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

抗日战争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The Journal of Studies of China's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

杂志简介:《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90/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书评书讯、青年会论文、青年会论文·专题研究、笔谈·史学论文的文字问题、抗战研究回顾、汉奸研究、会议综述、卷首语、问题讨论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国际刊号:1002-9575
国内刊号:11-2890/K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91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7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645
总被引量:3841
H指数:19
引用半衰期:10.2337
立即指数:0.0164
期刊他引率:0.933
平均引文率:48.5574
  • 中日战争可以避免吗?——兼论“从九一八到七七”的连续性问题

    作者:臧运祜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书》2010年1月公开发表一年来,作为近现代史组的中方委员之一,笔者在关注学界评论的同时,也不断反思历时三年的第一期共同历史研究的过程,继续思考本人承担部分所涉及的重要学术问题。

  • 稳定日中关系的可能性——从塘沽停战协定到卢沟桥事件

    作者:户部良一; 高莹莹 刊期:2011年第02期

    前言:"十五年战争论" "十五年战争论"是理解1930年代日本对外行动问题上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历史解读。当初这一说法被理解为一种单线式的历史解释,即从满洲事变到日中战争再到太平洋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满洲事变使得日中无法避免一战,日中战争无法逃脱太平洋战争的命运。围绕这一历史解读,日本近现代史学家展开讨论,对十五年战争论进行了...

  •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几个问题

    作者:宋志勇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10年1月,历时三年完成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书正式向社会公布,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研究报告书代表了中日两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基本反映了中日两国学界的研究现状,对加深两国学者在历史研究上的交流,以及在一些重大历史认识问题上接近或达成共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报告书涉及的内容很多,其中关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

  • 关于十五年战争的所谓“稳定”期——走近“日中历史共同研究”

    作者:安井三吉; 于文浩 刊期:2011年第02期

    2010年1月31日《日中历史共同研究第一期报告书》公开发表(以下简称《报告书》)。《报告书》中提道:“双方学者均认为:在学术研究领域存在意见分歧是正常现象;在就战争责任的认识取得基本共识的前提下,通过学术讨论、资料交换与观点的交流,可以加深相互间的理解,缩小认识的差异。迄今为止的共同历史研究,双方学者已经在学术研究领域进入了‘...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军人服务部研究

    作者:赵晓阳 刊期:2011年第02期

    面对国破家亡的民族危机,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改变了以演讲、体育、启发民智、传播西方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工作方式,发展出以军人服务、学生救济、难民救济的工作内容。从1936年的百灵庙慰劳到1943年的印缅分部的军人服务,基督教青年会军人服务部全盛时期有50个支部和5个游行工作队。它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在一起,与战争紧密结合,随战争的转移而...

  • 赴国难、爱中国:浙江基督教教育的抗日救亡运动探析

    作者:周东华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中国国难日深的情况下,基督教学校能否如中国的国立教育一样爱国,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纵观抗战期间的浙江基督教教育,无论是基督教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无论是坚持人格救国的另类基督教教育机构还是直面救亡的基督教医疗教育机构,虽蒙受巨大损失,但均能坚持抗日救亡运动,或在流亡中办学,弦歌不缀,直至停办,是谓"积极的有为";或严格律己,...

  • 伪满体制下宗教团体的处境与应对——以基督新教为例

    作者:徐炳三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府对基督教的政策日益紧缩,对教会的监控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并在日本教会的协助下重新整合东北基督教体系,将其改造为服务于侵略政策的工具。面对严峻的政治形势,西方传教士持低调忍让的态度,只有涉及原则问题时才进行有限度的抗争,即便如此也未能遏止教会的衰落。而日本教会在战争期间的表现,亦促使我们反思宗教在国际问题中...

  • 抗日战争与西部内陆省份公共卫生事业的现代化——以四川省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张玲 刊期:2011年第02期

    抗战时期是中国新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一次大调整时期。抗战对中国东南沿海医疗卫生事业强省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却为居于西部内陆的四川提供了发展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难得机遇。抗战爆发前,四川公共卫生事业与同时期的全国相比,显得非常落后。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争的刺激和战略地位的提升,社会及民众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需求在四川变得日益迫...

  • 论抗战时期成都的防疫行政与地方实践

    作者:郭京湖 刊期:2011年第02期

    抗战时期,成都瘟疫频发,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给城市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抗战的"实际语境"中,成都市政当局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国家行政力量为主的现代防疫行政,有效地防止了瘟疫的传播,稳定了大后方,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权力向地方社会的渗透。同时,因历史局限,成都防疫行政的不健全,影响了防疫效果,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

  • 皖南事变发生原因新探

    作者:童志强 刊期:2011年第02期

    从两岸档案史料综合分析可证,皖南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容不得新四军在华中敌后迅速发展壮大。要求新四军于1940年12月底前北移和不准攻击兴化,是划定的两条底线。确有围剿新四军的周密预案,但是并没有在茂林设置陷阱。顾祝同也只求新四军渡过皖北。由于皖南新四军选择南走茂林的错误路线,又轻率地过早坦露行动目标,从而给第三战区制造皖...

  • 项英在皖南时期主要“错误”辨析

    作者:王建国 刊期:2011年第02期

    向南发展并不是项英自作主张,项英也没有抵制发展华中的战略。项英的确不愿意离开皖南,中共中央也不愿意放弃皖南。随着国民党要求新四军北调,新四军军部的转移就由共产党内部的战略选择,转化为与国民党讨价还价的筹码。194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四军从皖南全部撤离。为了制衡国民党对华中的进攻,中共中央要求项英在做好转移准备的同时,尽...

  • 胡适、宋子文与抗战时期美援外交

    作者:陈永祥 刊期:2011年第02期

    抗战中期,作为学者的胡适和作为政治家的宋子文,先后受命赴美争取抗日美援,在华盛顿有过一段两年多的共事缘分。两人发挥各自的特长,为争取美援尽了各自的职责。但由于个人背景的不同以及性格、作风等方面的差异,在共事中两人合作得并不默契,常常发生不愉快乃至相互拆台,并最终导致胡适的去职。

  • 二战后侵华日军“山西残留”——历史真实与档案记录

    作者:孔繁芝; 尤晋鸣 刊期:2011年第02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晋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及其他军国主义势力,怀抱东山再起的梦幻,策划实施了战败"山西残留":利用军阀阎锡山留用日军对抗人民军队的企图,在阎的"屋檐"下暂时荫庇,而以具有独立控制力的军队残留下来,并与残留日侨建立统一体制,幻想着用战胜国的资源,服务于战败国的经济复兴,把山西变成日本实际的殖民地,等待国际...

  • 《抗战飞行日记》

    刊期:2011年第02期

    龚业悌著,龚绍英、龚绍东、龚绍雄、龚绍豪整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72万字,45元。龚业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飞行员、分队长、副中队长,和高志航大队长的僚机,参加过1937年"八.一四"空战和多次空战,共参战183次,个人单独击落日机3架,与战友协同击落日机6架,击伤日机数十架,龚在空战中重伤3次。

  • 六十年来国内外日本细菌战史研究述评

    作者:陈致远; 朱清如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一伯力审判揭开日本细菌战史黑幕 (一)伯力审判的背景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调查、追究日本在华细菌战罪行。美国在战后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获取了日本大量细菌战情报资料。为了独占这些资料以有助于美国的细菌武器研究,也为了阻止苏联获得日本的细菌战资料,美国操纵远东军事审判法庭,以牺牲中国人民清算日本细菌战罪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