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海洋科学 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生理应答机制 【正文】

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生长性能的影响及生理应答机制

作者:张墨; 李吉方; 温海深; 步艳; 倪蒙; 任远源; 来长青; 刘传忠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03; 山东鲟龙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泗水273211
拥挤胁迫   特定生长率   肥满度   甲状腺激素   皮质醇  

摘要:为探讨放养密度对鱼类生长及生理应答机制的影响规律和作用,作者以大规格大杂交鲟(达氏鳇(Huso dauricus)♀×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平均初始体质量约为243 g/尾,放养密度分别为6(SD1组)、9(SD2组)、12(SD3组)、15 kg/m3(SD4组)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处理70 d后的实验鱼生长性能变化及生理应答机制。结果显示,放养密度对大杂交鲟肥满度影响不显著,SD2组鱼类具有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随着放养密度增加,日增质量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下降。测定了血液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醇水平变化,发现放养密度能引起大杂交鲟3个血液生理指标发生显著改变;随着养殖时间推移,T3和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T4浓度显著下降(P〈0.05)。这些结果说明神经内分泌活动的变化引起大杂交鲟血液生理指标变化,进而影响实验鱼生长性能。因此,在该养殖条件下推荐的养殖密度为9 kg/m^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