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 Journal of Studies of China's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

杂志简介:《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90/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书评书讯、青年会论文、青年会论文·专题研究、笔谈·史学论文的文字问题、抗战研究回顾、汉奸研究、会议综述、卷首语、问题讨论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国际刊号:1002-9575
国内刊号:11-2890/K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7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645
总被引量:3841
H指数:19
引用半衰期:10.2337
立即指数:0.0164
期刊他引率:0.933
平均引文率:48.5574
  • 拥抱国际主流社会:的对日外交战略

    作者:黄自进 刊期:2014年第02期

    一、前言 战后的1951年,日本首相吉田茂于外务省主持“战前日本外交总回顾”的一连串内部检讨会议中,将退出国联视为战前日本外交“走入歧途”的第一步,认为退出国联,不啻自绝于国际社会;不能与主流国际社会同步的日本,自然陷于被孤立的命运,能寻找到的奥援,

  • 20世纪30年代中期张群调整中日关系的努力及其策略

    作者:左双文; 付江春 刊期:2014年第02期

    1935年11月至1937年3月张群任外交部部长期间,面临着日本加紧侵华的巨大压力,日方不断进行挑衅,提出种种蛮横要求,并以这时期发生的反日事件为借口,进行刁难。张群一方面须及时处理这类具体事件,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政治外交的努力,对已处于剑拔弩张的中日关系进行整体的调整,以缓解、至少拖延中日冲突总爆发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张群...

  • 妥协与抗争:与济南事件前后的对日决策

    作者:潘星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利用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档案》、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收藏的相关日文档案,及《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等书中所收日记,对在济南事件前后对日决策中的表现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蒋的对日妥协、退让既是事实,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在谈判桌,还是在战场上,他也都不乏强硬的一面。面对日方赤裸裸的武力威胁和过高的谈判...

  •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中共晋察冀边币的应对与处理

    作者:张燚明 刊期:2014年第02期

    过往的研究者对于中共根据地边币的考察往往局限在以中共角度切入,忽视了国民政府的反应与对策。仅就晋察冀边币来看,国民政府在1939年5月至1940年7月间,不仅对其一直持续关注,而且在军委会系统、行政院系统及地方军政部门之间的频繁互动之中,先后推出了3套解决方案。但由于国民政府对中共边币研究不足,了解不够,导致其所制订的对策多停...

  • 沦陷时期广州日本居留民研究

    作者:张传宇 刊期:2014年第02期

    在沦陷时期的广州,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线,日本居留民群体的发展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居留民人口迅速增长,并控制了当地的经济命脉,表现出经济活动“繁荣”和主要团体“复苏”的景象。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广州日本居留民群体在人口规模不断萎缩的同时,其经济活动和主要团体的发展都受到占领当局政策的严重干...

  • 中日战争爆发与天津的日本居留民

    作者:小林元裕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期刊发的小林元裕、水羽信男、中村元哉的三篇文章,也是2013年9月13—17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中日战争——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五次会议”的日本学界参会论文。从2013年第4期开始到本期,本刊连续刊发了日本学界的11篇相关论文,感谢这次会议的日本组织方暨日本日中关系史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这次连载,在日本也引...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民主主义运动——以战国策派为中心

    作者:水羽信男; 郑晓琳(译) 刊期:2014年第02期

    序言 (一)问题所在本文所论述到的《战国策》创刊于1940年4月。从1938年10月武汉陷落开始,到同年底逃出重庆,再到欧洲战场法西斯取得压倒性优势(代表事件是1940年6月德国攻占巴黎),1940年3月政权成立等等,当时中国抗战的前途一片黑暗,处于极其困难的状态。

  • 战时中国的宪法制定史

    作者:中村元哉; 姚毅 刊期:2014年第02期

    前言 (一)围绕自由、权利的“直接保障主义”和“间接保障主义”在展开本论之前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作为专业术语的“直接保障主义”“间接保障主义”(以下这两个专业术语的引号省略)。这两个专业术语,是中国宪法学界从包括战时(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在内的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使用的学术用语。

  • 战后日本对华观念的变迁与“共同体”理论

    作者:祁建民 刊期:2014年第02期

    “共同体”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观念中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在战前由“共同体”理论演化出来的“中国社会停滞论”,成为支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借口之一。战后日本的中国研究就是在否定“中国社会停滞论”的基础上重新出发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共同体”理论发生重大变化,对其价值判断也由否定转变为肯定,并引申出...

  • 《性别与战争:上海1932--1945》出版

    作者:徐志民 刊期:2014年第02期

    陈雁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36.9万字,79元 陈雁著《性别与战争:上海1932--1945》一书,是在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战争与性别”结项成果基础上修改而成,并被列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近代中国研究青年学者书系”之一。作者以1932年至1945年的上海女性生活为中心,跳出了“国家兴亡,匹妇有责”的传统女性战争史的写作窠臼,

  • 《艾思奇全书》中《抗战文艺的动向》一文若干史实考辨

    作者:姚宏志 刊期:2014年第02期

    1938年,艾思奇在延安撰写了《抗战文艺的动向》(以下简称“《抗》”)一文,总结了1937年全面抗战以来文艺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对今后文艺的发展趋向作出了展望。该文是抗日战争时期文艺界有关“民族形式”问题讨论最早的文献之一。

  • 《钓鱼岛问题的核心》评介

    作者:徐斌 刊期:2014年第02期

    一 近年来,由于日本政府在历史认识、领土争议问题上的种种做法,导致中日关系面临严峻考验。奥巴马在今年4月的亚洲之行中,首次公开表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显示出美国积极支持日本的姿态,使得安倍政权更加有恃无恐,不仅不在历史认识问题上认真反省,反而大开倒车,四处游说,在中国周边制造紧张局势,给中日关系的改善制造更多...

  • 淞沪会战研究的若干新面相——读何铭生著《上海1937——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

    作者:刘本森 刊期:2014年第02期

    2013年,《上海1937——扬子江上的斯大林格勒》(以下简称《上海1937》)一书在英美两国同时发行。①该书作者何铭生(PeterHarmsen),丹麦人,记者,大学学的是历史,现为法新社台湾分社社长,已在东亚地区从事报道工作20多年,其中在中国就达11年之久,曾采访大批中国的抗战老兵。

  • “与抗日战争(1931—1945)”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肖如平 刊期:2014年第02期

    为了推动与抗日战争史的相关研究,浙江大学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于2014年6月7日至8日联合主办了“与抗日战争(1931-1945)”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新西兰,

  • 稿约

    刊期:2014年第02期

    一、本刊刊登有关抗日战争、近代中日关系、战后中日历史问题的文章。二、本刊是展示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的开放性交流平台,只以学术水平为取舍稿件标准。三、本刊所发文章并不意味着本刊赞同其观点,请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