数:9
引用半衰期:6.5536
立即指数:0.0241
期刊他引率:0.9854
平均引文率:7.1084
  • 汉魏六朝哀辞研究

    作者:张海鸥; 梁锐 刊期:2006年第02期

    哀辞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哀悼夭亡者的文体,形成于东汉至魏晋六朝时期,与当时浓郁的感伤文化、感伤文学氛国有关。汉代哀辞无存。现存魏晋六朝时期曹植至梁简文帝等人的哀辞18篇。其中3篇有短序,序用散语,辞用韵语,或骚体,或骈体,或诔体,篇幅在数十字至二百字之内,内容以抒发丧失亲人的悲伤哀痛之情为主,极少叙事因素。与哀辞相近的文体...

  • 论汉代楚歌的文学史地位

    作者:周建江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西汉至东汉中期的两个半多世纪的时间跨度里,称霸当时诗坛的诗歌形式是汉代楚歌。汉代楚歌以自己独特的文学体式和强烈的人文主义文学精神而成为汉代诗歌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成为中国诗歌由《诗》体、“楚辞”体向五言诗体的过渡与中介,并且以自己的创作回响于当代诗坛。

  • 颂体的渊源

    作者:陈开梅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以古文献为依据,探讨了颂体的起源。颂体源于原始宗教祭神祭祖乐舞辞和夏商巫术文化氛围下的祝颂词及金文祷词,并对后世颂体文学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 南齐帝王与永明文学

    作者:蔡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南朝文学从元嘉到永明,是一个大的转关,其间南齐帝王的文化政策及个人的文学习尚,都对永明文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南齐除竟陵王萧子良之外的高帝、武帝、萧嶷和萧长懋对永明文学发展有颇重要的贡献,由高帝的崇尚雅正、武帝对《西曲歌》在南朝影响的扩大、萧嶷的处世风范以及萧长懋对前代文人文集的组织编定,他们各自在不同方面以不同方...

  • 略论李邕

    作者:骆礼刚 刊期:2006年第02期

    李邕是盛唐时期在文坛上有着崇高声望与巨大影响的人物,他直言极谏的政治品格,爱民疏财的仁义举动,能文养士的领袖气度,驰猎自恣的豪侠生活作风等,正是盛唐文士极其张扬个性,扬厉奋发的精神风貌的突出表现。在文章创作上,他是盛唐时期的一代文宗,其文章风格具有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象恢宏,气势充沛等特征。置于文学发展史中,可以看...

  • 小心避祸而又谨慎为义——论苏轼寓惠期间的心态及作为

    作者:杨子怡 刊期:2006年第02期

    苏轼寓惠不乏惬意称心之作,人或以为其生活安适愉悦,环境轻松;或以为处世潇洒,心境旷逸。然检读其与亲友之书信及寓惠诗作,人们会发现其另外一个面孔:山水之娱中常不乏乡关之忧;潇洒度日却又常存忧惧之念;勇于为义却又慎言远祸。其身上典型地渗透传统文人的文化个性:庙堂之忧、黎民之念与忧谗畏讥而又执着不怠的个性交织在一起。

  • 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畏陵陂--从尺牍文看元时期苏轼的创作心态

    作者:李红叶 刊期:2006年第02期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元祐时期是苏轼创作的潜沉期,故而忽略了对这一时期苏轼创作心态的研究。文章从便于真情流露的尺牍文着手,探究苏轼此一时期在忧谗畏讥的背景下创作心态的复杂及改变,并由此引发的艺术风格的转变。

  • 新国标《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正式实施

    刊期:2006年第02期

    新的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已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为执行新国标,本刊编辑部规定,自2006年1月起,所有来稿均须按新标准要求提供参考文献表方可送审。

  • 刘心武红学之误源于周汝昌

    作者:郑铁生 刊期:2006年第02期

    刘心武红学研究之误,与其承继周汝昌以“曹贾合一”为体系的学术观点,不加区别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不但对缺乏史证、杂糅推理和想象的研究成果全面接受,而且通过文学化、通俗化,将其从学术层面播扬到大众文化当中,客观上起到了误导听众和读者,偷换了《红楼梦》文本内容,歪曲了《红楼梦》伟大著作的审美价值。

  • “流言家”与红学

    作者:孙伟科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当前虚热的红学讨论中,一种以“秦学”命名的红学研究,正在危害着读者对于《红楼梦》这一古典名著的文学阅读,将《红楼梦》“宫廷秘史”化,正是鲁迅当年所批评的“流言家’’式的研究。与这种流言家式的研究相配套,出现了许多邪说谬说,集中表现为对《红楼梦》原著的不尊重,对作者的不尊重,比如将作者修改过的人物形象重新“风月化”等...

  • 刘心武先生“揭秘”秦可卿之误浅议

    作者:蔡觉敏 刊期:2006年第02期

    刘心武先生“揭秘”后的秦可卿,存在着诸多矛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其“揭秘”过程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文本语句理解的绝对化;二是在以“史实”论证的过程中,其“史实”全凭一己之见,而其“论证”的过程也以主观推测为主;三是对秦可卿的理解是从印象出发,不顾及《红楼梦》整体思想与她在全书中的作用。刘心武先生对《红楼梦》和秦可卿“...

  • “挂笔”宣言:大江健三郎后期小说创作的新策略——兼论大江健三郎“后期作品的风格形式”

    作者:胡志明 刊期:2006年第02期

    大江健三郎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同时,出人意料地发表的“挂笔”宣言,其实这是他后期小说创作的新策略,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摆脱渐趋僵化的“大江式”的小说模式,重新寻找自己的“后期作品的风格形式”。大江后期创作的风格形式主要表现为:确立“灵魂”主题在创作中的核心位置;创作前以宣布“挂笔”的方式。清空自己的心灵;构思上努力打破...

  • 《一个迷途的女人》的生态批评

    作者:陈妙玲; 吴非祺; 李频 刊期:2006年第02期

    美国现代作家薇拉·凯瑟的《一个迷途的女人》再现资本主义社会工业迅速的发展伴随着自然生态的失衡和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展示了作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是一部充分显示作者浓厚的生态意识的作品。

  • 回归无爱婚姻的命运——伊莎贝尔·阿切尔悲剧探因

    作者:陈湛妍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性格缺陷预示了她的悲剧命运,使她沦为无爱婚姻的牺牲者。传统势力辗磨,现实社会的束缚以及作者矛盾的婚姻观决定了伊莎贝尔最终的回归。

  •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配送业

    作者:张家善; 王世明; 梅晓仁 刊期:2006年第02期

    物流配送作为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模式,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文章剖析了物流配送的内涵,在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配送业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要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配送业,并围绕组建物流企业集团和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展开讨论,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