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索

教育探索杂志 省级期刊

Education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教育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134/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德育研究、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理论探讨、教师发展、比较教育、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广告

主管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主办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国际刊号:1002-0845
国内刊号:23-1134/G4
全年订价:¥ 62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87
复合影响因子:1.87
总发文量:6131
总被引量:45476
H指数:58
引用半衰期:5.0444
立即指数:0.0954
期刊他引率:0.9734
平均引文率:5.7559
  • 论教育工程师及其职能

    作者:郭红霞 刊期:2010年第11期

    教育工程师是基于教育理论的在一定教育观支配下的对教育理论进行开发转化和面向教育实践筹划教育操作思路的人,是联系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中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需要教育工程师。教育工程师的缺席会造成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无法有效对话,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疏离。目前,一部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部分优秀的一线教师、教研...

  • 探析“985工程”建设中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

    作者:李红宇 刊期:2010年第11期

    政府作为大学的举办者,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当前有必要从资源依赖的视角重新审视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寻求政府与大学生资源交换中的有效平衡,以更好地实现政府对大学的期望,实现大学对学术自治的追求。

  • 试论我国教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困惑及其人本回归

    作者:刘小龙 刊期:2010年第11期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一直存在着社会本位和人本位的争论。从人本角度来确定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更能体现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凸显其人文意蕴。在实践中,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正受到社会环境的冲击而陷入困境。为此,我们有必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人本回归。

  • 论高校学费差别定价与教育公平

    作者:袁蕾 刘会洪 刊期:2010年第11期

    在高等教育引入私人资源的情况下,高校学费应该在高校、专业(学科)和消费者个人之间实行差别定价。差别定价能从三个方面提升高等教育公平:第一,能从总体上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第二,能使高等教育实现对个人机会均等的提升;第三,能促进高等教育公共资源的分配公平。

  • 构建和谐课堂的伦理学思考

    作者:王丽娟 刊期:2010年第11期

    和谐课堂具有系统整体性、动态平衡性、全面开放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它需要以和谐的关系伦理观作为理论支撑。当前对和谐课堂以及和谐关系伦理的探寻有利于实现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当然它也要求教师的课堂管理在理念、学生、内容与精神环境等方面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和而不同、情理交融和宽严有度的目标。

  • 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困境与破解思路

    作者:刘善槐 张源源 刊期:2010年第11期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后,就陷入升学难的困境。具体表现在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选择空间有限、在流出地升学面临知识不衔接等问题。其原因包括制度改进滞后、缺乏指导性的政策等。为了保障随迁子女能够获得公平的升学机会,可建立基于成绩折算的异地考试制度、相应的奖惩和补偿制度以及构建城市高中阶段教育...

  • 从“教育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基于3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视域

    作者:吴莹 刊期:2010年第11期

    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教育追求的两大价值目标。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任务的转变,当代基础教育变革的价值导向逐渐从"教育效率优先,兼顾教育公平"过渡到"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反思30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政策中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关系的变迁历程,清醒认识、总结经验,以期为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借鉴。

  • 自组织理论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作者:杨欣虎 杨向荣 刊期:2010年第11期

    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从新的理论视角诠释网络文化的规律和特征,有利于提高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认识,以便选择行之有效的建设思路和策略。自组织理论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自组织理论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路与途径是:进行开放性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网络自律教育,建立健康的校园网络氛围;加强高校学...

  •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高校的审美教育

    作者:谭竺雯 刊期:2010年第11期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为抵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我国高校可以开展积极的审美教育,具体措施是:用中国传统艺术加强高校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寓审美教育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中;构建适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审美教育课程体系。

  • 低碳时代的到来与大学生消费观念引导

    作者:任爱红 刊期:2010年第11期

    消费作为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其以"低碳"为导向的共生型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检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可以发现他们的消费观念"超前",消费过程"超短",消费伦理"迷失"。引导低碳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策略是:优化大学生低碳消费的整体环境;拓展大学生低碳消费的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低碳消费的道德评价。

  • 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杨燕 刊期:2010年第11期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不仅是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应坚持以下原则:以高职教育文化为主导,对企业文化要有选择,文化结合要有层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途径是:建立与企业相融合的精神文化;引入企业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建立高职院校实训文化;以各种活动、社会实...

  • 价值链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部机制研究

    作者:花明 刊期:2010年第11期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的。他把公司整体经营活动分解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基本活动直接创造价值,辅助活动为基本活动提供条件,并不直接创造价值。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包括教学、实习、就业、评价;辅助活动包括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等。高职院校内部机制构建,旨在把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串联起来,以...

  • 教育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特征

    作者:于洪卿 刊期:2010年第11期

    问题意识是一种思维品质,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践问题或理论问题,并由此而形成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具有问题意识是科学研究者充满生命力的表现。科学的问题意识应该具有真实性、价值合理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 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

    作者:高玉蓉 刊期:2010年第11期

    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国际化的课程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通用性的特征。高校课程实现国际化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国际化战略的发展规划,培养和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和高效有序的管理机构及运行机制等。

  • 高职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全面性考核法的探索

    作者:赵昊昱 刊期:2010年第11期

    对高职精细有机合成技术课程的全面性考核,应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设计教学过程,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还注重对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评价。该考核方法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对象全程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过程可行化和评价结果创新化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