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

杂志简介:《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577/T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子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子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光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1-9014
国内刊号:31-1577/TN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电子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5
复合影响因子:0.61
总发文量:1383
总被引量:10553
H指数:36
引用半衰期:5.2727
立即指数:0.0568
期刊他引率:0.9242
平均引文率:13.1818
  • 基于零偏置肖特基二极管的270GHz高性能波导检波器

    作者:张建军 周静涛 杨成樾 田忠 金智 刊期:2015年第01期

    根据InP二极管的物理结构,采用三维高频电磁仿真软件对其精确建模仿真,获得二极管的物理模型和匹配电路的精确参数,而后将此模型利用谐波平衡进行仿真设计.最后,在此基础上采用InP肖特基二极管,设计制作并测试了国内首款270 GHz的零偏置检波器.检波器的最大电压响应度为1600 V/W,在260~280 GHz范围内,电压响应的典型值为1400 V/W,其对应的等效噪...

  • 基于倒扣技术的190~225GHz肖特基二极管高效率二倍频器

    作者:姚常飞 周明 罗运生 寇亚男 刊期:2015年第01期

    基于分立式GaA s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研制出了190~225 GHz高效率二倍频器.50μm厚石英电路利用倒扣技术,实现二极管的良好散热、可靠的射频信号及直流地.通过数值分析方法,二极管非线性结采用集总端口模拟,提取二极管的嵌入阻抗,以设计阻抗匹配电路.在202 GHz,测得最高倍频效率为9.6%,当输入驱动功率为85.5 mW时,其输出功率为8.25 mW;在190~225 GHz...

  • 高功率808nmAlGaAs/GaAs基半导体激光器巴条的热耦合特征

    作者:乔彦彬 陈燕宁 赵东艳 张海峰 刊期:2015年第01期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有限元方法在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高功率808 nm半导体激光器巴条热耦合特征,给出了稳态和瞬态热分析,呈现了详细的激光器巴条热耦合轮廓.发现器件稳态温升随工作电流呈对数增加,热耦合也随之增加且主要发生在芯片级.另外,作者利用热阻并联模型解释了芯片级热时间常数随工作电流减小的现象.

  • 甚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中的双激发态工作机理

    作者:刘希辉 周孝好 王禄 孙庆灵 廖开升 黄亮 李志锋 李宁 刊期:2015年第01期

    通过对甚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的变温变偏压光谱实验,发现了光电流谱峰值响应波长与半高宽随偏置电压和温度变化均会发生变化,尤其以小偏压下峰值移动明显.结合器件能带结构计算的结果,提出了甚长波量子阱红外探测器中双激发态工作模型,并阐明了其中束缚态-准束缚态跃迁模式中准束缚态的物理特性,包括隧穿特性和热离化特性,以及不同工作条件下这...

  • 利用ICPCVD方法在GaN上沉积氧化硅薄膜的特性

    作者:刘秀娟 张燕 李向阳 刊期:2015年第01期

    使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ICPCVD)方法在GaN上沉积SiOx薄膜,生长参数中采用不同RF功率,研究RF功率对薄膜物理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RF功率增大,薄膜应力增大,表面粗糙度减小,薄膜致密度增大.选择最优的RF功率参数,制作了SiOx/n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etal-insu...

  • p-GaAs同质结太赫兹探测器的优化与性能

    作者:钱飞 王天盟 张月蘅 沈文忠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从提高p-GaAs同质结太赫兹探测器量子效率出发,在考虑温度和偏压等参数的影响后,优化了谐振腔增强的p-GaAs同质结太赫兹探测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使探测器的量子效率提高到了17%.并计算了探测器的响应率、探测率和偏压、温度、光谱频率的关系,得到了最佳工作偏压(10~40 m V)、最佳工作温度(〈8 K)和最大探测率(4.1×10^10cm Hz1/2/W).而通过...

  • 锁模激光照射下InGaAs p-i-n管的负电压响应机理

    作者:胡伟 孙晓泉 豆贤安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在考察InGaAs p-i-n管对锁模激光响应的实验中,发现其响应电压在经历一个快速的上升沿和缓慢的拖尾以后有一个明显的负电压.在二极管的线性响应阶段,负电压与正电压的峰值之比大约在0.18左右,且不随激光脉冲能量的增大而改变;在二极管的非线性响应阶段,随着光脉冲能量的增大,负电压逐渐变小最终消失.通过对p-in管的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以及对RLC...

