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

火花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火花》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实文学、地方文艺、九州诗文、书画欣赏、文艺评论、世间万象、炎黄地理、心灵驿站、食色人生、谈古论今、特别关注、三晋名企读书会。

主管单位: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国际刊号:0438-2587
国内刊号:14-1037/I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487
总被引量:4
H指数:1
  • 短文二则

    作者:韩石山 刊期:2018年第12期

    你会害羞吗?这样突兀地问一个人,对方若是有涵养的,必会面带愠色,若是没涵养的,必骂你个狗血喷头。 这时你不妨换一种方式再问:你从没有害过羞吗?对方若说有,你应当向他道歉,说你方才的问话不太恰当,求他谅解。对方若说从未害过羞,你应当掉头走开。若先前你们是朋友,从此别再来往;若他是你的上司,你应当设法调离或让他调离,在你或他未调离前,你...

  • 天分、勤奋、机缘成就我的戏曲之路

    作者:王爱爱(口述); 张丽娟(整理); 齐红梅(整理) 刊期:2018年第12期

    王爱爱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1940年出生于山西榆次一个梨园世家,七岁随祖母筱桂花学艺,先学花旦后工青衣,九岁登台,十六岁唱红晋中,1960年调山西省晋剧院至今。她先后向程玉英、牛桂英两位不同流派的表演艺术家潜心学习,既吸收了程派“咳咳腔”刚劲挺拔、朴实酣畅的艺术特色,又继承了牛派稳健大方、含蓄委婉,讲究字正腔圆的艺术风...

  • 逢场作戏——创作扇面戏剧人物组画过程体会

    作者:孙海青 刊期:2018年第12期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甥,也要去,说着哄着抱回去,哭着喊着还要去,一个耳光扇回去。这首母亲和姥姥唱给小孩的童谣,把我带回童年温馨的回忆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生活在山西晋中地区,早晚经常从话匣子里(县有线广播)听到阵阵抑扬顿挫的山西梆子,那委婉高昂的音腔,使人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 右玉精神的纪实叙事和艺术再现——《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观后

    作者:韩玉峰 刊期:2018年第12期

    右玉人和右玉精神,早已全国闻名。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的先进事迹尤为遐迩皆知。2018国庆节期间,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由中央电视台、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影视集团、朔州市委市政府出品的38集电视连续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以下简称“右”剧),更是吸引了全国观众。这个反映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70多年...

  • 笔墨江山——走进阎亚伦的书法世界

    作者:郭靖 刊期:2018年第12期

    阎亚伦,生于1958年,山西省祁县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驻会专职、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2005年“全国百年电影书法大展”获佳作奖,2007年中国书协主办“纪念傅山400周年书法艺术大展”入展,2008年“与奥运同行——书法邀请展”参展,2009年“山西省第六届书法展”入展,2011年山西省“黄河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法展获二等奖。

  • 中国乐坛的“山西风”——始自抗战的“晋韵晋风”源流考

    作者:周柏杨 刊期:2018年第12期

    山西民歌源远流长,且色彩缤纷,但限于历史条件,诸如生产落后、交通不便等,除个别地方因为“走西口”,由求生者往来于山西内蒙,使两地民歌有所交流外,各地民歌受地域限制,“养在深闺人未识”,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 朱墨春山(十八)

    作者:王克臣; 郭翠英(插图) 刊期:2018年第12期

    高桂珍叫嚷道:“双喜,快,快过来!”双喜急急匆匆从老槐树底下跑出,说:“啥事,珍子姐?” 高桂珍说:“往后,别总珍子珍子的,叫我大名——高桂珍。再说呀,你跟小艾在老槐树下,说起悄悄话来,没完没了的,多干点儿正经事。年轻人,求进步。你俩同岁,都属狗,不小了,早该懂点儿事了!”双喜点点头,笑着说:“那是,那是。叫惯了珍子姐,改也难。往后注意,叫你...

