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经济

辽宁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Liaoning Economy

杂志简介:《辽宁经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24/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理论实践、对策研究、决策思考、走进辽宁、本期关注、特别推荐、刊首语

主管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3-4617
国内刊号:21-1024/F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5
复合影响因子:0.31
总发文量:5419
总被引量:5469
H指数:16
立即指数:0.0049
期刊他引率:1
  • 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刊期:2006年第04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是企业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的发展战略。谁拥有这个认识,谁就拥有未来。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 再造一个沈阳城:大浑南开发“十一五”提速——访沈阳市副市长、浑南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 王翔坤

    作者:柴歌 刊期:2006年第04期

    提起沈阳市浑南新区,人们可以说耳熟能详,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浑南开发区,经过十三年的初创起步和发展提高,于2001年被确定为浑南新区。2005年年初,沈阳市委、市政府又明确提出开发建设大浑南的战略构想。

  • 推进农业产业化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

    作者:陈世南 刊期:2006年第04期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总称。其意义和作用在于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找到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新途径;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有利于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利...

  • 关于我省自主创新模式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晓明 刊期:2006年第04期

    创新,是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灵魂,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和不竭的源泉,纵观世界经济格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环节,创新战略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去年以来,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 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促地区振兴

    作者:刘海莺; 张华新; 赵莹 刊期:2006年第04期

    辽宁是我国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地区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地区振兴的思路。

  • 农民增收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理论探索

    作者:季高晟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中国现阶段面临的所谓“三农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即如何提高现在农村人口的收入,使之走上富裕之路的问题。而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现状是:在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基数大,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业比较收益下降等原因.农业部门出觋了数以千万计的剩余劳动力。农民收入低下和农业剩余劳动力...

  • 加强农民思想教育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李英杰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三农”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制约,既有制度的因素,又有技术的成分。“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农民自身的问题,尤其是农民的思想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的发展环境,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外部因素。“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得依靠农民自身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

  • 辽宁农业比较优势的可持续性分析

    作者:荣宪屏; 黄辑 刊期:2006年第04期

    辽宁农业的比较优势在减弱,势必影响辽宁农业的可持续性。这种优势减弱的趋势固然与1998年以来我国农业总体发展状况以及加入WT0等环境条件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是,在一国范围内,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减弱,必然有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增强。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辽宁农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而其他一些地区的比较优...

  • 农村教育路在何方——对凤城草河地区两所农村学校的调研及思考

    作者:苏明飞; 纪东 刊期:2006年第04期

    农村教育问题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基本现状 我们此次调研的对象是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和黄岭村小学。

  • 构建谐社会必须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

    作者:孙雷 刊期:2006年第04期

    目前,全球网络用户已经超过10亿,并且这一数字仍在高速递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6年1月17日的第十七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网民已经达到1.11亿。从网络媒体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以及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可以看出网络媒体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的巨大影响力。

  •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交通环境

    作者:张民 刊期:2006年第04期

    交通环境是城市发展水平、文明程度的一个缩影,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要素。只有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才可以满足交通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才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转效率,才可以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 收入分配如何才能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目标

    作者:姜炜 刊期:2006年第04期

    收入分配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环节,力争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的。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来进行收入分配,以税收、转移支付、购买支出和其他收入政策作为收入分配的主要工具,最终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目标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 人民银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任务

    作者:王树理 刊期:2006年第04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有双重任务:一是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门,首先要在本系统内部构建起团结向上、奋发有为、政通人和、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二是人民银行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已的职能作用,...

  • 规范运作 保障政策性破产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作者:李群; 黄沛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在指导企业依法破产的同时,从资源不可再生的部分矿山企业入手,对煤炭、有色、核工业、地处深山的军工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政策性破产与依法破产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对职工安置和社会职能移交等方面在政策上给予特殊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从而更有利于维护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并起到...

  • 加强社会保障 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李羿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有关专家指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特别突出解决好“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