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影月报

剧影月报杂志 省级期刊

Drama and Film Journal

杂志简介:《剧影月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9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广角、梨园茶座、舞台实践、影视窗、演员沙龙、戏剧论坛、艺术教育、剧评、综述、剧本、新剧欣赏、新剧焦点、经典钩沉

主管单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4-5864
国内刊号:32-1095/J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59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4493
总被引量:943
H指数:7
期刊他引率:1
  • 温总理“融冰之旅”中的天簌之音

    作者:高福民 刊期:2007年第03期

    清明刚过的东京,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时晴时雨,樱花烂漫。为纪念中目邦交正常化25周年,总理访日,称之为“融冰之旅”,令世人瞩目。我有幸与苏州昆剧院《牡丹亭·惊梦》剧组一行10人,参加由文化部组团,在东京举行的由中日两国政府首脑共同出席的,以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为主题的中目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守望家园》演出。

  • “柳湘莲”走出“大观园”前后……——访87版电视剧《红楼梦》柳湘莲扮演者侯长荣

    作者:李志明 刊期:2007年第03期

    《红楼梦》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作者曹雪芹是江宁织造府营家后裔,曹雪芹先生笔下最具光彩的金陵十二钗的生活背景就在南京……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至今新闻不断:先是大观园中人物在央视大聚会,接着叉传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香消玉殒……我刊今年一期封面人物、南京市越剧团青年演员李旭丹前几天又入选最近版《红楼梦》黛玉一角……

  • 金陵乾旦 梅韵犹存——观吴春海演《天女散花》有感

    作者:钱慧 刊期:2007年第03期

    2007年5月16日晚,在南京五台山体育馆,近万观众有幸观看了一场为庆祝南京市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而举办的“和谐南京盛世福缘”两岸大型佛教音乐会。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足让笔者这个佛教音乐爱好者、研究者领略了真正的佛乐梵音。

  • 电影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兼评电影《考试》

    作者:邵文林 刊期:2007年第03期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曾经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电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它将把人类从巴别通天塔的咒语中解救出来。现在第一个国际语言正在世界银幕上形成,这就是表情和手势的语言。”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语言,具有去民族性、去本土性的特征,在些层面上说,电影似乎生来就具有全球化的特征。诚如沈义贞先生在《电影批评学导论》中所言:在...

  • 做一个“通天”的梦——解读电影《通天塔》

    作者:康路 刊期:2007年第03期

    作为基督文化经典,通天塔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先民们说的是同一种语言,用的是同一种文字。在避难东迁的过程中,他们没有遵照神的意志散居各地,而是选择了集体定居希纳国。先民们还决定在示拿(即巴比伦)建造一座城池,并建一座通天塔(Babel又名巴别塔),

  • 电视连续剧《井冈山》拍摄散记

    作者:张燕燕 刊期:2007年第03期

    由中纪委、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总政宣传部、江西省委宣传部和南京军区政治部联合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井冈山》将以全新的风格、独特的视角,艺术的再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

  • 昆曲《绿牡丹》的台下与台上

    作者:王珏 刊期:2007年第03期

    2007年5月14日,江苏省昆剧院在南京紫金大戏院上演了改编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明末戏曲作家吴炳最成功的剧作《绿牡丹》。青木正儿在其《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给了《绿牡丹》这类喜剧一个特有的名称:“文雅的滑稽剧”。这应该表现在该剧关目细密,曲词文雅,对自生动上。吴炳作为临川派的作家,一方面语言上追求诸丽秀美,

  • 杨柳翻新枝 度曲更“拉魂”

    作者:廖寿儒 刊期:2007年第03期

    江苏省淮海剧团演出的淮海戏《皮秀英》,就要参加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演出了。《剧影月报》执行主编胡学纯兄,对这出淮海戏传统剧目的重新演绎,颇为赞赏,满腔热忱地嘱我写一篇关于“杨柳翻新枝”的体会心得。说旬实话,这着实让我勉为其难。第一,编剧只是本人业余爱好,岂能班门弄斧,夸夸其谈;第二,我多年从事艺术行政工作,其导演专业也是...

  • 花季谣 一首动听的青春吟唱

    作者:王建平; 朱抗美 刊期:2007年第03期

    每个人都曾有过美丽的花季。在大型青春锡剧歌舞剧《花季谣》中,我们看到了一群拥有最美好、最活泼、最灿烂时光的孩子,在花样的年华里所经历的痛苦的蜕变,感受到了他们身上那股穿越暴风雨的力量,他们用洋溢着的青春活力引领着大家旋回到美好的昨天……

  • 《水远路长》——一部追求形式美的现代剧

    作者:李雪梅 刊期:2007年第03期

    新编现代戏《水远路长》已经搬上舞台了,并入围江苏省第五届戏剧节,将于6月底在扬州参演。近两个月的排练,我与剧组成员始终以饱满的创作激情投入其中。在排编中,我愈来愈感到现代戏曲如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样式,一个能承载其内容的戏剧形式,往往会走到“话剧加唱”的老路上去,因此,追求戏曲形式美是我作为戏曲导演要重视的课题,也是我...

  • 小剧团也能飞出金凤凰——排演新编现代剧《老屋》的感想

    作者:杨义银 刊期: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排戏难已成为所有剧团团长的共识。其中涉及剧本、演员、资金、观众等诸多问题。然而,作为一个区(县)级的小剧团、特别又是一个地方戏的小剧团,排演新戏更是难上加难!

  • 以戏结缘 沃土知音

    作者:王仲山 刊期:2007年第03期

    溧水县晶桥镇,有个不大的村落笪村。笪村虽远离城市,但村民们对戏曲艺术的追求向往,特别是国粹京剧的兴趣爱好却与日俱增。村民们以庙会为契机,邀请各地戏班子来笪村唱戏已成为村子的传统。每年春节一过,农历二月初二笪村的土地庙会,便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 苏州民营剧团的考察与思考

    作者:顾聆森 刊期:2007年第03期

    建国以来,戏曲一直处于改革的最前沿。先是把分散的、民营的剧团组织起来吃“大锅饭”,由政府补贴或包养;继而大力提倡表现现实生活,这条路走到极致,就是在六十年代初,传统戏被陆续禁演,最后造成了十亿人民只能看八个样板戏,改革开放以后,戏曲改革的口号不绝于耳,一个被抛弃了数年十年的概念——“戏曲市场”被再度引进了戏曲艺术生活中,

  • 当前文化艺术建设的两点思考

    作者:汪人元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一、文艺要繁荣,也要发展 在文化艺术事业的建设上,我曾提出过“有效积累”的问题,这正是针对当前频繁的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中究竟能有多少能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保留下来,积累起令自己、令后辈为之骄傲的文化财富,并以自己的实绩来有力推动文化发展的一种反思。

  • 《沦陷》是这样走进“八艺节”的

    作者:颜刚 刊期:2007年第03期

    2007年5月,大型话剧《沦陷》在参加了“纪念中国话剧诞辰百年优秀剧节目展演”以及因邀在北京大学演出后,终于接到了入选中国第八届艺术节的通知。此番入选,意义绝非单纯一部艺术作品的获奖,这是继我团《秦淮人家》入选“六艺节”,《平头百姓》入选“七艺节”后,第三次△选国家艺术节。而更多的则承载了“中国话剧百年”、“南京大屠杀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