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基层医学论坛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后血清HBsAg HBeAg定量与HBV-DNA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正文】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后血清HBsAg HBeAg定量与HBV-DNA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何道兴; 黄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 福建南平353000
干扰素   乙肝表面抗原   肝炎e抗原   乙肝病毒基因   相关性  

摘要: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肝(CHB)患者48周后血清表面抗原(HBs Ag)、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稀释定量与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滴度的关系,进一步证实其作为评估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HBe Ag阳性CHB患者共19例,均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抗病毒,定期随访48周。结果 经过48周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治疗后HBV-DNA阴转率73.68%、HBe Ag阴转率42.11%、HBe Ag血清转换率26.32%、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78.95%。随访48周后ALT(38.38±19.2)U/L,HBs Ag (2.41±0.39)lg IU/m L,HBe Ag (-0.53±0.37)lg PEIU/m L,HBV-DNA定量(2.01±0.42)lg拷贝/m 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聚乙二醇干扰素ɑ-2b治疗后血清HBs Ag、HBe Ag、HBV-DNA定量值均呈下降趋势,血清HBs Ag、HBe Ag定量与HBV-DNA滴度变化水平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干扰素IFN抗病毒疗效是肯定的,HBs Ag、HBe Ag定量与HBV-DNA病毒载量变化存在正相关性,在IFN治疗期间可作为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