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影月报

剧影月报杂志 省级期刊

Drama and Film Journal

杂志简介:《剧影月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9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广角、梨园茶座、舞台实践、影视窗、演员沙龙、戏剧论坛、艺术教育、剧评、综述、剧本、新剧欣赏、新剧焦点、经典钩沉

主管单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5864
国内刊号:32-1095/J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4493
总被引量:943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1
  • 生命与现实的强音对话--评影片《我不是药神》的现实主义审美特征和社会价值

    作者:郁冰清 刊期:2019年第03期

    电影《我不是药神》是2018年国内电影市场出品的一部现实主义力作,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本文从创作原则、审美特征和社会价值等方面对影片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围绕影片所揭示的生命与现实的关系展开阐述,并对该题材电影在反映民意诉求,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等方面的作用,以及未来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发展方向提出思考。

  • 《盗梦空间》:现实与电影间的迷失和选择

    作者:王思路 刊期:2019年第03期

    《盗梦空间》的主题十分古老:真实与虚构、自我与世界间的区别在哪里?事实上,经验的主观性质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哲学、后现代文学和先锋文化的核心关注点之一,而这又是导演诺兰多次在电影作品中呈现的母题。当我们分析《盗梦空间》时,不仅需要审视这部影片的结构、意蕴,还有这一文化现象的症候性。为何在当下的时代里,观众们对无法区分梦境与现...

  • “海燕”的沦没--评石挥电影《雾海夜航》

    作者:杨怡 刊期:2019年第03期

    《雾海夜航》是“话剧皇帝”石挥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电影根据1955年“民主三号”海难奇迹改编,具有现实主义色彩,保持了石挥电影一贯较高的水准,突显了石挥的深厚功力。影片中“海燕号”客轮在船上军民的一致努力下脱离沉没的险境,最终全员得到救援。在艺术符号中,海燕是高尔基笔下浓墨重彩的意象,其英勇无畏的形象在电影中复员解放军、政...

  • 愤怒地燃烧无尽地追寻--评李沧东电影《燃烧》

    作者:王沛 刊期:2019年第03期

    李沧东导演的作品关注现实困境中的人性挣扎,用流畅的叙事、精妙的影像勾勒人物、抒发情感,并赋予作品深刻的哲理思考。电影《燃烧》中,导演通过鲜明的阶层对比,塑造了身份、性格迥异的两位男主人公,力图通过他们的境遇探讨人群中存在普遍“愤怒”的原因,并通过他们对于女性的不同态度,引发更深层的人性追问。

  • 携笔驾鹤去天堂画春光--悼念《剧影月报》美术编辑何晓洁老师

    作者:徐可 刊期:2019年第03期

    3月28日晚饭后,我坐在沙发上习惯地拿起手机,进入微信浏览一番。发现有何晓洁老师的爱人汤永炎老师的一条新的微信提示,打开一看,内容竟然是我们亲爱的姐姐,我们敬重的何晓洁老师驾鹤西去,离开了我们。我的大脑就像被锤击了一下,心揪得生疼,眼泪也刷地流了下来。我爱人和女儿见状忙问我怎么回事?她们得知噩耗也流泪不止。考虑到汤兄正在悲痛及忙...

  • 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评梆子戏《母亲》的创作和戏曲化呈现

    作者:管若松 刊期:2019年第03期

    “怎能忘,七十年前地苍茫,风卷残雪挡不住,车轮滚滚向前方,淮海大地热血儿女扛起枪。难忘的母亲啊,最后的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拿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那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啊,送他上战场!”这是江苏省梆子剧院献演的现代戏《母亲》的主题歌。《母亲》自上演以来,无论是编剧的文学本创作,还是演员戏曲化的舞台呈现,都在戏剧界...