  • 钇铝石榴石上Mn-Co-Ni-O薄膜的制备及其相关特性表征

    作者:步海军 焦新兵 蒋春萍 刊期:2015年第01期

    利用化学溶液法在具有良好导热性和红外透过性的钇铝石榴石单晶衬底上成功制备了具有单一尖晶石相的Mn1.56Co0.96Ni0.48O4薄膜.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薄膜在2.5~5μm波段具有明显的吸收带.通过研究其电阻-温度关系并利用最近邻跳跃模型进行拟合,得到薄膜的特征温度约为2 530 K,室温下的负电阻温度系数约为-3.66%K-1.

  • 太赫兹超材料响应频率及频带的调控

    作者:黄锐 许向东 敖天宏 何琼 马春前 温粤江 孙自强 蒋亚东 刊期:2015年第01期

    自然界中很多材料在太赫兹(THz)频段没有电磁响应,THz超材料的出现为太赫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但目前超材料太赫兹响应的调节方式比较繁琐,影响了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开展.作者提出一种调制太赫兹超材料响应的简易新方法,即将超材料的结构单元整体按比例地放大和缩小.仿真结果表明,已满足阻抗匹配条件的超材料结构经整体比例变化之...

  • 热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建宇 李春来 姬弘桢 袁立银 王跃明 吕刚 刘恩光 刊期:2015年第01期

    高光谱成像具有精细的光谱分辨能力,在热红外谱段实施高光谱成像对目标探测与识别有显著效果.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应用部门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外数据,国内尚未有成熟的仪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结合目前国内已经布局的研究项目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发展高性能空间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具有一定意义...

  • 回旋管准光辐射器研究与设计

    作者:刘建卫 赵青 刊期:2015年第01期

    准光辐射器是高功率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几何光学理论分析圆波导准光辐射器,根据高斯波束(TEM00模)在辐射器切口处形成的原因,利用耦合波理论设计波纹波导准光辐射器.通过编写程序并进行数值优化完成140 GHz、TE28,8模式回旋管波纹波导准光辐射器的设计,结果表明波纹波导辐射器的总长度仅为205.2 mm,切口长度为47.2 mm,在...

  • 一种近似用于高发射率城市地表热红外等效发射率的方向性变异核驱动模型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作者:孙灏 陈云浩 占文凤 王萌杰 马伟 刊期:2015年第01期

    地表热红外发射率(8~14μm)的方向性变异为遥感地表温度的反演及应用引入了不确定性,这种问题在城市地表显得尤为突出.发展了一种近似用于高发射率城市地表热红外等效发射率的方向性变异(Urban Surface Emissivity Anisotropy,USEA)核驱动模型,并分析了具体应用时的不确定性,其中USEA用非垂直观测的发射率与垂直观测时的发射率之比定量表示....

  • 电可调非致冷红外探测原理

    作者:张欢 赖建军 李宏伟 李明燃 刘黎 刊期:2015年第01期

    传统的红外光谱探测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光谱信息,应用广泛,但该技术同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很难同步实现探测器小型化和探测波段实时调节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可调表面等离子体谐振吸收的新型FET红外探测器结构.基于电磁场理论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红外光学吸收的影响,并通过结构参数的优化使吸收结构对特定红外波段的吸收率达到90%以上....

  • 红外探测器信息获取系统噪声特性

    作者:龚学艺 苏晓锋 黄思婕 董玉翠 陈凡胜 刊期:2015年第01期

    理论上完成了红外图像传感器信息获取电路的噪声建模,并且分别从仿真和测试两个方面对电路的噪声进行分析.三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相同,均为0.11 m V左右.从原理和实验两个方面证明了基于仪放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可以满足噪声低至0.2 m V的红外探测器航天应用需求.在完成噪声量大小分析的同时进行了噪声频谱特性分析,证明了信息获取电路噪声主要...

  • 过采样扫描探测性能对比分析

    作者:王铁兵 李淼 林再平 安玮 周一宇 刊期:2015年第01期

    分析了单采样和过采样两种扫描探测体制的成像原理,并建立了扫描图像仿真模型.在不同云层杂波场景下从目标能量收集、背景杂波抑制和弱小目标检测三个方面对单采样和过采样扫描图像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过采样扫描探测体制更有利于收集目标能量,杂波抑制能力较优,对弱小目标的探测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