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春秋

红岩春秋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红岩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00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继承优良传统建设美丽巴渝、红色基因代代传、文苑漫步、特别策划•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荐书、城市记忆、特稿、川江往事、卷...

主管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国际刊号:1007-4686
国内刊号:50-1009/D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770
总被引量:307
H指数:4
  • 岁月不远 精神不朽

    作者:苏叶 刊期:2014年第09期

    “如果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向世界挺起了胸膛,那么,在60年代初,当战争的阴霾向我们逼近,重新构建我国的经济布局,把军事工业向西部转移而形成的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则是共和国向列强们扬起的不屈的头颅!”这是一位三线建设亲历者发自肺腑的豪言,也是对那个时代特殊背景下三线决策历史选择的真实写照。

  • 时话

    刊期:2014年第09期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 视野

    刊期:2014年第09期

    每年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 资讯

    刊期:2014年第09期

    9月1日,国务院了第一批部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共80处,其中重庆3处,分别是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重庆市渝中区)、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重庆市渝中区磁器街)、库里申科烈士墓园(重庆市万州区西山公园)。

  • 三线——一个时代的记忆

    作者:田姝 刊期:2014年第09期

    记忆是一首歌,记忆是一杯茶,记忆是一壶珍藏的老酒……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三线”这个词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已渐渐离我们而去,甚至几近消失、但历史的车轮总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碾压的印迹,历史总会有人去记忆,去怀念!当人们慢慢品味的时候,方知久远的芳香,那些记忆中的词句以它特有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 三线建设中的重庆船舶工业

    作者:陈福正; 田姝 刊期:2014年第09期

    “建设强大的海军”——重庆船舶工业兴起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具有发展船舶工业的产业基础和航道条件。重庆解放前,规模较大的船厂仅有现在的东风船厂,其前身是民生轮船公司独资经营的民生机器厂,主要从事船舶修造业务,生产各类型铁、木轮船及锅炉蒸汽主机和辅机,解放后收归国有。

  • 我们是“三线子弟”

    作者:何民权 刊期:2014年第09期

    何为“三线子弟”,这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国际局势紧张,本着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未雨绸缪,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提出了建设军工大三线。“好人好马上三线”,于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好儿女一时都汇集到大西南的深山峻岭中建设军工企业,成为军工战士,他们就是在三线建设中奉献青春与热血的一代人。

  • “三线建设”开启永川新发展

    作者:邓明珠; 何力 刊期:2014年第09期

    “三线建设”带动西南小县城 在位于重庆市永川区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里,有几栋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老建筑。其中一栋斑驳的红砖墙面上,赫然挂着一面标牌,上面写着“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诞生地”。在1970年我国发射上天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就有出自这栋楼里研究所开发的集成电路,而这一研究所就是当年国内外知名的集成...

  • 邓小平和在广东改革开放前后

    作者:宋毅军 刊期:2014年第09期

    邓、习调京履新职共同处理新疆问题 邓小平和年龄小自己9岁的开始工作交往始于1952年7月。当时,中共中央为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加强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需要,决定调各大行政区主要领导人到中央工作,即当时盛传一时的“五马进京”。主持西南局的邓小平(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等职)调到北京后担任政务院副总理...

  • 抹不去的温馨——乔冠华、龚澎之女乔松都访谈录

    作者:乔松都; 刘志平 刊期:2014年第09期

    乔冠华江苏盐城人。早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撰写国际评论文章。1942年秋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1946年初随到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外交部副部长、部...

  • 中国空军抗战头号王牌——空战英雄柳哲生

    作者:唐学锋 刊期:2014年第09期

    1938年5月5日,国民政府为了表彰和奖励在对日作战中击落日机有功的空军将士,特别设置了星序奖章。该奖章分为1星至10星共10个等级,每击落敌机1架,即增加1颗星(5颗小星由1颗大星代替),最高为10星。

  • 鲜为人知的抗战胜利纪功碑浮雕

    作者:王志昆; 张晓耿 刊期:2014年第09期

    重庆地标性建筑解放碑的前身,是抗战胜利后在“精神堡垒”旧址上修建的“抗战胜利纪功碑”,当时建于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市区中心,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中华民族和重庆人民为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 在港办汉奸报纸 报馆工人罢工反汪

    作者:彭建新 刊期:2014年第09期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以后,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逐渐转向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在继续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对侵华的战略和策略也作了一些调整,加紧了对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诱降。12月18日,早已与日本暗中往来的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从重庆出走,叛国投敌。集团在香港主...

  • 费正清在战时首都重庆

    作者:唐振君 刊期:2014年第09期

    费正清(英文名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胡龙镇,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颇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被称为“头号中国通”。费正清对中国一往情深,1932年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曾五度来华。

  • “青科技”与重庆情

    作者:蒲晓蓉 刊期:2014年第09期

    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里珍藏着两件珍贵的文物:一台浅灰色的英文打字机和一个在岁月中渐渐发黄的照相机。它们朴素的外形背后,隐藏着一段“青科技”与重庆鲜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