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ineral Deposits

杂志简介:《矿床地质》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65/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最新进展、其他、最新报道、其他_新书快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际刊号:0258-7106
国内刊号:11-1965/P
全年订价:¥ 76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7
复合影响因子:1.39
总发文量:1132
总被引量:32542
H指数:78
引用半衰期:9.5
立即指数:0.0638
期刊他引率:0.9258
平均引文率:53.9043
  • 三江成矿带的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作者:王谦身; 滕吉文; 安玉林; 闫雅芬; 王光杰 刊期:2004年第S1期

    根据三江及邻区的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分布资料和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的特征,探讨了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地球物理场及地壳深部构造的相关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据此,提出矿产资源聚集带的概念。并给出研究区内4条矿产资源聚集带的分布。

  • 前言

    作者:陈毓川 刊期:2004年第S1期

    《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是1999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设立的关于矿产资源的一项高层次、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陈毓川院士牵头,常印佛、汤中立、裴荣富、任纪舜、翟裕生等8位院士参加并组织了全国各省、自治区地矿

  • 地壳上地幔地震波速度结构和岩石学解释综述

    作者:彭聪; 邓晋福; 邱瑞照 刊期:2004年第S1期

    文章归纳了地壳上地幔各种岩石矿物的速度特征。长英质岩石的上地壳具有较低的P波速度;各类花岗质岩石到云英闪长质片麻杂岩组成的中部地壳P波速度为6.4~6.6km/s;由石榴石、角闪石、辉石或橄榄石组成的下陆壳P波速度最大,达到了6.8~7.0km/s,当P波速度大于7.3km/s时则应有相当高的榴辉岩和超镁铁岩的高速组分。在地壳下面的岩石圈地幔主要由橄...

  • 中国大陆五大成矿域岩石圈结构与成矿作用

    作者:彭聪; 邓晋福; 邱瑞照 刊期:2004年第S1期

    文章汇集了中国大陆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层析成像、大地电磁、地热等资料,给出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海域岩石圈速度结构。以南北带为界,中国大陆岩石圈划分为东、西两个基本单元。西部和东部的华南岩石圈厚;东部的东北、华北和邻近海域岩石圈薄。以南北带为界,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幔划分为东、西两个基本单元。西部和东部的华南为高速厚幔区;东部的东...

  • 对流地幔输入大陆与大陆成矿作用

    作者:邓晋福; 邱瑞照; 肖庆辉; 吴宗絮; 周肃; 彭聪; 赵国春; 苏尚国; 刘翠 刊期:2004年第S1期

    文章讨论了对流地幔向大陆的输入是大陆成矿作用的直接驱动力。以华北燕山造山带为例,认为卷入的对流地幔可能深达670km界面。对流地幔的热和物质输入大陆诱发形成一个新的被扰乱的岩石圈–软流圈系统(LAS),它成为大陆成矿作用的重要深部环境。提出了被扰乱的大陆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及其成矿作用的4个类型:①伸展环境下的岩石圈巨大减薄作用;②...

  • 岩石圈不连续与大陆成矿作用

    作者:邱瑞照; 邓晋福; 李廷栋; 肖庆辉; 吴宗絮; 彭聪; 赵海玲; 周肃; 刘翠 刊期:2004年第S1期

    岩石圈不连续是岩石圈块体间的构造薄弱带,也是岩石圈单元和深部成矿单元划分的重要界线;本文以华北地台为例,阐述岩石圈不连续的概念,初步探讨了岩石圈不连续在大陆成矿作用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岩石圈不连续的识别标志。

  • 中国浅表地球化学场基本特征

    作者:任天祥; 汪明启 刊期:2004年第S1期

    在中国浅表地球化学场中,亲核亲地幔的铁族元素在古中华陆块群中比较富集,呈高背景场或异常场分布;亲壳的Si和K在造山带中比较富集。依据上述元素的高、低背景场和异常场分布特征,可以大致划定陆块或地台与造山带的边界以及主要缝合带、深大断裂带的位置。Cu、Pb、Au、W、Sn、Ag、Zn、Mo、Cr、Ni等成矿元素的分布与中国大陆地壳演化中构造-岩浆-...

