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冶金

江西冶金杂志 省级期刊

Jiangxi Metallurgy

杂志简介:《江西冶金》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6-1105/T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生产实践与技术改进、研究与开发、综合论述、信息技术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金属学会
国际刊号:1006-2777
国内刊号:36-1105/TF
全年订价:¥ 168.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8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884
总被引量:1741
H指数:14
立即指数:0.0114
期刊他引率:0.9936
平均引文率:1.5114
  • 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全力以赴把集团公司做实做优做强

    作者:阎鑫元 刊期:2004年第05期

    作者指出,江西省冶金集团公司几年来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必须从转变观念人手,审时度势,以深入改革推进体制与机制的转换,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理念促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才是做实做优做强江西冶金集团公司的必由之路.

  • 多条切分轧制技术

    刊期:2004年第05期

  • 萍钢小型全连轧生产线的设备和工艺特点

    作者:谢家宋 刊期:2004年第05期

    介绍了萍钢小型全连轧生产线的设备性能,工艺特点以及投产以来的生产情况.

  • 铬锆铜质镀镍铁结晶器在板坯连铸机上的应用

    作者:郑桂花; 钟景春; 罗锐 刊期:2004年第05期

  • 钨钼钴铁基多元合金的开发

    作者:赵锡群; 武文斌; 谢小华; 马步洋; 王浩冰 刊期:2004年第05期

    采用金属热还原法制备了钨钼钴铁基多元合金,钴的存在使合金的性能得到改善.

  • 75t冷拔机芯棒系统改进

    作者:徐峰; 郭赞扬 刊期:2004年第05期

    冷拔机单芯棒作业率较低,生产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为此对其进行技术改进.改成双芯系统后提高了单机产量,满足了生产需求.

  • 直径18.4mm的7丝预应力钢绞线的研制

    作者:张留洪; 熊慎凯; 钟卓华 刊期:2004年第05期

    简要介绍了大直径18.4mm的7丝预应力标准性钢绞线的研制目的、质量目标及其与现有产品标准的对照.重点介绍了该种钢绞线的生产工艺,并对其作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改进方向.

  • 蓄热式加热炉投产前的烘炉实践

    作者:柳宜 刊期:2004年第05期

    简述蓄热式加热炉结构,提出了改进烘炉方法,从而提高加热炉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 板坯连铸技术的点菜式引进与探讨

    作者:刘辉杰 刊期:2004年第05期

    论述、探讨当今板坯连铸机主要的新技术与应用,并介绍点菜式的引进新技术的实例.

  • 9Cr2Mo冷轧辊开裂原因分析

    作者:马晓妹; 肖洪斌 刊期:2004年第05期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9Cr2Mo冷轧辊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并就9Cr2Mo轧辊中存在的带状碳化物和断口缺陷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 高炉过程控制和自动化最新技术

    刊期:2004年第05期

  • 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综述

    作者:完卫国; 王莹; 吴结才 刊期:2004年第05期

    含钒钢中增氮,促进了碳氮化钒的析出,增强了钒的沉淀强化作用,提高了钢的强度,在相同强度水平下,节约了钒的用量,降低了钢的成本,因此,氮是含钒钢中一种十分有效的合金化元素.本文介绍了钒氮微合金化技术的机理及其在高强度钢筋、非调质钢、高强度厚壁H型钢和CSP产品等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 光度法测定金属表面处理溶液中的磷

    作者:张平根 刊期:2004年第05期

    采用光度法直接测定金属磷酸盐处理溶液中的磷,磷量在0~50μg/50mL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法特点快速、简便、显色稳定性好、选择性强,回收率为98.00%~102.00%.

  • χ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锆钇粉体中的氧化钇

    作者:苏亚勤; 熊朝东; 刘燕 刊期:2004年第05期

    采用粉末压片法,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锆钇粉体中氧化钇进行了测定,运用DJ数学模式进行干扰因素和基体效应的校正,其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满足生产分析要求。

  • 主从混合式多点串行通讯在铝锭堆垛机械手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莉; 蔡改贫 刊期:2004年第05期

    结合铝锭的堆垛作业,介绍了铝锭堆垛机械手模型的控制系统,采用主从混合多点串行通讯方式设计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分布式机械手控制系统.这种技术同样适用于其它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