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杂志简介:《可再生能源》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469/T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与试验、实用技术、动态信息、工作论坛、研究与化验、研究试验、政策与管理、技术讲座、信息动态

主管单位: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1-5292
国内刊号:21-1469/TK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5
复合影响因子:1.16
总发文量:3458
总被引量:20053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3.9771
立即指数:0.0885
期刊他引率:0.9134
平均引文率:9.0781
  • 垃圾填埋气中的甲苯对脱碳提纯吸附剂工作性能的影响

    作者:苗鑫梅; 龚惠娟; 陈泽智 刊期:2017年第05期

    文章以甲苯作为垃圾填埋气中的典型挥发性有机物,选择了3种可用于吸附脱碳提纯工艺的吸附剂(13X分子筛、5A分子筛和活性炭),研究了甲苯在这3种吸附剂上的吸附-脱附特征,以及吸附剂在吸附甲苯后的CO2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吸附剂的甲苯脱附量很小,在吸附-脱附循环过程中,吸附剂中的甲苯含量较高且保持稳定;当吸附剂吸附甲苯后,其...

  • 棕榈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进及其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陈五花; 王业飞; 丁名臣; 史胜龙; 杨震 刊期:2017年第05期

    文章对棕榈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和氧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棕榈油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但是低温流动性较差。通过不同的方法(与-10#柴油、油酸甲酯、菜籽油生物柴油按照不同体积比混合)对棕榈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进行了改进,并利用流变仪和Rancimat法分析了改进方法对棕榈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

  • 对辊式生物质压块机的设计与试验

    作者:付敏; 韩立志; 张水; 张腾; 姜晓彤; 刘金骅 刊期:2017年第05期

    现有的生物质成型机多采用开式压缩成型结构,存在能耗高、生产率低和对物料粒度要求严格等问题。文章以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和增强物料适应性为目标,设计了一种新型对辊式生物质压块机,该压块机通过对辊上相向旋转的椭圆形模具型腔,实现物料的闭式压缩成型。整机采用分体机架三层式结构,通过一级螺旋压缩机、二级增压装置、三级对辊挤压装置组...

  • 蔬菜废弃物-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正交优化试验

    作者:曾凡; 李勇; 张慧敏; 廖利 刊期:2017年第05期

    选取5种蔬菜废弃物分别与市政污泥混合制备污泥基活性炭,以活性炭得率(P)、碘吸附值(Ivaule)和比表面积(SBET)为评价指标,优选出包菜-污泥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其碘吸附值和比表面积均最大,分别为475.19 mg/g和752.455 m-3/g,活性炭得率为39.49%。建立L(16)(4-5)正交表,以活性炭得率、碘吸附值及比表面积为评价指标,确定活性炭的最佳制备...

  • 污泥-花生壳共热解气相产物研究

    作者:王忠科; 李刚; 庄昌建; 陆江银; 王建俊 刊期:2017年第05期

    采用外热式反应釜,以CH3COOK为催化剂进行污泥-花生壳共热解气相产物的研究。考察花生壳添加量、热解温度、催化剂添加量、热解时间对共热解气相产物的产率、组成和热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生壳添加量的增加,气相产物的产率和热值均先增大后减小,花生壳添加量为80%时,气体热值达到最大,CH4体积百分数达到10.57%;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气...

  • 非均匀热流下太阳能电池热特性分析

    作者:胡雅娟; 王峰; 闫素英 刊期:2017年第05期

    文章基于菲涅尔高倍聚光PV/T系统,采用螺旋式微通道散热器对太阳能(砷化镓)电池进行冷却,针对砷化镓电池表面能流分布不均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选用直接导入法,重点研究了均匀和非均匀热流密度及不同直射辐照度(DNI)下散热器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经过均光作用后,电池上表面热流密度分布均匀,且中心位置的热流密度相对较高;非均匀热流条件下,...

  • 光伏组件加速老化试验可靠性及其寿命分布研究

    作者:王喜炜; 白建波; 宋昊; 沈诗豪; 罗朋; 恽旻 刊期:2017年第05期

    大多数光伏组件制造商需要保证所生产的光伏组件具有25 a及以上的使用寿命,目前检测认证机构大多利用加速试验方法来分析组件的耐候性和户外运行的可靠性。文章通过光伏组件的湿-冻加速试验分析其失效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湿气的进入会促使光伏组件的背板发生脆化和分层,以及焊带、汇流条等内部电气连接处发生腐蚀。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湿-冻加速试...

