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lletin of Mineralogy,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杂志简介:《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10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地质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地质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成果、亮点速读、学会之声、科学人生、科普园地、科海钩沉、群英谱-潮声激越、综述、特约主题信息、地学论坛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7-2802
国内刊号:52-1102/P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地质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5
复合影响因子:1.32
总发文量:1321
总被引量:14480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6.9522
立即指数:0.0128
期刊他引率:0.9497
平均引文率:42.5641
  • 中国K-Ar法地质年龄标准物质ZBH-15黑云母的研制

    作者:桑海清; 王非; 贺怀宇; 王英兰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为满足K-Ar定年中K和^40Ar^*分析的质量监控及Ar-Ar定年时中子通量监测的需要,我国氩同位素专家研制了一种K-Ar法年龄标准物质——采自北京房山花岗闪长岩体的ZBH-15黑云母。其^40Ar/^39Ar阶段加热实验结果表明,年龄谱平坦,^39Ar析出量高达98.3%。坪年龄为132.2±0.2Ma,总气体年龄为131.3±0.5Ma,证明该黑云母结晶以后未受过热扰动。...

  • 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研讨会纪要

    作者:鲍征宇 刊期:2006年第03期

    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22日在武汉举行。会议南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举办。会议旨在交流和研讨前一阶段全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工作成果,介绍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地...

  • 红河盆地的化学风化作用:主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作者:童胜琪; 刘志飞; Khanh; Phon; Le; 黄维 刊期:2006年第03期

    河流沉积物的元素含量有助于反映其流域的自然风化过程。红河是世界上重要的河流之一,但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研究却几乎没有。本文通过开展红河盆地干流和主要支流40个样品的主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红河流域硅酸盐岩的化学风化作用为中等强度,与长江及亚马逊河的风化强度相近,而高于黄河,低于珠江;且化学风化作用受该区域的气候和...

  • 岩溶水系统对大气CO2的潜在影响——基于热力学的研究

    作者:蒋倩; 李心清; 丁文慈; 赵彦龙; 闫慧 刊期:2006年第03期

    认识不同条件下岩溶水释放或吸收CO2的反应过程是研究碳酸盐岩对碳循环响应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吉布斯自由能的热力学原理出发,对全球不同岩溶地区162组岩溶水(河水、溪水、湖水等)进行了热力学研究,结果显示:1)河水、溪水、湖水和洞穴滴水等岩溶水所处的环境因方解石矿物沉积而释放CO2成为大气CO2一个潜在的源;2)地下水在所处的环境下...

  • 首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纪要

    作者:丁俊英 刊期:2006年第03期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于2006年5月26~28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63篇。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奥地利、乌兹别...

  •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Cu-Ni-PGE成矿作用——几个典型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

    作者:陶琰; 胡瑞忠; 王兴阵; 朱丹; 宋谢炎; 冯家毅 刊期:2006年第03期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岩浆型Cu-Ni-PGE矿化岩体广泛分布,构成峨眉山地幔柱成矿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矿系列。本文剖析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该类矿床的分布及部分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特征,揭示了成矿岩体统一的地幔柱成因,阐述了Cu-Ni-PGE成矿作用与峨眉山地幔柱岩浆活动体系的关系,探讨了由于岩浆演化过程及硫化物熔离富集过程的差...

  • 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油田低阻油层的成因及识别

    作者:叶新民; 付强; 顾俊 刊期:2006年第03期

    低电阻率油气层是一类电性上比较特殊的油气层,由于在测井结果中不易与水层区分,故被作为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油层进行研究。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油层是低电阻率油层,作者分别在勘探和开发阶段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是岩性、岩石结构和地层,直接原因是:存在储层砂岩...

  • 渤海海域中西部地区气藏伴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油源研究

    作者:陈丹; 文志刚; 唐友军; 宋换新; 李浮萍 刊期:2006年第03期

    通过碳同位素与色谱质谱分析,探讨了渤海海域中西部地区气藏伴生油的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依据4-甲基甾烷和伽马蜡烷含量,将气藏伴生油分为3类,再结合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气藏伴生油进行了油源研究。研究表明,气藏伴生油多数属于高蜡油,补身烷分布一致,三环萜烷丰度较低,甾烷组成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但伽马蜡烷、4-甲基...

  • 大井矿冶遗址冶炼产物的输出方向

    作者:魏国锋; 秦颍; 王昌燧; 刘博; 王刚 刊期:2006年第03期

    大井矿冶遗址是我国北方发现最早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本文利用ICP方法,测试了该遗址的铜矿、炼渣和辽西地区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结果显示,遗址的冶炼金属产品Ag、As、Sb、Bi、Co、Zn等元素含量偏高,Mo含量偏低。同时发现,这批辽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样品微量元素特征明显不同于铜绿山和皖南的铜锭,而与大井铜矿很相似,其铜料来源很可能来自大...

  • 湖泊沉积记录与过去全球变化

    作者:周德全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介绍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的研究计划,分析了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已取得的主要进展,系统探讨了湖泊沉积环境记录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应大力加强湖泊沉积物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的机理研究,逐步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

  • 国际大陆火山作用学术研讨会(IAVCEI 2006)纪要

    作者:徐义刚 刊期:2006年第03期

    由国际火山学和地球内部化学协会(IAVCEI)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IAVCEI中国国家委员会承办的“国际大陆火山作用学术研讨会”于5月14~18日在广州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举办IAVCEI系列会议,是火山学和地球内部...

  • 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

    作者:任军虎; 王万春; 康晏 刊期:2006年第03期

    有机地球化学的指标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已能较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工作。通过对未熟-低熟烃源岩及原油与成熟烃源岩及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比较,着重论述了未熟低熟油、源中可用的指标系列及内涵,指出成熟度方面甾烷C2920Rββ/(αα+ββ)、αααC29 20S/(20S+20R)及βα-莫烷/αβ-藿烷和ββ藿烷等是比较可靠的地球化学参数;在生源方面非环状...

  • 济阳坳陷CO2气藏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作者:林治家; 陈衍景; 黄智龙; 申宝剑 刊期:2006年第03期

    济阳坳陷CO2气藏主要发育在高青-平南深断裂中南段和阳信次级凹陷西北缘及商店火山岩穹隆构造内。气藏中CO2气体浓度为69%~97%,δ^13CCO2值为-5.67‰~-3.35‰,CH4/^3He值为(1.01~5.65)×10^8,^3He/^1He值为(2.80~4.49)×10^-6,即R/Ra为2.00~3.21,^40Ar/^36Ar值为317~1791,CO2/^3He值为(0.25~2.61)×10^9。以上地...

  • 中国SEDEX型矿床成矿流体硼、硅、氦-氩同位素组成研究评述

    作者:祝朝辉; 张乾; 朱笑青; 何玉良 刊期:2006年第03期

    SEDEX型矿床成矿流体的研究是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正确识别系统中不同的流体来源及其混合过程,是深刻理解SEDEX型矿床形成演化的关键。系统总结了国内几个典型的SEDEX型矿床同位素研究成果,认为B和Si同位素是根据SEDEX型矿床独特的矿物组合而提出的一种示踪方法,对矿床成因和沉积环境示踪效果理想;He、Ar同位素则因为在地壳和...

  • 硝酸水浴消解-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中的总汞

    作者:郑伟; 冯新斌; 李广辉; 李仲根 刊期:2006年第03期

    汞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汞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汞的重要输入与输出途径,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汞,通过叶片与大气进行汞交换。植物位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它对汞的富集作用威胁着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与安全。植物总汞的测定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汞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常用的测定植物总汞的方法为直接加热酸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