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与液压

机床与液压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Machine Tool & Hydraulics

杂志简介:《机床与液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259/T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机械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机械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与分析、制造技术与装备、液压气动与专机、自动控制与检测、计算机应用与仿真、故障诊断与可靠性、技术改造与维修、经验交流、短讯与...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1-3881
国内刊号:44-1259/TH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机械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89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发文量:12706
总被引量:44635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6.8696
立即指数:0.01
期刊他引率:0.8635
平均引文率:6.4747
  • 单转台四轴数控机床空间刀具补偿研究

    作者:任洪娥; 王锐鑫; 董本志; 赵磊 刊期:2009年第04期

    为了满足单转台四轴联动数控系统数控编程对空间刀具补偿的需要,提出一种空间刀具补偿向量模式的编程方法,并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空间刀具补偿后置处理算法。该方法在自行研制的数控楼梯扶手弯头四轴联动机床上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这种方法依托现有的CAM软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开发带有空间刀具补偿功能的四轴数控系统...

  • 基于DE—BP神经网络的刀具寿命预测研究

    作者:于青; 王金林 刊期:2009年第04期

    引入了BP神经网络技术对刀具寿命进行预测,建立了刀具寿命预测模型。并针对BP神经网络所存在的缺陷,结合差异演化算法,提出了实数编码的DE-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对刀具寿命预测精度高,为刀具需求计划制定、成本核算、切削参数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节约了制造执行系统成本。

  • 基于多色集合的冲压模结构的方案设计

    作者:吴永明; 陈航军; 王俊军; 姜莉莉 刊期:2009年第04期

    应用多色集合理论提出了一种产品结构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应用多色集合的围道布尔矩阵表达功能模块元素和结构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用有向关联图表达结构元素之间的配合约束关系,通过有向关联图中的可达路径及其围道性质获得所有可行的结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能够同时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和结构配合约束。并用这种方法完成了冲压模的结构方案设计...

  • 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设计新方法

    作者:吴训成; 张若平; 张海波; 李聪 刊期:2009年第04期

    介绍了一种准双曲面齿轮几何设计方法。通过准双曲面齿轮副的节锥几何关系,建立了包含7个节锥参数并由4个方程构成的节锥参数基本方程组。采用这组方程,以大轮的节锥角和节圆半径以及小轮的螺旋角这3个参数为自由变量,以准双曲面齿轮副的偏置角为中间变量,用数值求解方法能够非常方便可靠地确定节锥几何参数。在不考虑顶隙的情况下,小齿轮...

  • 松香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影响

    作者:滕向阳; 刘兆福; 贾志新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在去离子水和三乙醇胺组成的工作液中,按质量比逐步添加松香,在保证机床及其它工艺参数不变的前提下,观察松香含量对加工效率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增加松香的含量,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改善表面粗糙度。

  • 基于AutoCAD的双三次B样条曲面数控加工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李永桥; 谌永祥 刊期:2009年第04期

    依据双三次B样条曲面造型理论,运用等参数线加工方法,给出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曲面造型及三坐标数控加工偏置面生成方法,从而使刀具轨迹生成大为简化。以AutoCAD为平台,开发出了一套双三次B样条曲面造型和数控加工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 数控车床上封闭轮廓零件的加工

    作者:李晋; 任小中; 武良臣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在数控车床上循环车削槽形结构时,按传统的“梯度”进刀法加工槽时的刀具寿命较低,粗糙度不高,且加工效率低,为此,提出了采用组合式弹性车槽刀和相应的进刀路线的新切削方法。介绍了合式弹性车槽刀的结构和工作模型、轴向切削阻力约束及刀具调整间隙。实验结果表明:运用组合式弹性车槽刀和相应的进刀路线,可以提高车削效率和表面车削质量...

  • 键合机引线框架夹持传送机构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袁清珂; 徐凤阳; 颜旭晖; 曾德东; 郑开经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在分析现有键合机引线框架传送机构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整机设备的设计开发要求,利用伺服电机和气缸作为动力源的方式,研究开发了夹持传送机构,用于完成引线框架的夹持、松开、传送等动作,并成功地应用到整机设备开发中,满足了整机功能和性能的要求,目前该设备已投入实际生产运行。

  • 基于布尔运算的装配关系信息分析处理

    作者:李长春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在分析装配特征以及装配特征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装配特征的装配模型。在装配建模过程中,通过定义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获得了基于装配特征的装配关系信息,以零件为单位组成装配关系集。为了适应虚拟装配规划、虚拟装配分析等不同阶段对装配模型中装配关系信息的需求,提出了基于集合的“对称差运算”算法和“组合运算”算法的装配关系信息...

  • 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与实验的柔性平台的研究

    作者:马西沛; 杨延竹; 陈玉洁; 刘伟; 李玮 刊期:2009年第04期

    针对当前国内工科高等院校机电一体化实验设备存在的问题,同时为满足高校对新型机电一体化实验设备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创新设计与实验的柔性平台的设计方法。首先提出了柔性平台的设计思想与结构模型,然后分层次对该柔性平台的运动控制模块、服务器控制系统和客户机软件及仿真系统的详细设计进行了介绍。该柔性平台具有开放式、模块化...

  • SINUMERIK 810D/840D数控系统螺距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作者:刘朝华; 戴怡; 石秀敏 刊期:2009年第04期

    分析了数控机床螺距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误差补偿原理,针对SINUMERIK810D/840D数控系统,详细介绍了螺距误差补偿相关的机床参数、系统变量、补偿方法与步骤。最后,介绍了螺距误差补偿应用的范围。

  • 数控磨料水射流切割机伺服进给系统的振动爬行现象分析

    作者:唐焱; 李连荣 刊期:2009年第04期

    提出数控磨料水射流切割机伺服进给系统存在振动爬行现象,并对其危害、影响因素、爬行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和分析临界速度找到解决爬行的措施和对策,对提高系统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

  • 一种混合驱动六自由度并联平台的精度分析与精度补偿

    作者:贺利乐; 潘芳伟; 段志善 刊期:2009年第04期

    针对一种六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充分考虑了关节(球铰、回转副)间隙误差随机性的影响,在运动学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实际误差模型;在对位置误差灵敏度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与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直接误差补偿方法对并联平台进行了精度补偿,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并联平台的精度。

  • 基于Renishaw的数控机床定位精度和动态性能的研究

    作者:曹西京; 宋海波; 白雪峰; 康兵 刊期:2009年第04期

    阐述了用Renishaw激光干涉法测量误差的原理,并且通过计算机控制的误差补偿系统对数控机床的定位误差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通过分析数控机床机械传动部件的数学模型,得出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低速爬行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数控机床低速进给运动的平稳性和运动精度的措施。

  • 基于机械变形的压力连接技术及其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

    作者:石柏军; 何涛; 何灿荣 刊期:2009年第04期

    详细介绍了基于机械变形的压力连接技术的产生背景、分类、质量保证、技术优势以及发展趋势,并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基于机械变形的压力连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机械变形连接技术,适用于无任何其它协助元件的钣金件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