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江西中医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095/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临床报道、学术探讨、明医心鉴、文献综述、中药研究、旴江医学、针灸推拿、信息平台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0411-9584
国内刊号:36-1095/R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51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86
复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4771
总被引量:20223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5.3745
立即指数:0.0064
期刊他引率:0.9733
平均引文率:6.3723
  • 信仰与生存

    作者:蒋力生 刊期:2007年第04期

    信仰是中医的灵魂,是中医的生存基础。人们把生命托付给中医.不仅是对中医的信赖与依凭,也是生命造化与中医的缘份。汉代司马迁所言“信巫不信医”是“六不治”之一,那是一种肯定与必然。而如今,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却成了两难的选择!在很多时候,人们选择中医,是因为在西医那里走到了尽头,转而向中医寻找希望、寻找柳暗花明、寻找阳光...

  • 伍炳彩常用药对举隅

    作者:宋高峰; 荆艳君 刊期:2007年第04期

    导师伍炳彩为全国第三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从事临床40余年,擅长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在临证中善用药对,每获奇效,现略举一二,以飨同道。

  • 伍炳彩治验二则

    作者:王小龙; 杜建平; 刁军成 刊期:2007年第04期

    伍炳彩教授以治疑难杂病得名,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分析异同,彰明隐奥;调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昭然,汗下灼见。学生从师伍老三年,感悟方药的微妙,数见奇症怪病屡起沉疴,但未能及时整理,十分可惜,今将伍老治验二则摘录。以飨读者。

  • 李金生治疗脂肪肝经验

    作者:郭义然; 杨小莲 刊期:2007年第04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肥胖、糖尿病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其中约1/4患者发生肝纤维化,更甚者则发展为肝硬化。李金生主任中医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本病多因痰阻、肝郁、血瘀等诱发气滞脂停所致。临证治疗每获佳效,现简介如下:

  • 江一平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经验

    作者:刘翔 刊期:2007年第04期

    江一平教授是江西中医学院中医肝胆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肝胆病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遣方用药独具匠心,且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江教授从事肝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现将其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经验介绍如下。

  • 从辉煌到落寞的原因——《当中医走到今天》出版

    刊期:2007年第04期

    由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焦振廉研究员撰著的《当中医走到今天》即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哲学与文化的角度,对中医学术体系的四大支撑学说——生命学说、疾病学说、诊断学说、治疗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对中医之所以由辉煌走向落寞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满怀信心地对中医的未来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 夏桂成生殖节律理论探析

    作者:李健美; 谈勇(指导) 刊期:2007年第04期

    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夏桂成教授,从医近50年,在中医妇科领域颇多建树。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深化中医辨证论治手段,形成独到的学术思想。作为夏教授多年的学生,尤其近来学习其论著《中医理论与实践》等,对夏教授学术思想、治学方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现对其生殖节律理论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供同行共同学习。

  • 试论清代医家注重脾肾相关理论

    作者:龙奉玺 刊期:2007年第04期

    脾肾相关理论在不同时代均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本文试将清代医家对脾与肾两脏的关系从脾肾互济、脾肾失济和脾肾同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总结清代医家对脾肾相关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 中医虚、劳、损、伤概念的分合衍变

    作者:尚勇; 顾漫 刊期:2007年第04期

    在中医学的疾病分类体系中,虚、劳、损、伤这几个概念变换着不同的组合,从中我们可以理出一条对虚损类疾病认识嬗变的线索。

  • 浅谈宋代自然药汁的运用

    作者:黄霞 刊期:2007年第04期

    自朱丹溪《局方发挥》讥宋人好用香燥之后,后世沿袭,甘寒法似与宋代绝缘,令人以为甘寒法是清代学者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的发明。清代叶天士治温善用沙参、生地、麦冬、梨皮、蔗汁等甘寒以养阴生津,吴瑭总结其经验,制方沙参麦冬汤、益胃汤、增液汤、五汁饮等,遂使温病救阴之说、甘寒诸方名扬后世。近代不少医家以为甘寒以叶天士...

  • 浅谈通便在肺系病证中的应用

    作者:傅理均; 倪建江 刊期:2007年第04期

    肺属上焦,为五脏之华盖,相傅之官。大肠属下焦,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肺合大肠,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因此,肺与大肠的生理病理关系直接影响到肺系疾病导致便秘的根源所在。

  •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选用承气汤加减辨析

    作者:郭海军; 赵聚山(指导) 刊期:2007年第04期

    《伤寒论》三承气汤通腑泻热、急下存阴,为治阳明腑实证而设,主治阳明病痞、满、燥、实之证,主要症状为潮热、腹满拒按、便秘、昏谵、苔黄燥、脉沉实等。但是在临床上常有患者是阳明温病的腑实证,具有通下的临床表现,应用通下法后却不能泻下通便,选用宜《温病条辨》承气汤加减方,兹简述如下:

  • 栀子豉汤与黄连阿胶汤方治评析

    作者:徐重明; 汪自源 刊期:2007年第04期

    栀子豉汤与黄连阿胶汤是医圣张仲景的两个经方,二者的共同点是均可以治疗失眠证,但是二者同中有异,笔者就其病证病机之异同,结合部分医家方论,对其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启发。

  • 肺癌之气、血、津液变化及证治探析

    作者:张霆 刊期:2007年第04期

    在肺癌发展过程中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是病机变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认为气、血、津液的失衡是病机变化的主因。痰瘀互结是病机变化中的突出方面,痰瘀并治是重要治法之一。

  • 小儿指纹诊法临床初探

    作者:吉训超; 张广丽 刊期:2007年第04期

    1指纹的起源及意义 小儿指纹望诊始见于唐代王超的《水镜诀》,发扬并完善于宋元时期。它的出现弥补了“四诊”在儿科诊断方面的不足。中医学认为“小儿多未能言,言而未足取信,脏腑柔弱、易虚易实”等,自古儿科被认为是难上之难,其最突出的就是诊断难。小儿指纹望诊法的应用正是对“四诊”不足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