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

火花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火花》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7/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实文学、地方文艺、九州诗文、书画欣赏、文艺评论、世间万象、炎黄地理、心灵驿站、食色人生、谈古论今、特别关注、三晋名企读书会。

主管单位: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国际刊号:0438-2587
国内刊号:14-1037/I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487
总被引量:4
H指数:1
  • 朱自清与陈竹隐

    作者:苁蓉 刊期:2017年第05期

    她不是他的结发妻子,却为他养大了前妻留下的六个子女。他们经媒妁之言相识,却谱写了一曲浪漫清新如荷塘清风的爱之恋曲。他的一生,因为有了她才完满。然而天妒良才,那个昏暗错乱的年代早早夺走了他才华横溢的生命,也夺走了那一段幸福美满的姻缘。

  • 中华诗翁 天下匹夫——著名诗人鞠盛印象记

    作者:柳哲 刊期:2017年第05期

    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柳树枝头叽叽喳喳欢唱,好像在欢迎久别友人的到来。我们相约来到北京海淀上庄老年庄园颐和居306室,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96岁高龄的当代著名诗人鞠盛先生。我与鞠老是忘年交,哪一年哪一天与他相识见面,似乎并不重要,反正是我们一见面,就相知如故。

  • 永远的乡愁

    作者:刘亚瑜 刊期:2017年第05期

    "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儿时常入梦,杏黄麦子熟。"要想深入、真切地体味梁衡先生这首短诗的情致和意趣,一定要读过他和这首诗一同推出的两篇散文——《何处是乡愁》和《南潭泉记》。如是,你才会深悟:那云、那霍山头、那黄了的杏、熟了的麦子,为什么会"常入梦",而成"乡愁"。以一个"云"的比喻作依托,

  • 在《山西画报》工作的日子

    作者:吴梦琳 刊期:2017年第05期

    山西省文联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有两个刊物,《火花》月刊及《山西画报》月刊。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也许记不得《山西画报》了,但当年《山西画报》在全国也很有影响,是山西有名的刊物,颇受群众欢迎。它是山西美术爱好者发表作品和学习投稿的阵地,如今的著名作家赵梅生、李夜冰也曾是那时经常投稿的作者。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视机,代替电视的除了看电影...

  • 狙击手

    作者:龙玉玲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一 秦志波哭了。 无声的泪水将黑夜濡湿成一汪泼了墨的水。黑夜可以掩盖人的视线,却掩盖不了悲伤的蔓延,秦志波听到泪水滴落在被面暗沉的声响,就像小的时候,母亲的泪水滴落在他身上,泪水是热的?凉的?

  • 小小说六题

    作者:牟丕志 刊期:2017年第05期

    乌鸦的直言 乌鸦和喜鹊性格志向相反:一个报忧,一个报喜。结果不一样:报忧的乌鸦被称为凶鸟,人们厌恶它甚至恨之入骨,千方百计地围歼它,而喜鹊却得到吉祥鸟的称谓,备受人们喜爱和青睐。一天,在一棵大树上,乌鸦与喜鹊展开了辩论。

  • 没有硝烟的战场

    作者:郭玉琴 刊期:2017年第05期

    客厅的液晶电视开着很小的声音,小到只能让十岁的女儿甜甜一个人听到。厨房的王亚兰在做饭,今天是周末,她昨晚值了一夜的班,早晨六点半回到家,整个人都像虚脱了一样。本想好好地一觉睡到晌午的,可是又怕过了做饭的时间,被中午下班回家吃饭的丈夫李强看到数落。

  • 步摇

    作者:孙荔 刊期:2017年第05期

    赵老爷在管家冯五的房子里看到了步摇,镶着玉珠的步摇很雅致,而且在冯五的枕前,那是三姨太的头饰,一步一摇间尽显女主人的富贵之气。 赵老爷开着染铺坊,不过他自己不怎么打理,大事小事全由他的管家冯五去过问。赵老爷也忙,他在赌桌上忙,忙得焦头烂额,忙得一塌糊涂,忙得本来瘦小的他,就更加瘦小了,至于染铺坊,好像是冯五的事。

  • “断片”之后

    作者:李建军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一 圣诞节清晨五点多,刘书伟被手机铃声吵醒了。他头昏脑胀,浑身无力,心里还油膏膏的难受,昨晚上的酒显然喝多了。 "伟哥,酒醒了吗?"打电话来的是老朱,大名朱丛林,他的大学同窗。昨晚上,他们一起参加了在云华宾馆举行的总裁联谊会,一块儿喝的酒。

  • 磁窑河畔的童年

    作者:韩建彦 刊期:2017年第05期

    当有人唱起山西民歌"交城山交城水"时,你如熟悉交文地理的话,就自然会想到那开栅镇南面两山夹一沟的豁口处奔涌而出的文峪河水,一路欢唱地流向文水的平川大地,"不浇交城浇了文水"。但你是否知晓或是否忘却了还有一条也是发源于交城山,短距离流经交城,

  • 池塘记忆

    作者:李怡农 刊期:2017年第05期

    我的老家傍村而居,处于村子的最西边,座北面南,在大门的正对面有一个大池塘。池塘与大门之间仅隔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巷道。紧挨巷道的南边,即为池塘的北土堰了。土堰呈梯形,高出地面约有半米左右,上面可以行人,而两边则长满了一种我们当地人称之为"雪草"的小草(与现在城市公园里绿地上的草应属于同一种属)。

  • 在沈园,倾听爱情的绝唱

    作者:赵清秀 刊期:2017年第05期

    古今中外的爱情悲喜故事,我读过不少,可留下的印象都不深,唯有在沈园发生的陆游、唐琬"梦断香消四十年"的爱情悲剧和那两首催人泪下的千古名篇《钗头凤》,却让我铭刻在心,没齿不忘。

  • 美食家于右任

    作者:古滕客 刊期:2017年第05期

    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长髯飘飘一辈子,所以又叫于胡子。他是晚清举人出身,国民党元老,也是著名的记者、报人,当然,还是美食家。

  • 林语堂假装不识人

    作者:陈亦权 刊期:2017年第05期

    191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林语堂回到母校上海圣约翰大学演讲。演讲前,学校先安排了二十来个学生代表在小会议室里和林语堂见面,林语堂亲切地和每个同学握手并逐一问候"你好"。这个问候挺正常,但其中有一个名叫张戈的学生却不高兴了,他是林语堂的同乡,

  • 陶行知的四颗糖

    作者:李安章 刊期:2017年第05期

    193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并任校长。 有一天,正要赶去开会的陶行知在路上看到一个男同学在欺打另一个同学,陶行知赶紧走过去将其制止。陶行知认识这个打人的男同学,他父母早亡,只跟着奶奶生活,奶奶也管不了他,所以就养成了打架斗殴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