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疾病监测 海南省类鼻疽临床分离株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多态性分析 【正文】

海南省类鼻疽临床分离株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多态性分析

作者:贺金荣; 朱雄; 李沙; 陈海; 吴华; 夏连续; 李伟; 郑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 海南三亚572000; 海南省人民医院; 海南海口570311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遗传学特征  

摘要:目的研究海南省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核糖体16S-23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多态性及基因型特征,了解该省与其他类鼻疽流行区菌株间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 PCR扩增272株类鼻疽伯克菌的ITS片段并通过毛细管凝胶电泳检测产物长度;通过DNA测序及序列比对确认不同长度ITS的基因型及序列一致性;通过χ2检验分析不同流行区ITS型别的分布差异。结果经毛细管凝胶电泳及DNA测序确认,272株类鼻疽伯克菌中发现C、E、CE、G 4种ITS基因型:C型64株(23.53%),E型144株(52.94%),CE型56株(20.59%),G型8株(2.94%)。序列比对证实,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中各型别(C、E、G)ITS序列高度保守,不同型别ITS的长度变化由其主要变异区的序列差异引起。我国海南省与泰国流行区的ITS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6,P〈0.05),与澳大利亚流行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21,P〉0.05)。结论海南省类鼻疽伯克菌临床菌株中存在C、E、CE、G 4种ITS基因型,C、E、CE为优势型别;与泰国、澳大利亚等传统流行区相比,其G型菌株比例较高。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