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

江西中医药杂志 省级期刊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江西中医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095/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临床报道、学术探讨、明医心鉴、文献综述、中药研究、旴江医学、针灸推拿、信息平台

主管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主办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省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0411-9584
国内刊号:36-1095/R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51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86
复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4771
总被引量:20223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5.3745
立即指数:0.0064
期刊他引率:0.9733
平均引文率:6.3723
  • 事实是可以凭空捏造的吗?

    作者:蒋力生 刊期:2006年第12期

    那位《告别中医中药》的作者,为了达到诋毁中医,取消中医的目的,不泽手段,或造谣污蔑,或肆意中伤,或强词夺理蛮横霸道,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但事实是可以凭空捏造的吗?

  • 姚荷生脏腑辨证论要(一)

    作者:姚芷龄(整理); 姚梅龄(整理) 刊期:2006年第12期

    脏腑的发病规律,主要由于功能、气质的失常影响到本脏所居、本经所循的部位以及本脏所主的器官发生自觉与他觉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说是辨证的主要着眼点。

  • 宗瑞麟针灸临证特点

    作者:宗重阳 刊期:2006年第12期

    已故名老中医宗瑞麟主任中医师20世纪50年代初从医持针,经数十年索研,学术上自成一体,临床愈病无数,曾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之一。笔者为宗瑞麟老师生前学术继承人,除3年正式跟师临床学习外,平时亦多受教诲,所得丰厚。现拟将先师临床诊治疾病的特点进行总结,以与诸同道共享。

  • 张小萍治疗脾胃病经验

    作者:严小军 刊期:2006年第12期

    张小萍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父亲张海峰教授为全国脾胃病专家,祖父张佩宜先生为江西四大名医之一。张师幼承庭训,研读经旨,随父应诊,尽得其传。长期立足于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临床经验丰富,对内科脾胃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前病变及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的治疗具...

  • 首部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专著问世

    刊期:2006年第12期

    日前,由著名实验中医学专家方肇勤教授编撰的《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实验小鼠诊法与辨证》一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中国第一部辨证论治实验方法学论著,提出了小鼠非创伤性四诊及基于四诊的辨证论治假说,建立了完整实用的小鼠四诊方法、小鼠四诊工作站及其操作标准和辨证标准,开创了小鼠疾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及机制研究,填补...

  • 体质学与体质研究浅议

    作者:陈志农 刊期:2006年第12期

    1 体质研究的意义 体质学就是体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学。体质就是人体的基本质量,如抗寒、抗缺氧、抗疲劳、抗强力劳动、抗高温等。一般而言体质学研究应该在自然健康人群中进行。因为不同地域和相同地域的自然健康人体质因遗传、饮食习惯、生活史等多种因素,身体内有某些微分子结构确实存在差异。体质学研究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再确...

  • 慢性肾衰病机之“虚瘀湿毒”论

    作者:陈耀辉; 皮持衡(指导); 贺支支(指导) 刊期:2006年第12期

    慢性肾衰(CRF)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产生一系列终末期的综合症候群,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多变而且危重,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且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

  • 脾阴虚证治沿革初探

    作者:刘凯军 刊期:2006年第12期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和思维方法论,人体内外上下分阴阳。五脏六腑分阴阳,阴平阳秘为和,阴阳失调为病。然而五脏病证之中的脾阴虚证,在古代文献,现代中医高校教材以及各种中医诊疗术语行标、国标中皆少论述,或论述不详,有的把脾胃阴虚合为一证,有的以胃阴虚证代脾阴虚证,存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整理、临床上废用治疗方药的现象。纵观...

  • 《内经》“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刘春援 刊期:2006年第12期

    《内经》理论,不仅全面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而且处处为中医临床各科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仅就其中的“阳道实,阴道虚”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分析其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飨同道。

  • 酸味药在方剂中配伍举隅

    作者:丁舸; 吴云娟 刊期:2006年第12期

    酸味药性多收敛,方剂中配伍此类药,既发挥其功效,针对性病情的需要,用以治疗滑脱失散之证,故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固方之制,固其泻也。如久嗽为喘,气泄于上者,宜固其肺;久遗成淋而精脱于下者,宜固其肾;小水不禁者,宜固其膀胱;大便失禁者,宜固其肠脏;汗泄不止者,宜固其皮毛;血泄不止者,宜固其营卫”。同时,又根...

  • 致瘀方药治疗血稀证的机制及临床运用

    作者:徐爱华; 郑海南 刊期:2006年第12期

    1 血稀证概念 正常的血液应该是不稀不稠,不快不慢,流速恒定,能正常承载营气和精微物质在脉管里循环流注而濡养全身。如果血液稀薄(有形成分减少)或血液滑数,难以装卸精微物质和代谢产物;或血液难以聚集,堵塞修复破损之血脉,以致出血不止,皆能使其负载营气、精微的能力下降,使肢体脏腑器官的濡养得不到充足的养料,其功能活动受到影...

  • 新专栏征稿

    刊期:2006年第12期

  • 《伤寒论》汗法概要

    作者:钟天; 秦小珑 刊期:2006年第12期

    《伤寒论》以讨论六经病证为宗旨。由于六经病证复杂多变,故与之相应的治法也多种多样,当今临床常用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即起源于此。虽然如此,但《伤寒论》偏重讨论寒邪引起的疾病,而以驱散寒邪为主的汗法,自然就成了《伤寒论》的重点治疗方法了。

  • “戴阳”辨析

    作者:蔡少华; 周步高; 黄利兴; 刘志勇 刊期:2006年第12期

    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专业术语的规范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目前中医界对戴阳的认识,尚无确切的定义。如《中华医学大辞典》认为戴阳是“阳气上越而面赤也。《中医大辞典》则认为戴阳有两个含义:“戴阳,证名。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为特征,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参之阴盛格阳条。亦可由阳气怫郁在...

  •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化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建松; 林树乔; 朱艺成 刊期: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寻找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昼夜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高血压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结果:24小时血压变化呈双峰双谷线。夜间血压均值较白天均值下降〉10%者为杓型组,中医辨证多为肝火亢盛,阳虚阳亢型;夜间血压均值下降〈=白天的10%为非杓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