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杂志简介:《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390/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古典文学研究、文艺美学研究、张恨水专题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1674-3210
国内刊号:13-1390/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7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1618
总被引量:1928
H指数:12
引用半衰期:5.5
立即指数:0.0048
期刊他引率:0.9831
平均引文率:5.4396
  • 蒲松龄的心路历程与《聊斋志异》的创作

    作者:郑秀琴 刊期:2007年第04期

    蒲松龄在坎坷的人生境遇下发愤著述,写下了中国文言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聊斋志异》。可以说他的情感生活、不同年龄阶段的创作心态都寄托在了《聊斋志异》当中。

  • 《窦娥冤》悲剧价值新探

    作者:孙春艳 刊期:2007年第04期

    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是一部揭露社会现实、感天动地、具有伦理道德观念的悲剧杰作。其悲剧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进而也决定了作品的价值,反映了我国古代悲剧作品的较高成就。

  • 对汉赋传统评价之再认识

    作者:李耘 刊期:2007年第04期

    受儒家以“美刺”之旨规范文学,强调文学与现实政治、伦理的关系之观念的影响,自扬雄、班固以来,对汉赋的传统评价多侧重对其讽谏力度不够的批评。不能否定,汉赋作家的弄臣身份,制约了作品的批判性。然而两汉大赋也艺术地再现了汉帝国的统一和强大,表现了作家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并且,赋作对形式的偏重正符合了作为文学转型期,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

  • 评冰心儿童题材散文

    作者:范欣欣 刊期:2007年第04期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我国文学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冰心的儿童题材散文,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典范。崇高的思想境界、美丽纯洁的语言文字、深切诚挚的情感,构成了冰心儿童散文的鲜明风格。

  • 尤袤《遂初堂书目》序跋考辨

    作者:罗炳良 刊期:2007年第04期

    当前宋史学界和历史文献学界对尤袤所撰《遂初堂书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杨万里所撰序文的名称和书后跋语中李焘之言在认识和表述上含混歧异。通过本文考证可知,杨万里之序名为《益斋藏书目序,》而非《遂初堂书目序》。至于陆友在该书跋尾所载李焘之言,乃是误植杨万里的序文。

  • 20世纪早期中国史家的“世界意识”

    作者:尤学工; 魏政军 刊期:2007年第04期

    20世纪早期是中国史家的“世界意识”走向深入的关键时期。他们要么着重将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历史,并以西方历史发展的模式和理论来认识和解释中国历史,要么着重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他们的“世界意识”从史观、理论、方法、语言、体裁、教学等方面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现代史学的基本范型。它之所以能够得以深化,外因是西学...

  • 试论赵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

    作者:陈新海; 贺军妙 刊期:2007年第04期

    赵的疆域跨有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域,在不同的自然区和行政区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地区特征的风俗。赵地风俗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因子,在邯郸地区、中山地区、代北地区、太原上党地区的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从承德外八庙看清代民族政策

    作者:纪欣 刊期:2007年第04期

    在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程中,清政府通过大力优崇喇嘛教,与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保持了极密切的关系,实际上是因势利导,分而治之,借助宗教力量来有效实施民族政策。融会了多民族建筑艺术精华的承德外八庙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见证了康乾盛世民族大团结的一次又一次高潮。

  • 近代福建大米进口贸易影响因素探析

    作者:刘梅英 刊期:2007年第04期

    近代福建洋米进口呈现了起伏不定的波浪形发展趋势,但整体来看,甲午战后较战前,进口量大大增长。福建洋米进口的消长变化,是生产之影响、环境之影响、交通之影响、制度之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大米进口可以看出,供求的变化是支撑福建洋米消长变迁的逻辑支点。

  • 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场述评

    作者:刘玉珍; 田欣 刊期:2007年第04期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既在正面战场作战,又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国民党军队的敌后游击战,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但国民党的阶级本性决定了它既抗日又反共,不敢真正发动群众,最终导致其战斗力愈益下降,游击区不断缩小,作用也日益降低。

  • 浅议五卅运动时的公众舆论与外交

    作者:金梅; 杨红林 刊期:2007年第04期

    长期以来,对于1925年发生的五卅运动,人们常常将注意力集中于“反帝”这一核心领域,却往往忽视了在整个事件交涉过程中,北京政府与公众之间所出现的互动关系。在当时,民众对不平等条约已极为不满,所以当“五卅”惨案发生后,舆论界立刻对北京政府施加强大的压力,要求以强硬的态度进行对外交涉。不仅如此,民众还进一步呼吁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最终...

  • 对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的讨论

    作者:庞慧 刊期: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的热点。几种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声望素著,影响极大的学术刊物,如《中国哲学史》、《文史哲》、《河北学刊》等都曾就此问题组织过专家笔谈。而像《新华文摘》这样权威的文摘刊物,也不吝惜版面,一再转载这方面的讨论文章。这一看似纯粹学术问题的问题,能够在学术圈内外都激起广泛的兴趣,是因...

  •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作者:柴艳萍; 郭建 刊期:2007年第04期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内容广泛,包含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伦理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以达到内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 论政治文明视域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作者:李娜 刊期:2007年第04期

    党的执政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领会与具体实践。市场经济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逻辑起点;世界历史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方位;社会利益整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是加强党的...

  • 《国富论》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作者:程阿娟 刊期:2007年第04期

    斯密的《国富论》论述了国家增加财富的基本方式,同时也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了人们追求财富的动机,即人的利己性。斯密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但是利己不同于自私,利己往往要通过利他才能实现。市场机制是利己与利他的中介,利己会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利己与利他相结合,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在此基础上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