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杂志简介:《建筑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30/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国际刊号:0529-1399
国内刊号:11-1930/TU
全年订价:¥ 638.40
创刊时间:1954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5
复合影响因子:0.98
总发文量:3206
总被引量:26239
H指数:55
引用半衰期:4.4
期刊他引率:0.9841
平均引文率:3.9631
  •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三十年

    作者:吕舟 刊期:2008年第12期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在过去三十年中已发生了飞跃式的历史跨越,从一个相对封闭,侧重历史研究、考证的学术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文化、经济建设产生着深刻影响,同时具有越来越强的实践意义的领域,也在推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方面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 20世纪遗产与晚近建筑的保护

    作者:张松 刊期:2008年第12期

    通过回顾国际上保护20世纪遗产理念的提出过程,阐述了晚近遗产概念的实质和内涵。在比较国内外登录保护建筑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对建成不足50年历史的建筑遗产、建成环境和文化景观的保存状况和潜在危机进行了分析,呼吁尽快建立我国20世纪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

  • 北京工业遗产评价办法初探

    作者:刘伯英 李匡 刊期:2008年第12期

    目前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十分迫切,工业遗产保护的关键首先在于发现,在于从众多工业资源中发现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文章探讨了北京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建立了量化的工业遗产评价办法,以及工业遗产的保护分级,为工业遗产保护奠定科学的基础。

  • 旧城遗产保护“生”与“死”的规划设计反思——于产权制度下的遗产保护规划制度的思考

    作者:张杰 庞骏 刊期:2008年第12期

    基于产权制度的视角,对旧城更新中遗产保护“生”与“死”的规划设计制度进行了反思与质疑,揭示了我国目前遗产保护规划制度中的众多缺失,进一步提出了遗产保护规划设计制度创新的几点建议,即强调对于制度本身修正的前提必须正视市场因素,要将“遗产”放入整个旧城、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区域来考虑其发展。设计方法的创新必须加强其他学科研究...

  • 近现代重要史迹的“事件性”特性与“完整性”评估

    作者:相睿 周小棣 刊期:2008年第12期

    将不断演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具体到现实的文物保护工作中,需要结合先进理念针对不同文物类型进行实践性研究。以“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为例,就近现代重要史迹类文物的保护规划,基于策略层面探讨利用“事件性”特性构筑近现代重要史迹的完整性问题;以“事件性”特性和完整性要求的研究现状为理论基础,认为“事件性”是型构近现代重要史迹类文...

  • 传统建筑工艺调查方法

    作者:张昕 陈捷 刊期:2008年第12期

    从理论构架与实际操作入手,结合实例探讨了文献查阅、现场踏勘和匠师访谈的基本步骤,以及传统工艺调查中地点选择、工作安排、信息记录、数据保存等方面的具体途径,从而为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及传统建筑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预警及方法研究——以周庄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作者:赵勇 刘泽华 张捷 刊期:2008年第12期

    构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预警系统和指标体系,运用时间序列曲线预测模型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镇未来遗产保护发展进行预溯和预警,提出排除警情的对策措施,以期对古镇保护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在文化遗产保护预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 旧城衰败片区高密度开发改造中的历史保存与延续——以北京大吉片区改造为例

    作者:陈一峰 叶冬青 刊期:2008年第12期

    针对当前我国大城市传统街区快速衰败的现状,以及历史保存与高密度开发的矛盾,结合北京南城大吉片区改造项目,探讨未划入保护区范围内的旧城区改造的适宜方法。

  • 历史语境的现代表述——上海豫园方浜中路街廓建筑设计

    作者:常青 刊期:2008年第12期

    以批判的历史意识讨论了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形态设计问题,认为对此不但要进行价值判断和美学定位,而且更要做出恰当的设计策略选择。文中以上海豫园地段方浜中路街廓建筑为例,探索了如何于仿古相似和时尚反差之外,将历史韵味表达在现代建筑的材料和结构造型逻辑之中,即“古韵新风”的设计路径。

  • 复杂的整体

    作者:王辉 刊期:2008年第12期

    以天津老城厢鼓楼商业街坊设计为例,探讨了恢复传统历史街区的方式不应使用虚假的复古手法,而应用与传统街巷在精神上相契合的城市空间体系,来创造一个更有活力的复杂的整体。针对于当前简单和快速的城市化,这种理念所创造的慢速城市空间会更有魅力。

  • 整合传统空间肌理复兴城市文化特色——南京南捕厅地段核心区设计

    作者:杨俊宴 吴明伟 谭瑛 刊期:2008年第12期

    城市肌理和传统特色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南京南捕厅街区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为例,通过分析院落构成特色、提炼传统民居肌理的空间模式、梳理街巷组合、塑造历史性的枢纽节点等思考,探讨了城市肌理整合与城市特色复兴的问题。

  • 基于愈合概念的浦源古村落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

    作者:张鹰 申绍杰 陈小辉 刊期:2008年第12期

    基于“愈合”概念,调研分析福建省周宁县浦源村的自然、人文环境资源,从技术层面研究保护古村落自然、人文环境、传统建筑风貌以及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方法。探索乡村现有人居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途径。

  • 唐山市城市展览馆

    作者:王辉 刊期:2008年第12期

    如果说1976年的大地震对唐山的建筑史是一次无意的摧毁,那么今天的城市化运动则是对唐山平庸的当代建筑史的一次有意的抹杀。位于市中心大成山西麓的原唐山面粉厂便是这样的牺牲品之一。

  • 表皮与空间——北京复兴路乙59-1号改造

    作者:李兴钢 张音玄 付邦保 刊期:2008年第12期

    在众多当下中国建筑乃至国际建筑界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中,“表皮”无疑是其中颇受青睐的一个。自始作俑者Herzog&deMeuron(以下简写为HdeM)以此打开局面确立风格并获得声誉(包括Prizker奖)以来,“表皮建筑”(Skin Architecture)成为众多建筑师的最爱,大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现:

  • 设计流程结构的应用——上海青浦体育馆、训练馆改造

    作者:胡越 刊期:2008年第12期

    1962年在伦敦举办的第一次关于设计方法的学术会议,被认为是确立设计方法学和设计方法运动的标志性事件。设计方法学是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用来探讨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新兴学科的发展,使设计师认识到传统设计方法已不再适于解决目益复杂的设计问题,欧美学术界的诸多学者纷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