  • 一种基于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自适应MPPT控制策略

    作者:刘明亮; 张逸; 范元亮; 董哲康; 张国月 刊期:2017年第05期

    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组件,其输出特性易受到工作环境的制约,基于此利用优化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策略能够可以有效地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文章针对传统电导增量法的实时性和容错性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步长电导增量法的自适应MPPT控制算法,该算法引入了一套全新的步长调节方法,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实时调整扰动...

  • 基于PCA-BPNN的并网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研究

    作者:李芬; 宋启军; 蔡涛; 赵晋斌; 闫全全; 陈正洪 刊期:2017年第05期

    针对目前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中输入气象维数较多、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BP神经网络(BPNN)相结合的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模型。利用PCA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等多个气象变量进行解耦降维处理,形成相互正交、相互独立的公因子变量。将这些公因子变量作为BPNN模型的输入变量,并进行训练拟合建模,从...

  • 聚类分析在光伏发电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成珂; 郭黎明; 王亚昆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为了从光伏发电历年数据中筛选出有效样本,并提高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的准确率,文章将聚类分析应用于光伏领域,并结合神经网络建立了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以晴天、多云和雨天3种天气类型为目标,利用聚类分析对历史数据中的异常样本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后的样本作为训练数据建立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对比筛选前后预测模型的计算结...

  • 基于协同进化蚁群算法的含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重构

    作者:刘科研; 盛万兴; 贾东梨; 孟晓丽; 闫文棋; 张筱慧 刊期:2017年第05期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进化蚁群算法的含光伏发电的配电网重构方法,该方法将复杂的含光伏配电网重构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子优化问题,建立了以配电网网络损耗最小和负荷均衡化率最小的多目标子区域优化模型,以及以系统总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的整体优化模型。各子区域内部采用蚁群算法独立求解,子区域间通过代表个体的交互配合和不断协同进...

  • 基于移相控制的双向DC/DC变换器改进占空比调制策略

    作者:韩超; 王一波; 曹国恩; 刘润彪 刊期:2017年第05期

    文章在移相控制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了改进占空比调制策略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调制策略,同时改变某一桥臂上两个开关管的占空比来减小其工作时的功率回流现象。相比于传统单移相控制,该方法具有更小的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扩大了传输功率的调节范围;相比于双移相控制,调节难度相对简单容易实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占空...

  • 优化型DDSRF-PLL在不平衡和畸变电网电压下的仿真研究

    作者:高文森; 樊艳芳; 王一波 刊期:2017年第05期

    电网电压混入多次谐波时,DDSRF-SPLL的锁相效果不理想,输出的频率信号存在较大的波动和畸变。文章在DDSRF-SPLL基础之上,提出一种优化的锁相环结构,该锁相环在正负序电压解耦之前先经过SOGI-QSG滤除电网电压中的多次谐波,进而消除其对锁相环的影响,快速精准地对电网电压进行跟踪。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锁相环...

  •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散热布局结构最优化方法研究

    作者:马铁强; 孙德滨; 苏阳阳; 王士荣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为得到风力发电机组最优散热布局结构,首先在"下送尾排"式机舱散热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下送侧排"式、"侧送尾排"式和"侧送侧排"式3种机舱散热布局结构;然后通过改变送风口与排风口的位置,运用CFD软件对4种机舱散热布局结构进行温度场数值模拟,采用一种基于热源扰动的温度场均匀性评价新方法,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插值运算,得到4种机...

  • 复杂地形下激光雷达测风误差的修正

    作者:李军; 胡非 刊期:2017年第05期

    激光测风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在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测风精度对风资源评估非常重要。复杂地形流场的非均匀性导致激光测风雷达测风的误差,可能对相关的工程应用造成系统风险。文章给出了基于流体模型修正LiDAR测风误差的算法,并利用德国Fraunhofer IWES测试站同期LiDAR和风杯观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