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

黄钟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杂志简介:《黄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王义平诞辰百年专栏、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中国音乐史研究、音乐表演研究、研究述评、学术会议信息

主管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主办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3-7721
国内刊号:42-1062/J
全年订价:¥ 164.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1103
总被引量:6523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10.0935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729
平均引文率:10.949
  • 三十而立稳步前行——《黄钟》三十周年感言

    作者:匡学飞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文字是肉做的”(董桥先生语)。一本受大家尊重的人文学术刊物,也犹如一个儒雅的生命,由一颗仁善之心,统领她健康的肌体、细胞,緣遇阳光般的作者和读者,一步一步成长。《黄钟》这一路幸遇了音乐学术界层出不穷的高才高论与求知若渴的读者,同时也少不了结缘于富有卓识的创始者、领导,和一批又一批慧眼识珍、用心血做“嫁衣”的编辑,才...

  • 《黄钟》的编辑班子、稿件、作者、专栏

    作者:周振锡 刊期:2017年第01期

    在担任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期间,1995年至2001年,我出任学院学报《黄钟》主编。与我共事的副主编蔡际洲由学院任命,为专职;编辑部主任孙凡,为专职;其他编辑2至数名,均为兼职,由编辑部在我院在职教师、科研人员中聘任,期限或一年、或若干年,1995年至2001年间,在《黄钟》编辑部担任兼职编辑的有(以期刊出版先后排序)胡志平、宋祥瑞、...

  • 《黄钟》办刊回顾(1987-1999)

    作者:蔡际洲; 杨婧 刊期:2017年第01期

  • 忆青木关

    作者:谢功成 刊期:2017年第01期

    笔者1940年代曾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时隔70余年,网上一张“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全景”的照片,勾起了笔者许多回忆!文章对国立音乐院的教学、演出、生活等进行了疏理,具体内容包括学生生活、教学设备、院长与教师、学制与课程、演出活动、民歌运动、幼年班的创立等。

  • 美山伯探寻“功能域”的未竟之业可望后继完工(上)

    作者:赵宋光 刊期:2017年第01期

    勋伯格的重要理论著作《和声的结构功能》提出了“结构功能的领域”概念,开创了和声功能理论发展的新纪元。该概念可简称为“功能域”。本文对“功能域”的逻辑结构进行了律学梳理。论文分为九个部分,即:恰当选择理论模型的中心、功能域群体结构的“四柱三拱门”底座、给底座施以亮暗色调、三度兼取亮暗对转、同框变彩亮暗拓展、功能域的干支...

  • 论传统调性音乐和现代音乐的节奏及其相关概念

    作者:任达敏 刊期:2017年第01期

    国内的基本乐理的体系与概念已经极大地落后于现代音乐实践。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切分的定义。如果不更新节拍与切分的认识,会极大地妨碍对20世纪音乐节奏的认识。本文提出了全新的节拍与切分概念,而且以新概念为依托,对不同时期的严肃音乐和20世纪的现代流行音乐和爵士乐的节奏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 音乐分析生成人文意义的独立性——音乐学术研究的反思与探讨(一)

    作者:李诗原 刊期:2017年第01期

    音乐分析虽然是一种纯“技术”的“文本分析”,但也不应是一种仅限于结构本身的“封闭性阅读”,还应注重“文本”的“整体上下文”(totalcontext)和“互文本性”(intertextuality),并探寻蕴含在结构中的“共性写作原则”和“形式美法则”,体现出音乐分析的“开放性”,使其在形式范畴内生成“人文”意义成为可能。音乐分析生成“人文”意义...

  • 论线性分析的混合策略——探讨申克分析与动机、集合、曲式等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相关问题

    作者:杨和平 刊期:2017年第01期

    线性分析的混合策略是以申克-后申克理论为基础,综合动机、集合、曲式等分析方法,阐释作品音高组织的方向、层次、结构等方面的线性逻辑。申克分析具有立体多层与过程延展的特点,自然成为混合策略中的基石,综合其它方法是为增强分析效能的理性选择。它一方面要求分析者从严从细审视作品细节,又要有宏观视野,寻找到适宜的分析落脚点,梳理...

  • 西安鼓乐“大乐”研究

    作者:袁静芳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文章以李石根的《西安鼓乐全书》为主要研究资源,将论著中的42首大乐结构进行了梳理分类,并对其中10首大乐译谱作了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一,大乐是西安鼓乐诸多大型体裁中最古老的一个艺术品种,其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堪称西安鼓乐三大支柱之一;二,大乐结构中的两部性思维特征对西安鼓乐坐乐全套前部、后部布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三...

  • 水域音乐文化研究初见

    作者:乔建中 刊期:2017年第01期

    文章以音乐地理学的特定视角,举黄河流域、汉水流域音乐文化的储存为例,初步探讨江河水域作为特定对象和音乐地理单元研究的可行性、文化价值、特殊意义和学术前景,并期望在音乐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进程中,出现更多水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 音乐形态分析的民族音乐语境

    作者:伍国栋 刊期:2017年第01期

    本文对传统音乐形态分析缺乏民族音乐语境的现象进行反思,其后以相关具体曲目形态分析为例,证明民族音乐语境营造的必要和可能,进而指出:音乐形态分析的民族音乐语境,是民族音乐学学科理念追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项目细节(变量)特点的母语分析和模式化提炼,是音乐学形态分析体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基础性方法论。

  • 介于“用”与“不用”之间——音韵学之于语言音乐学

    作者:钱茸 刊期:2017年第01期

    音韵学是与语言音乐学关系极为密切的语音学内容。作者通过三个层次:“音韵学的存在意义”;“两种概念的‘音韵学’”;“‘目的’决定‘用度’”,提出在语言音乐学文论中,对音韵学术语,要做到知而慎用。

  • 历史民族音乐学:把音乐史还原到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研究——兼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书写的难题与对策

    作者:杨民康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国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同音乐文化史及历史民族音乐学在方法论上均有较大关联。后两类方法主张将民族音乐学或音乐民族志的思维观念和研究方法应用于音乐史研究领域,将已被“提纯”的音乐事象还原为音乐表演和音乐文化活动过程,把音乐作品、音乐事件和音乐人物还原到其具体生存的上下文语境中进行整体描写,也即将音乐史还原为音乐文...

  • 西汉黄钟标称律长与度尺考——兼评朱载堉对刘歆的些许偏见

    作者:郑荣达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国古时历代王朝初兴,必须物色一位精通律历学者,来制定本朝音乐所需要的“黄钟”标称律长。王莽秉政时期,国师刘歆曾设计和监制了黄钟律尺和度量权衡标准器具。由此遭到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的严厉批判,认为刘歆律尺只取汉尺的9寸,每寸又分10分,有失洛书、河图的伦理。谴责“刘歆之徒”致“千数百年造律不成”。本文将通过对西汉以来传世...

  • 曾侯乙编钟铭文中所体现的中国人早期律学实践

    作者:李玫 刊期:2017年第01期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纯律理论,但是在传统乐器古琴的演奏及其大量有关文献中却包含着纯律的实践和理论。琴律的记述年代较晚,未能形成系统的纯律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已经存在的纯律实践。结合其它材料,文章获得这样一个认识,即纯律的运用并非必然地与复调音乐和功能和声体系共生,在旋律性的单音音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