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博览

集邮博览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集邮博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117/G8,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体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体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集邮动态、研究与探讨、外邮漫步、封片戳简、为您答疑、港澳台邮苑、集邮史料、集邮百科

主管单位: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市邮政管理局
国际刊号:1002-5898
国内刊号:11-1117/G8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体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6463
总被引量:119
H指数:3
  • 2003年集邮宣传优秀作品名单

    刊期:2004年第04期

  • 视点扫描

    作者:殷新章 刊期:2004年第04期

    今年头3套邮票发行量比去年略高《甲申年》发行量为5200万枚; 《桃花坞木版年画》为1150万枚,小全张为1050万枚;《邓颖超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为1040万枚。这3套邮票的发行量比去年略多100万枚,去年有28套邮票不足1000万枚。但是,今年邮票面值有所下调。

  • 东风压倒西风的故事

    作者:朱彤 刊期:2004年第04期

    纪55《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邮票发行于1958年10月1日。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根据的倡议而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在这条总路线精神的指导下,“”运动和运动轰轰烈烈的展

  • 走马观花香港邮票博览会

    作者:沈国荣 刊期:2004年第04期

    最近,笔者有幸前往香港参观了2004年邮票博览会暨第17届亚洲国际邮票展览。现以普通集邮者的视角谈点邮展见闻和观感以飨读者。免费参观本次邮展设在香港最大的会议展览中心新翼(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在维多利亚湾填海新建的)二楼。展场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前厅为营业

  • 关爱青少年邮集——绵阳亚展评审的点滴体会

    作者:焦晓光 刊期:2004年第04期

    尽管本人自1987年获FLAP评审资格后曾多次参加国际邮展的评审,但2003年的绵阳亚展却是我作为FIP评审员第一次在本土参加国际邮展的评审。我们青少年组的三位评审员在资深组长的带领下,工作既紧张、认真,配合又默契、和谐,从结果看评审是客观、公正的。

  • “邮票定律”是什么——兼谈“平”、“机”、“快”与“稿”字邮票

    作者:晓晨 刊期:2004年第04期

    邮票与“邮票定律”“邮票”与“邮票定律”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邮票的定义是在邮政机构出现之后,由邮政机构发行的、代表邮递工人的劳动(服务)价值的、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使用的、预先印制的邮资凭证。邮票通常具有三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发行机构标志,面值或相当邮资费效用的标志,图案。邮票的

  • 再谈箭楼526号专用邮资封

    作者:刘颖军 刊期:2004年第04期

    《集邮博览》2003年第6期和第9期分别刊登了刘化刚先生《谈“北京信箱第526号”信封》和柳承美先生《也谈“526”专用封》两篇文章,对526封的发行、使用进行了探讨,笔者依据所掌握的有关文件,对上述两文中所提到的箭楼526号专用邮资封(下称526号封)的发行情况做些补充和探讨。

  • 一框邮集亮相曼谷之经验

    作者:殷新章 刊期:2004年第04期

    一框邮集作为正式类别首次在2003曼谷世界邮展上亮相。此前,正规世界展览只有传统、邮政史、邮政用品、航空、专题和税票等6个类别。一框邮集在曼谷作为试验类,共有126部参展。一框邮集评审委员会由鲁米尔·布兰多尔(捷克)、彼德·迈克开恩(美国)和金松光(韩国)和一名秘书查尔斯·彼特逊(美国)组成,另外还有7名评委在他们完成了各自的评审任务后,加...

  • 北京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

    作者:姚天麟 刊期:2004年第04期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有《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一文,文称: “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这是因为“1988年12月14日,国家邮政总局就同意北京收寄邮政快件使用条形码挂号标签。”我们知道,邮政快件是1987年11月10日开办的,开办初期可以使用快件信封,也可以使用符合国

  • 下结论要慎重

    作者:沈思 刊期:2004年第04期

    近读《中国集邮报》总第849期张林侠先生写的《邮票定律与苏中淮南区无面值邮票》一文,感觉该文在用词与论据使用上很不严谨。第一,“邮票定律”这一说法不妥。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定律”一词的含义为“科学上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邮票是一种凭证,并非某一科学领域,何谈“定律”。我理解该文作者其实是想说邮票定义或邮票要素吧。第二...

  • 北京确实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

    作者:马东甲 刊期:2004年第04期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登朱复兴先生《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文章,文章说“有些收集邮政快件的邮友到处寻找北京收寄的贴有‘号码标签’的快件实寄品和收据,认为北京使用号码标签的时间短,快件实寄品少,收集难度大。事实上,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

  • 关于邮资机使用时间的两个问题

    作者:李仲阳 刊期:2004年第04期

    《集邮博览》2003年第3期发表了上海武玮璘先生写的《中国邮资机简史(下)》一文(以下简称武文),该文根据有关资料得出:①我国从瑞士大批引进邮资机,并开始使用新型三格式邮资机符志的日期应不迟于1978年。②在大批引进新型邮资机后,老式邮资机到1982年底全部停止使用,报废处理。笔者觉得以上两个起、止时间值得进一步商榷。

  • 邮票知识的介绍必须准确规范

    作者:祁荣祖 刊期:2004年第04期

    我是一个不懂外文,邮识充其量也是个小学生。因喜爱动、植物邮票,买来后又叫不出名字,为此买了××××××目录等,看了后使我大为震惊。在这里愿意提醒大家,我国出版的某些集邮方面的工具书,只可作参考,不能像字典词典那样用。综观集邮图书和报刊对邮票的介绍,在涉及到

  • 老九集邮幽默画选

    刊期:2004年第04期

  • 请增加邮票发行和管理的透明度

    作者:清敖 刊期:2004年第04期

    集邮是一项千百万人参加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需要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近几年,邮政部门在逐步改进这方面的工作,比如,每年提前公布全年新邮发行计划和图稿,在新邮发行不久即公布发行量,但是,与其他政府部门相比透明度仍然不够,甚至给人一种邮票发行部门害怕群众的感觉。这对集邮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