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

海燕杂志 省级期刊

Petrel

杂志简介:《海燕》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04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主编推荐、中短篇小说、都市美文、诗神_头条诗人、诗神_当代诗人、诗神_外一首、新批评、专栏

主管单位: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0438-3818
国内刊号:21-1041/I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53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275
总被引量:59
H指数:3
  • 张丹作品选

    作者:张丹 刊期:2013年第07期

  • 夏令营

    作者:李皓 刊期:2013年第07期

    夏令营这个名词,对于乡下孩子来说是很神秘的。说不知夏令营为何物,那也许有些夸张,但我们知道夏令营是很遥远的。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夏令营是城里孩子的专利——乡下孩子没有夏令营,他们只有"野游"。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破天荒组织了一次"野游",就是到全公

  • 贺年片

    作者:孙春平 刊期:2013年第07期

    潘洗,本名姜鸿琦,满族,工程硕士,1969 年生于辽宁岫岩。曾在国企从事过共青团、会计、宣传等工作,现供职于辽宁鞍山供电公司。1995 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发表小说多篇,著有小说集《香味橡皮》。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小说北 2830"召集人。

  • 去北京开会

    作者:王念清 刊期:2013年第07期

    孙文远没有生气,尽管儿子接起电话说声你好接着问哪位,这时候的孙文远满脸是笑容,孙文远说我是你爸,怎么我的电话号码你都不知道?儿子吃惊地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老妈犯了心脏病,孙文远说你就不能说好听的?儿子说奇怪你怎么用手机打电话,孙文远说电话里不说了,你晚上回家来吃饭,回家再说。儿子

  • 别处

    作者:于厚霖 刊期:2013年第07期

    1男女私奔,一定是出于某种无奈。他们算吗?"他们"——晏振峰和伊如好,前者是老伏婆子的女婿,后者是老伏婆子的儿媳。那天,伊如好对老伏婆子说:"妈!家里来电话了,我姥姥手术,我妈叫我回家看看……"老伏婆子有些迟疑:"你还打算领孩子

  • 铁用锈来爱(组诗)

    作者:哑地 刊期:2013年第07期

  • 哑地:像铁用锈来爱那样爱上爱和诗

    作者:李犁 刊期:2013年第07期

    十年前,我把哑地的写作比喻成语言的摔跤手,我的意思是说哑地对诗歌的语言在进行侵略和创建,就是说他把诗歌的语言从固有的习惯上掰下来,强制性地把一些不相干的事物拧巴到一起,再重新捏制打磨,生成一套令人惊奇的新的语言组合。这不是简单的对词语的改造,而是对固有感觉和陈腐方法的颠覆和突围,这样就实现了诗人们一致也一直追求的语言陌生化的...

  • 寻找男孩克拉克

    作者:高海涛 刊期:2013年第07期

    1上世纪80年代我在长春的一所大学教英语,有个叫奥巴赫的美国外教老太太,送我一套绘本大师谢尔(Shel Silverstein)的诗集:"这里都是些男孩子,没有女孩的事。"——那是她任教期满准备回国前的一个下午,她把书递给我,语气中弥漫着美国中部雨季的暗淡与伤感。奥巴赫来自南伊利诺大学,而接替她的是来自威斯康

  • 故乡的“难归之痛”——高海涛与他的散文

    作者:段崇轩 刊期:2013年第07期

    阅读高海涛的散文近作,不由想起与他相处的那些美好时光。2005年初春,我有幸参加了鲁迅文学院中青年文学评论家班的学习。学员中有大学教授、评论家、刊物主编等,可谓人才济济、各领风骚。海涛小我几岁,同是50年代人,他是辽宁的,我是山西的,但因年龄相仿,又都在作协系统工作,彼此间的交流就比别

  • 人物志或一个人的史记(二则)

    作者:周东坡 刊期:2013年第07期

    鱼肠剑0太湖边,丽日下,春天紧锁的眉峰一寸一寸舒展开来。糖的甜度与醋的酸度浓浓地挂在味蕾上,一种均势的中和关系,沿一双竹筷的指向,款款传递出江南水乡微甜略酸、酸甜交织的饮食习俗。一道菜品,考量的是调料运用与火候掌握,那么,一个人呢?太和公品味许久,终于对侍立在侧的专诸说道:"你可以出师了。"

  • 天未在意的雪(外一篇)

    作者:张天夫 刊期:2013年第07期

    下雪了。雪从十九峰款款地飘过来,过澧水一半跌入河中,淹死了。余下的在随澧水蜿蜒的小街上空慢慢散开,一半钻进人们激情燃烧的怀抱,一半在街心印出一瓣瓣梅花般的湿意。"工联"正杀气腾腾地满街覆盖保皇派的大字报,戴着高帽子挂着黑牌子的走资派们,清早就从老西门过来,把铜锣敲得街两头都炸人。街上的行人没兴趣注意

  • 记忆的按键

    作者:厉彦林 刊期:2013年第07期

    上个世纪80年代,电视还是奢侈品,即使在机关工作、家庭相对富裕的同志,家里最多有台黑白电视。谁家若是买了彩色的,左邻右舍会十分羡慕,甚至要求主人请客庆祝。1985年腊月,我们筹备结婚了,可我个人只有200元的存款,真愁着置办东西。时兴买电视机,那也是流行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手表"四大件"之后,新流行的最

  • 鸟儿飞过故乡(外一篇)

    作者:郭宗忠 刊期:2013年第07期

    我们对祖国的情感,其实是包含在对故乡的挚爱里。故乡,那是祖先的土地,一辈辈亲人在那里繁衍生息,骨子里是那片土地的钙质,血脉和那条河流紧紧连接在一起;袅袅的炊烟,也许是一个人一生都抹不去的浸透在记忆里的气息。我发现,离开故乡越久,我的心越是纠

  • 桃花甬道(外一篇)

    作者:陈陈相因 刊期:2013年第07期

    昨夜一场大雨,声音繁杂却催人入眠。整座城就像淹没在黑暗的鱼缸中。雨滴把人间美景都锁了进去。偶遇大雨如穹幕,将屋子里倦怠的人们与世隔绝。清晨,翠鸟啼鸣未央,余音流连在后院的桃林之中,绵长如同歌声。旧日里的初夏将近,春天里疯长的腐烂味道被新鲜充沛的雨水冲散,空气中弥漫着散不尽的

  • 花开的声音

    作者:刘涛 刊期:2013年第07期

    今年五一回农村老家,看到院子里的桃花杏花开得正旺,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扯着嗓子高兴地对我说:"花多果就多,这家伙一夜工夫哄地一声全开了!"我听了忍不住想笑:你还能听见花开的声音?看着这一树白花,我突然想到另一种花,那种花也在一瞬间"轰"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