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索

教育探索杂志 省级期刊

Education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教育探索》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134/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德育研究、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理论探讨、教师发展、比较教育、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广告

主管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主办单位: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国际刊号:1002-0845
国内刊号:23-1134/G4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87
复合影响因子:1.87
总发文量:6131
总被引量:45476
H指数:58
引用半衰期:5.0444
立即指数:0.0954
期刊他引率:0.9734
平均引文率:5.7559
  • 邓小平的成人教育思想探析

    作者:侯耀先 刊期:2004年第10期

    成人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四化建设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等方面,成人教育具有普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同志对成人教育的对象、指导方针、地位和作用等都作了充分论述,为我们搞好成人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

  • 邓小平主体性德育思想研究

    作者:李亚宁 刊期:2004年第10期

    主体性德育是以青年一代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在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性德育思想,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邓小平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目标和内容、原则及策略,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试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作者:杨国富; 赵传贤 刊期:2004年第10期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并赋予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内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改革和创新.

  • 创新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作者:李宝峰 刊期:2004年第10期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至少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行为四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脑科学、神经心理学、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创新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基础.

  • 开拓创新思维空间的辩证思考——兼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序性和无序性

    作者:齐佩芳; 毛小平 刊期:2004年第10期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在要求.开拓创新思维空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必须对其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及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做到课程教学的有序性和无序性的有机结合.

  • 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素

    作者:张冠文 刊期:2004年第10期

    全面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世界教育大国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才大国的根本途径.因而,有必要明确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五个要素,即:先进的学习概念;完备的教育体系;发达的信息资源平台;公平高效的良性竞争机制;政府的强力推动.

  • 浅析我国课程评价模式

    作者:吴菁 刊期:2004年第10期

    通过介绍国外几种典型的课程评价模式:行为目标模式、表象模式、GIPP评价模式,比较我国现行的几种课程评价模式,找出我国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我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建议.

  • 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

    作者:张朋 刊期:2004年第10期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我国教育界较为推崇的一种学习模式,但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认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充分研究社会、教师、学生、学校等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对采取必要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造就更多更好的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发展性学校评价模式探索

    作者:史晓燕 刊期:2004年第10期

    长期以来,学校评价采用的是以泰勒评价思想构建的目标行为模式,通过搜集相关信息考查学校的目标达成度.该模式不能适应发展性学校评价的新理念.CIPP模式重视评价对象的参与性,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强化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的改进和发展功能,因此较为适应发展性学校评价的新理念.CIPP模式通过评价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发展规划方案、学校发展规划...

  • 论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创造性探究教学

    作者:黄晓冬 刊期:2004年第10期

    将科学课程探究教学与创造性教学整合为创造性探究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究性;提出以'把握问题-推论或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证据-研讨、解释、建构模型-评估推广-应用创造'等六个阶段组成一个教学结构环的基本教学模式,以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

  • 简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作者:肖爱芝 刊期:2004年第10期

    我国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虽已多年,但校本课程开发仍是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校本课程实施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点把握不准.要正确分析其原因,借以引起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高度重视,进而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 谈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办法

    作者:张永玲 刊期:2004年第10期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改理念."学生发展"既指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指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数学学科的特点使新课程的教学更要为每位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适宜的条件,营造一种和谐气氛.这个氛围的构建应从两个方面去挖掘.

  •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目的定位的研究

    作者:邓李梅; 曹中保 刊期:2004年第10期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目的定位关系到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性质和服务方向,必须对其准确定位.提高教师素质、服务教育教学实践是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目的的科学定位.要把这一定位落到实处,中小学教师需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微

    作者:徐春霞 刊期:2004年第10期

    陶行知先生在吸收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有益成果和抨击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当代的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教育解释学的理论与分析框架

    作者:赵长林 刊期:2004年第10期

    解释学的教育社会学试图消除宏观教育社会学对人的主动性忽视的弊端,消除社会学分析在学校、课堂及教师与学生日常活动和行动解释中的虚无的弊端,并利用本文解释学方法,建立起微观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