  • 关于中国成矿域划分的讨论

    作者:徐志刚 刊期:2004年第S1期

    成矿区(带)的划分是成矿规律研究的集中表现和矿产勘查的基础。作为一级成矿区带之成矿域乃指全球性成矿区带。在回顾了有关中国成矿域划分和研究的历史和讨论了相关问题后,依据"成矿省概念限用于主要构造事件内的构造阶段"的思想和"成矿域乃指全球性成矿区(带),受控于统一的全球动力学体系"的定义,并考虑到秦祁昆造山带的特殊性和前寒武纪地壳...

  • 中国前寒武纪矿床时空分布

    作者:沈保丰; 杨春亮; 翟安民; 胡小蝶; 曹秀兰; 宫晓华 刊期:2004年第S1期

    文章详细地分析研究了中国前寒武纪矿床的时空分布。指出中国前寒武纪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众多的铁、铜、铅锌、镍、金、稀土、锰、石墨、菱镁矿、滑石、硼、磷、硫铁矿、金红石、蛭石等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时代从古太古代到震旦纪,但以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青白口纪3个地质时期为成矿高峰期。随着中国前寒武纪地史的演化,成...

  • 中国前寒武纪金矿床

    作者:胡小蝶; 沈保丰; 杨春亮 刊期:2004年第S1期

    中国前寒武纪金矿床的主要类型有绿岩带型、浅变质碎屑岩型、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床。其中以绿岩带型和浅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最为重要。金矿床的形成与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密切相关。金的主成矿期从新太古代到新元古代。在新太古代,华北陆块地壳处于强烈活动状态,广泛发育海相火山作用,在古陆核边缘和古岛孤带形成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床。古元古...

  • 中国前寒武纪地壳演化与成矿

    作者:沈保丰; 杨春亮; 翟安民; 胡小蝶 刊期:2004年第S1期

    从3.8Ga到0.543Ga,中国前寒武纪地壳经历了从陆核孕育、陆块形成、古大陆的汇聚和裂解等至少7次重大的地质事件和演化阶段。与地壳演化阶段相适应,在不同演化阶段形成了各类矿床。在地壳演化早期主要是产在古陆核边缘的浅海变质火山-沉积型的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在新太古代形成与活动大陆边缘与碰撞汇聚有关的绿岩带型铁、铜锌、硫铁矿和金矿床...

  • 中国前寒武纪铜矿成矿特征

    作者:陈文明 刊期:2004年第S1期

    前寒武纪是中国铜成矿作用的一个重要时期,该时期形成的铜矿占中国铜矿的24.4%,它们位于前寒武纪陆块边缘的裂陷带。矿床类型按容矿岩原岩的岩性主要有沉积岩型、火山岩型、基性-超基性岩型及斑岩与火山岩的过渡型,它们分别占前寒武纪铜矿的34.4%、26.5%、20.6%及18.5%,未见夕卡岩型铜矿。矿化类型主要有Cu-Zn型、Cu-Co型、Cu-Ni-Co型、Cu-Pb-Zn...

  • 华北陆块及其陆缘古生代重要成矿作用类型和加里东构造成矿旋回的历史地位

    作者:邬介人; 任秉琛 刊期:2004年第S1期

    华北陆块与其陆缘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和两者相依演化的互动性,导致在古生代成矿环境的变化和重要成矿作用类型上的不同。在陆块内以沉积成因矿产为主:磷矿、石膏矿、石灰岩矿(-O2)、金刚石矿(O3)。在陆缘活动带以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类型为主:喷气-火山成因类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岩浆熔离型铜、镍(PGE)硫化物...

  • 古亚洲成矿域重要金属矿床类型与区域成矿规律探讨

    作者:任秉琛; 邬介人 刊期:2004年第S1期

    古亚洲成矿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大型、超大型规模的矿产为金、铜、铅锌、镍、稀有金属、稀土金属、锡、钼以及钒、钛、钨等。文章以大型、超大型矿床为重点,将古亚洲成矿域划分出8个重要金属矿床类型。分析了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探讨了矿床时空展布的规律性,并与中亚毗邻国家进行了初步对比。

  • 东昆仑地区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成矿环境

    作者:钱壮志; 汤中立; 焦建刚; 唐冬梅 刊期:2004年第S1期

    在东昆仑地区已发现的内生金属矿床主要有矽卡岩型、玢岩型、蚀变岩型、脉型和岩浆(镁铁-超镁铁)型等5类,其中以分布于昆北带和昆中带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占主要地位。对该类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成矿时代以及成矿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成矿发生于华力西晚期到印支早期。经测试得出,矿化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U-Pb年龄为(264±12)Ma,矽卡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