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春秋

红岩春秋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红岩春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00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继承优良传统建设美丽巴渝、红色基因代代传、文苑漫步、特别策划•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荐书、城市记忆、特稿、川江往事、卷...

主管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主办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国际刊号:1007-4686
国内刊号:50-1009/D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770
总被引量:307
H指数:4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刊期:2012年第02期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 大党史下的陈独秀——读《解密档案中的陈独秀》

    作者:班永吉 刊期:2012年第02期

    是他,扬起“民主”、“科学”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与推导者;是他,鼓动革命风潮,成为的总司令;是他,以推翻黑暗统治为己任,成为中国共产党五届最高领导人;还是他,在对斯大林派失望之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中国托派的领袖。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他又向世人宣布:“今后不再属于任何党派。”

  • 与陈独秀一起吃春酒

    作者:庞国翔 刊期:2012年第02期

    江津鹤山坪分为上中下三坪,是长江与笋溪河的分水岭,坪内原置五举沱乡(双石场)和麻柳场,有“天下第一坪”之称。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等地区后,从国民党南京监狱被释放的陈独秀只好随同大批难民到重庆近郊江津县避难。1939年5月,陈独秀和夫人搬到鹤山坪石墙院蛰居。他在这里住了3年多,常去的就是最近的双石场。

  • 艺术的承扬 和平的使者——“张书旂中国画艺术及其传承”作品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彦杰; 张怀玲 刊期:2012年第02期

    近日,“张书旃中国画艺术及其传承”作品展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君豪大酒店举行。此次活动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央文史研究馆指导,重庆市文史研究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西南大学与浙江省浦江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 艺术·和平·友谊——张书旂的艺术人生

    作者:凌承纬 刊期:2012年第02期

    他造诣精深,是与徐悲鸿齐名的花鸟画大师;他渴望和平,亲作《百鸽图》赠予美国总统罗斯福以贺其连任;他心系祖国,只身赴美开展文化交流与募集资金,支援国内抗战。尽管他人生短暂,相关研究史料不多,但他与他的艺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他就是曾在大后方重庆任教并创作经典画作的现代杰出画家——张书旂。

  • 《百鸽图》:飞越太平洋的“信使”

    作者:凌承纬; 张怀玲 刊期:2012年第02期

    抗战期间,著名花鸟画家张书旃在大后方重庆创作了中国画《世界和平的信使》(又名《百鸽图》),赠予美国总统罗斯福,祝贺他第三次连任美国总统,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和平冀盼与友好情谊。这幅经典画作因此轰动一时,也留下了种种疑问。

  • 怀念书旂老师

    作者:苏葆桢 刊期:2012年第02期

    张书旂老师是我的恩师。我自幼喜爱美术,特别爱好花鸟画,对书旂老师的画,早在江苏省立宿迁中学读书的时候就非常崇拜。恨无机缘,从书旂老师学习。

  • 父亲与书旂

    作者:张海天 刊期:2012年第02期

    自我记事起,就知道我的堂伯父张书旂是个名扬四海的大画家。我父亲张纪恩(原名张明静)与书旂是堂兄弟,小书旂7岁。在家里,我称书旂为大伯伯。

  • 父辈和我眼中的张书旂

    作者:朱渝生 刊期:2012年第02期

    中央大学的师生情谊 张书旂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中美文化交流的使者。品读张书旃,忆其岁月,谈其教学,论其艺术,就得揭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段往事。

  • 与孙炳文

    作者:倪良端 刊期:2012年第02期

    相识相交在川南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随即在云南组成护国军进行讨伐。年仅29岁的担任护国军第一军右纵队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支队长,率部攻打北洋军,攻占了泸州,立下战功,升为少将旅长。

  • 风雨伴侣和李昭

    作者:李培格 刊期:2012年第02期

    我第一次见到耀邦同志与李昭同志,是1951年春在川北南充市的时候。当时,耀邦同志身兼川北区党、政、军三大要职,李昭同志则先任南充市委副书记兼人事科长,后任南充第三丝绸厂党委书记。他们在川北的900多个日日夜夜中,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 不能忘却的记忆——访红岩英烈李承林遗孀曾琼英

    作者:张正霞 刊期:2012年第02期

    金秋十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有幸访问了红岩英烈李承林的遗孀曾琼英老人。虽已是耄耋之年,她仍耳聪目明,娇小玲珑的体态,一举手一投足透露出干练和稳重。唯沟壑纵横的脸颊写满了人世的沧桑与坎坷。

  • 派的摇篮——重庆

    作者:杨耀健 刊期:2012年第02期

    重庆,不仅是抗战时期中国的战时首都,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与推动下,在渝各派积极投身抗战民族事业,与中国共产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在全国现有的八大派中,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九三学社以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前身之一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都在重庆生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因此堪称...

  • 随二野军大四分校进军西南

    作者:刘平一 刊期:2012年第02期

    解放前夕,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为了追求新生、自找出路,我与堂兄激情满怀地投笔从戎,参加了第二野战军军事政治大学(简称“二野军大”)四分校。这所学校,既不是一般性的地方大学,也不同于延安时期的抗日军政大学,而是一所边走边学、迈着向西南进军的战斗步伐奋勇前进的前所未有的大学。

  • 我和枪的故事

    作者:邱月杭 刊期:2012年第02期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后不久,20岁的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4师(隶属二野3兵团)。枪我并不陌生,也明白为谁扛枪,记得1950年的时候还教连队的战士唱过:“我为谁扛起枪?为谁扛起枪?我为谁来打仗?为谁打仗?为了爹、为了娘、为了你、为了他,我为人民扛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