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博览

集邮博览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集邮博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17/G8,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体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体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集邮动态、研究与探讨、外邮漫步、封片戳简、为您答疑、港澳台邮苑、集邮史料、集邮百科

主管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市邮政管理局
国际刊号:1002-5898
国内刊号:11-1117/G8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体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6463
总被引量:119
H指数:3
  • 视点扫描

    作者:殷新章 刊期:2005年第10期

    国家邮政局召开全国邮政局长座谈会据8月31日中国集邮在线报道,8月26日,全国邮政局长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文件,提出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邮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信产部、财政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各省(区、市)邮政局局长、党组(委)书记和国家邮政局机关

  • 俄罗斯2004年邮票概述

    作者:何大仁 刊期:2005年第10期

    俄罗斯原计划2004年发行邮票33套(其中邮票75种,小型张6种,共81种),后来计划有调整,取消一套原计划发行的俄联邦总统选举(1套1枚),新增了3套邮票,分别是10月26日发行的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银器(1套4枚);12月1日发行的拜克努尔宇航发射场成立50周年(1套4枚)和用不干胶再版印刷的自粘式第4套大型普票5枚(分别于4月5日、12日和15日发行)这样一...

  • 史前封选萃(三)

    作者:吴炳辉 刊期:2005年第10期

    十、绝无仅有的未启阅的史前封这枚未启阅的史前封,其封背的大圆印文字,颇像印度普其邦的文字。该封长15.5cm,宽5.3cm,内有折叠的信笺,中间用火漆粘死。因时间久纸质薄而脆,边角略有断裂脱落。估计该封可能因地址写错或文字难懂,成为无法投递的“死信”而留存下来。笔者生性好奇而收藏之。相信它可能是举世绝无仅有的。

  • 蕴含华夏传统文化的戳记

    作者:金喜旺 刊期:2005年第10期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我国开办大清邮局,并规定“中国邮政应予中国化”,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大清邮政先后设计、刻制了几种蕴含华夏传统文化的邮戳,现列举如下,以飨同好。一、“八卦”戳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一”代表阴。用三个阴阳符号组成八种形式,称之为八卦。每种形式代表一定的事物,如:三为

  • 《中国邮票史》关门之作——第九卷编写记事

    作者:朱沙沙 刊期:2005年第10期

    反映中国邮票从1878年至1991年的一百余载发展历史的鸿篇巨著——《中国邮票史》第一卷至第九卷,历时八年终于全部出版面世。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广东省邮电管理局承担的《中国邮票史》第九卷的编写工作,全书的编委和作者辛勤耕耘,在350万的字句中,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

  • 传统邮集的编组(三)

    作者:吴书庆 刊期:2005年第10期

    三、传统邮集的制作1.工具与材料制作邮集的工具主要有:微机、打印机、裁纸刀、电烙铁、钢直尺、垫板、手术刀(刻刀)和剪刀。用于贴片编排的微机要求不高,通常使用的即可满足需要。用于贴片打印的打印机则要能打印A3规格纸的,最好是激光打印机(其打印速度及清晰度都较喷墨打印机强)。裁纸刀主要用于裁衬纸,能裁切A4规格纸的即可满足需要,最好是...

  • 2005年上半年新邮述评

    作者:汤成光 刊期:2005年第10期

    随着6月28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邮票的发行,2005年上半年纪特邮票的发行也划上了句号。半年来,国家邮政局共计发行了纪念、特种邮票13套,其中纪念邮票5套,特种邮票8套。纵观这些新邮票,无论是发行的套数,还是种类,给人总的感觉是安排得比较均衡、协调。笔者就邮票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研究和剖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 传统集邮展品的评审(一)

    作者:罗伯特·奥登威勒; 李明 刊期:2005年第10期

    本文是FIP传统集邮委员会推荐的,由该委员会前主席罗伯特·奥登威勒(RobertP.Cderweller)先生撰写并主讲。其英文文本是该委员会前主席博日·沃尔伯格(Boriewallberg)先生来华讲学时交给全国集邮联,并希望能译成中文。当时的展外部副部长兰峰先生将任务转交给了笔者,望将其译出,以便使我们的评审员及参展者能从中全面地了解到:什么是“处理和重要...

  • 海内存知己——记德国朋友格特·邦德斯曼

    作者:徐钢 刊期:2005年第10期

    2004年3月,我向德国《米歇尔目录》负责海外卷的主编奥斯卡先生请教西撒哈拉邮票和邮政的问题,奥斯卡先生告诉我《米歇尔月刊》2003年第2期和第4期刊登了格特·邦德斯曼先生两篇关于西撒哈拉邮票的文章,让我与他直接联系。2004年3月17日下午我发E-MAIL给邦德斯曼先生,没想到当晚就得到了答复!邦德斯曼就西撒邮票

  • 骑车集邮江南行札记(九)

    作者:胡大华 刊期:2005年第10期

    2004年9月21日星期二天气阴有雨上午去住地附近的浙江工业大学转了一圈。得胜河横卧在该校的中间。过了得胜桥,便见到了校收发室,但没有邮戳。收来的信函都送到朝晖邮电所处理。柜台里什么邮品也没有。而北京的大学不少设有邮电所,并有邮政日戳,我就收集到中央党校、国防大学、装甲兵学院、空军学院、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二十多所院...

  • 老九集邮幽默画选

    刊期:2005年第10期

  • “特供邮品”想说爱您不容易

    作者:张建伟 刊期:2005年第10期

    “会员特供邮品”曾经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只要翻开邮册见到“红菩萨”、“盼盼”,作为一名会员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然而近年来的“会员特供邮品”让我们不堪回首!它已经远离其初衷,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烦恼!笔者觉得近年来的“会员特供邮品”有五大缺陷:一是已交纳会费的会员,不能人手一份,严重挫伤了广大会员的积极性;二是看似公平公正的...

  • 集邮文献的定义与分类

    作者:柳承美 刊期: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集邮文献的定义与分类一直是我国集邮界讨论的一个议题,并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提出集邮文献的“定义”,应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文献定义相一致,并探讨了集邮文献的主要特征。同时,对集邮文献分类的基本原则,以及按集邮文献存在形式进行分类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 试论实现集邮强国

    作者:王光力 刊期:2005年第10期

    提出了集邮强国的六条标准。并从发展集邮产业化、培养一批年轻专家、积极参与国际集邮交流、举办邮展和制作获奖邮集等方面论述了实现集邮强国之措施。国际交流中要维护中国集邮组织的正当权益,强调要有我们自己的邮展规则。

  • 认识集邮文化 和谐各方关系

    作者:林轩 刊期:2005年第10期

    集邮是一项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这也成为目前社会大多数人的共识。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几次邮市疯潮和近七八年来邮市的持续低迷之后,集邮正在逐步褪去物欲的喧嚣,返回文化的本质。集邮活动源于邮票的诞生,而邮票则产生自近代邮政。近代的工业化革命要求交通和通信的发展,邮政的前进推动了邮政的改革,降低邮资、取消特权、实行单一收费和邮费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