  • 既往不咎

    作者:成炜 刊期:2018年第12期

    人物:少年——18岁 青年——27岁,偷窃,失去父母信任。 老人——57岁,半疯,年轻的时候很任性,后来想要回家的时候父亲已经死了。他看到父亲给他写的遗书,无法原谅自己。护士——24岁,养老院中的护士 女孩——17岁 舞台:报社大门口,门柱上挂着“长春日报社”的牌子。门口有一张长椅子。【青年坐在长椅上,他黑色的布包摆放在它的旁边。他面目黝黑,...

  • 祖孙行者

    作者:王志文; 王慧(摄影) 刊期:2018年第12期

    那天我和儿子、孙子碰巧一前一后地走到了一起,身后传来友人嗤嗤嗤的笑声,莫名其妙的我回首问其笑什么,她说你们祖孙三人走路的架式一模一样,让她忍俊不禁。假如已远行多年的老父亲走在我们三人前边,四代人一路前行的姿态肯定更让她开怀大笑。这就是基因,这就是血缘,神奇而无法改变。由此想到了我们四辈人都是行者,都爱出行,也许与基因血缘有关...

  • 鱼的第三条岸

    作者:包光潜 刊期:2018年第12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欲去,却被一条鱼挽留。它便于流水的动态中跃上了岸,成为永恒的化石,与子同在。当我在一位年轻画家描绘的作品中,看到这条鱼的时候,我已经步入知天命之境。心境与情境都有如这条石化的鱼儿一般,缠绵在时光深处,不时回头张望。我曾经问年轻画家,为什么要在岸上画一条鱼化石呢?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

  • 贾平凹的文学初心

    作者:胡忠伟 刊期:2018年第12期

    新时期文学以来,贾平凹始终走在前列,参与其中,写出了数十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大量的散文作品,为中国文学画廊贡献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赢得了社会高度关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浮躁》、二十世纪末他出版的长篇小说《废都》、二十一世纪初他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秦腔》等,都曾引起过评论界的普遍...

  • 女作家们的锦年素时

    作者:风云 刊期:2018年第12期

    张爱玲的文字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无论从场景布置、人物装束到故事内容,无不带着繁华旧上海的雍容气质和腐朽气息。她总是带着冷漠刻薄的眼光去描述,张爱玲的文字里对人性的理解,对情爱的剖析,虽偶有温情,但也不过是暮色沉沉下的短暂偷欢。在《倾城之恋》里,白流苏的算计、屈就和卑微让人心酸同情、担忧无奈,如果没有香港的沦陷,或者她在战乱中亡...

  • 食菊的风雅

    作者:周寿鸿 刊期:2018年第12期

    “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阳历的10月是农历的九月,被称为“菊月”。菊花的风雅,穿透三千多年的时光,一直摇曳到今天。古人于菊,始终怀有一份独特的感情。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寥廓清秋,菊花争艳,清香溢远,芳姿高洁。重阳之际,人们登高赏菊,吃菊花糕、饮菊花酒,沿袭千年,成为民俗内容之一。

  • 再见,故乡的炊烟

    作者:刘明礼 刊期:2018年第12期

    迎着初春的暮霭,驾车行驶在回老家的路上。车载音响应景似的,竟播起了一首熟悉的老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听着邓丽君那甜美的歌声,我突然意识到:弹指间,故乡的炊烟,我已阔别了三十多年! 优美熟悉的旋律在耳畔轻轻回荡,我的思绪不禁也逆着时光的河,...

  • 父亲,父亲

    作者:张呈明 刊期:2018年第12期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父亲八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了,跟随着父母,也就是我的祖父祖母逃荒要饭辗转去了黄河北。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被一家财主相中了。这家财主恰巧没有子嗣,于是便跟祖父祖母商量,说想要父亲给他家继承香火。祖父祖母也感到与其跟着饥一顿饱一顿地受罪,倒不如这样能有一线生机,于是便把父亲留了下来。虽然对于父亲来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