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考古

华夏考古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Huaxia Archaeology

杂志简介:《华夏考古》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14/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城市考古与保护、大运河考古发掘、学术动态

主管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主办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国际刊号:1001-9928
国内刊号:41-1014/K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4
复合影响因子:0.16
总发文量:900
总被引量:6010
H指数:30
引用半衰期:10.3094
期刊他引率:0.9465
平均引文率:18.5278
  • 南阳市宛城区达士营汉画像石墓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2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宛城区迭士营发掘了一座画像石墓,为纯石结构,分前后室,在墓门门柱及后室门槛上浮雕有画像,同时出土有鼎、奁、双耳罐、井等随葬品。墓葬年代大致为新莽至东汉初期。

  • 河南浙川县双河镇51号墓发掘简报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浙川县双河镇两汉基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共清理基葬72座,其中M51为一座甲字形土坑竖穴砖室墓,出土陶器、铜镜、五铢铜钱及铁剑等随葬器物103件,其中铜镜为纪年铭文镜,年代为东汉晚期。

  • 山西晋城唐代低温釉陶窑址的调查

    作者:孟耀虎 刊期:2017年第01期

    晋城泽州窑发现于2007年,是晚唐烧造低温釉器物的一处窑场。在晋东南和西安一带的遗址墓葬中屡见该窑产品。以往都将其归入了巩义窑或邢窑。该窑址的发现为以后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河南新乡市公村宋代墓葬发掘简报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2年底,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乡市红旗区公村东的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区工地上发掘4座仿木结构砖室墓。经现场清理后,共出土遗物15件,有瓷炉、瓷碗、铜簪及12枚铜钱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该墓地的时代应为北宋中期。

  • 江西婺源坑口村宋墓发掘简报

    作者:王静; 王意乐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0年,江西婺源地区发掘一座小型宋代券预砖室墓,墓葬形制与随葬品都是典型的宋代风格。墓葬中出土了一面“破镜”,反映了一种埋葬风俗——破镜重圆。这种葬俗从唐宋时期开始在南方地区特别是江西地区流行,并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 关于富河文化几个问题

    作者:李婉瑛; 索秀芬; 马晓丽; 李铁军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世纪60年代初,从细石器文化中辨别出富河文化。陶器以筒形罐为主,还有少量圈足碗、钵、杯、斜口器等,篦点之字纹和线形之字纹特征鲜明。石器中绝大部分是打制石器,压制细石器数量较多。骨器数量和种类多,卜骨上有灼痕。年代在距今7500~5000年,相当于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时期。分布在辽西地区东北部,主要集中分布在鸟尔吉木伦河流域。...

  • 福建沿海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的考古学观察

    作者:王银平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将国内东南沿海考古学与南岛语族相结合的研究材料和国外关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的研究材料结合起来探讨关于福建与南岛语族的渊源问题。然后分别论述福建沿海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的考古材料,对南岛语族考古学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最后,根据福建史前海洋经济开始和发展的时期(距今6500~3500年),来反映南岛语族在福建地区的起源、扩...

  • 华夏考古学术论坛2017年第一场报告会

    刊期:2017年第01期

    2017年第一场华夏考古学术论坛报告会于2月21日下午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应邀出席报告会的有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京都橘大学巽淳一郎教授和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的神野惠与丹羽崇史等四位学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业务人员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杨文胜副院长主持。首先,巽淳一郎教授简...

  • 史前时期社会性质初探——以北刘遗址先民食物结构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例

    作者:郭怡; 俞博雅; 夏阳; 董艳芳; 范怡露; 闻方园; 高强; Mike; Richards 刊期:2017年第01期

    对新石器时代北刘遗址早晚两期出土的人骨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以揭示先民的食谱特征,尝试探讨不同性别之间食谱的差异,为进一步讨论关中地区史前社会性质及其演变提供新的证据。分析结果表明,北刘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以C4类食物为主,反映了当时先民以粟、黍种植业为主的原始农业经济模式。北刘遗址早期(老官台文化)先民在食物结构上男女...

  • 河南淅川申明铺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

    作者:刘焕; 宋国定; 龚一闻; 蒋洪恩; 王昌燧 刊期:2017年第01期

    申明铺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遗址堆积从仰韶文化时期延续到战国中晚期。发掘过程中从不同时期的灰坑中浮选出了41份植物炭化遗存,分别来自龙山、西周、春秋、战国四个时期。共发现炭化果实、种子380粒,其中包括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miliaceum)、小麦(Triticumaestivum)、青稞(HordeumvulgatevaEcoeleste)、水稻(O...

  • 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2010年浮选结果分析

    作者:蒋宇超; 陈国科; 李水城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2010年发掘时采集的系列样品进行浮选,对浮选所获丰富的炭化植物种子和麦类作物穗轴进行鉴定、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炭化种子以谷物类为主。各类谷物的比例和出土概率反映该遗址在西城驿文化和四坝文化阶段是从事以粟黍为主的小米类农业,在西城驿文化偏晚阶段开始利用以小麦为主的麦类作物,在四坝文化时期发展...

  • 二里头81YLVM4:5镶嵌铜牌饰为鸱鹗说

    作者:王爱民 刊期:2017年第01期

    鸱鹗(猫头鹰)崇拜是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较为普遍的现象。1981年二里头遗址M4发现的镶嵌铜牌饰,其形象不是龙而应该是鸱鹗。铜牌饰释读方式应该是较窄的一头向上。铜牌饰是巫术活动的道具,其主人可能是一位女巫。

  • 二里头文化至西周文化时期青铜爵铸型分范技术的演进

    作者:楚小龙 刊期:2017年第01期

    铜爵是二里头文化至西周文化时期最重要的铜礼器之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出土的铜爵在铸造过程中所采用的的铸型分范技术既一脉相承,又各具地方特色。使用者的个人需求影响了工匠的技术选择,铸造技术的发展及不同技术的选择决定了铜爵最终的器物形态。

  • 燕山一带抄道沟类铜器窖藏的文化归属及其他

    作者:洪猛; 王箐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认为青龙抄道沟、兴城杨河、绥中冯家村等地发现的铜器窖藏与宣化小白阳遗存大概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并辨识出小白阳类型是商周之际分布于燕山山地一带的北方文化遗存,随后简要讨论了燕山一带商周时期区域文化发展等问题。

  • 从郑国日用陶器墓看平民阶层的等级划分

    作者:赵路花; 樊温泉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文章通过对新郑地区四处两周墓地日用陶器墓的研究,从陶器组合、墓葬大小及葬具等三方面,观察到日用陶器墓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等级差异。等级差别揭示出郑国平民阶层内部身份等级再划分的事实,这种等级划分可能是军功爵制下的合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