  • 话剧《桥》给我们的警示与启迪

    作者:蔡娟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不久前在盐城市首届艺术节上,大丰区创作演出的话剧《桥》让人刮目相看,获得本届调演的一等奖。同年该剧又入选2017年省舞台精品工程资助项目。纵观这部以反腐倡廉为内容的话剧题材作品,可说是亮点纷呈、可圈可点,它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所产生的警示作用与启迪意义也是相当的深刻。

  • 心中有大义宝鼎铸国魂--评苏剧现代戏《国鼎魂》

    作者:尚宇轩 刊期:2019年第03期

    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创排演出的苏剧现代戏《国鼎魂》一经登台,便收获好评无数。根据真实改编的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在舞台上被演绎得荡气回肠,以苏州潘氏特别是潘达于为代表的“国宝守护人”的精神境界令人感佩不已。潘达于(1906-2007)是本剧的主人公。

  • 中国传统戏曲的别样保护之路--博物馆非遗活态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现状与发展未来

    作者:周怀东; 谢晓娟 刊期:2019年第03期

    本文以中国传统戏曲为对象,基于对当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和保护方式的分析,探究中国传统戏曲保护和发展未来的趋势。旨在化解中国传统戏曲进入博物馆的困惑与疑问,为综合性的博物馆在“全遗产观”理念下向现代化博物馆转变提供参考借鉴,打造互动性强、学术水平高、管理科学规范的文化传承空间。

  • 浅谈互联网思维下戏曲艺术的宣传和普及--以扬剧为例

    作者:汤玉祥 刊期:2019年第03期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1999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看见文中所提到的已成为行业翘楚的一位位名人,我不禁也回忆起了自己与1999年的故事,或者说1999年的自己。对于我来说,1999年也是那样的不平凡,那样的记忆犹新,因为那一年自己从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毕业,正式开始在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又名扬州市扬剧团)参加艺术生产工作。

  • 以孝道伦理整合男女之情--论《琵琶记》的叙述目的与叙述策略

    作者:涂小丽; 张迪 刊期:2019年第03期

    夫妇一方面是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又是共同经营一件极重要又极基本的社会事业。若不能两全其美,就得牺牲一项。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牺牲前者。——费孝通[1]《琵琶记》是戏曲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它是元代文人化南戏的代表,后人对其关注度历经数百年而不衰。学界普遍认为,《琵琶记》取材于早期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 浅论京剧音乐

    作者:单勤 刊期:2019年第03期

    京剧音乐自形成至今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始终是在不断的巩固、传承和变化中发展着。前100年的时间里,是来自不同区域的戏曲声腔(诸如皮黄等声腔)的汇合期、磨合期、融合期和京剧音乐程式的形成与巩固期。到了20世纪初40年代进入成熟期,京剧声腔艺术呈现出百花争艳、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也是京剧流派和剧目产生最多的时期,“四大须生”“四大名旦...

  • 木偶剧散论

    作者:娄鹏 刊期:2019年第03期

    如皋木偶戏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造型生动,表演精湛,风格独特,驰誉中外。我有幸成为如皋市木偶艺术团一名演员,对木偶表演艺术的钻研,成了我毕生的追求,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一、木偶角色的表演戏谚云:演员一身艺,千古一剧情:既是局外人,又是局中人;剧外和剧中,真假一个人。

  • 淮剧艺术的现状与传承保护

    作者:王蔚蔚 刊期:2019年第03期

    淮剧是江苏省三大代表剧种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非遗,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淮剧产生于民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经过几代艺人的薪火相传,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与审美价值,是我国戏曲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独特的艺术奇葩。我省现有建制的淮剧团13个,盐城是淮剧的故乡和发源地。在全市830万人口中,淮剧与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 扬州杖头木偶戏的形式创新

    作者:杨光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中国木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从俑进化为傀儡,由“丧家乐”转而为“用之于嘉会”,再从木偶歌舞发展为“偶人以戏”。特别是近代以来,木偶戏在木偶造型、表演艺术以及相关的舞台美术方面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