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

黄钟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杂志简介:《黄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王义平诞辰百年专栏、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中国音乐史研究、音乐表演研究、研究述评、学术会议信息

主管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主办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3-7721
国内刊号:42-1062/J
全年订价:¥ 164.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1103
总被引量:6523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10.0935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729
平均引文率:10.949
  • 论泽纳基斯作品《Metastaseis》的线性音响形态

    作者:靳竞 刊期:2011年第02期

    法籍希腊裔作曲家泽纳基斯(Iannis Xenakis,1922—2001)的"随机音乐"(Stochastic music)理论建立在纯粹理性的数学运算之上,作品则实践了随机理论。文章通过对泽纳基斯《Metastaseis》这部作品的结构布局、配器、织体等进行研究,论述其音高组织手法的"音丛"和"音高连续体"技法的形式及其音响形态的重要构成方式。

  • 阿沃·帕特《约翰受难曲》创作技法与宗教思维研究

    作者:许琛 刊期:2011年第02期

    《约翰受难曲》系爱沙尼亚作曲家阿沃帕特(Part Arvo)以约翰福音中耶稣受难内容为蓝本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完成于1982年,是钟鸣音乐中的精华之作。该作品在音乐形式上体现出作曲家个性化音乐语言与欧洲早期音乐双重特征,在音乐观念上则较为直观地反映了作曲家的宗教精神。

  • 从有机的音高结构到多变的音响组织——析韦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第一首

    作者:刘涓涓 刊期:2011年第02期

    在自由无调性音乐中,曲式结构、音高结构和音响结构这三者的关系到底如何?集合群在自由无调性作品中又是如何发展与联系?本文以阿伦.福特(Allen Forte)的音级集合理论为分析手段观察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rn)自由无调性作品《五首管弦乐曲》(Op.10)的第一首。分析结果说明,这首作品不仅自身具有严谨的音高逻辑,作为...

  • 方整性结构内的非方整性划分——约翰·凯奇《金属第一结构》中节奏动机的组织原则(下)

    作者:郭新 刊期:2011年第02期

    凯奇早期代表作、仅使用金属打击乐器的《第一结构》(1939),受勋伯格传授的维也纳乐派逻辑性结构思维和动机展开性变奏的影响,在整体和乐句结构层面上运用他自己发明的、按4:3:2:3:4比例划分的"宏观-微观"的节奏结构体系;而对节奏动机的组织则是基于方整性结构框架内非方整性划分的原则,采用二分与三分节奏时值结合、全音符的奇数划分、...

  • 《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

    作者:何丽丽 刊期:2011年第02期

    明清市井小说《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运河河畔,书中人物所演唱的曲牌与柳子戏曲牌关系紧密,经证两者是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文化区域内,使用相同的伴奏乐器,唱同名的俗曲与戏曲,所以《金瓶梅》记录了柳子戏曲牌发展之踪迹,柳子戏活化了明代《金瓶梅》书中所写之妙曲。

  • 嵊州吹打现状调查与研究

    作者:殷颙 刊期:2011年第02期

    嵊州吹打是以部分民族吹管和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器乐合奏形式,该乐种历史渊源深厚,承载的文化内涵丰富。然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正濒临灭绝的尴尬境地。为此,笔者以嵊州市黄泽镇"白坭坎民乐队"为个案,通过对其发展轨迹、艺术特色、生存现状等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客观的反映嵊州吹打在当今社会结构中所体现出的动态特...

  • 论越南古代流传的歌诗

    作者:刘玉珺; 何洪涛 刊期:2011年第02期

    越南歌诗是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与越南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至今在越南仍然流传着大量中国古代歌诗文献,以及以陶娘歌为代表的多种具有越南民族特色的越南歌诗。陶娘歌曲辞形式多样,以越南格律诗体——六八体为主,一般按谱填词,所填的多为中国古典诗词,其中又以唐诗为最多。进入陶娘歌中的唐诗可分三种情况:一是完整的唐诗原作;二是喃译唐诗;三...

  • 论音乐美的客观标准

    作者:单金龙 刊期:2011年第02期

    艺术创作需要理性的指引,同时也要靠直觉的无意识,对于美感而言,这种创作的直觉来自于和人身体自然性相关的冲动,即一种生理表达或生理意志。音乐的美就是这种冲动或者说这种生理意志获得对象化的结果,本文将从对一部新世纪音乐作品的分析入手,来探讨音乐美感的客观标准,探讨"听觉快意"的美学设计,本文认为这种设计依赖于存在广泛美感共识中的...

  • 古代乐论中“和观念”的当代意义

    作者:黄中骏 刊期:2011年第02期

    本文提出中国古代音乐论即中国古代艺术论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代乐论中的"和观念",是中国礼乐文化中最核心的范畴之一。如何承继古代乐论中的"和观念",理解"和观念"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的当代意义,对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应、和、悲、雅、艳——陆机《文赋》音乐美学思想刍议

    作者:刘亚男 刊期:2011年第02期

    陆机《文赋》为批评文病,使用了"应"、"和"、"悲"、"雅"、"艳"五个音乐美学范畴,并由此构成一个有机的音乐美学范畴体系。前人对"应"、"和"、"悲"、"雅"、"艳"有所讨论,但主要从文学审美角度切入,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音乐美学范畴进行研究,也未能揭示其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价值。本文从《文赋》出发,并联系陆机其他著作...

  • 借西方的钥匙开自己的锁——中国近现代以来学术研究中的问题

    作者:宋祥瑞 刊期:2011年第02期

    中国现代学术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且彼此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第一,用西方具体学科的概念、方法来阐释中国的学术及其问题。这种研究之道叫做"借别人的钥匙开自己的锁"。第二,中国现代学术是一个持续地走向非传统之道的冒险历程。中国现代学术可以魏源之"师夷长技以制夷"为起点,迄严复大译西书始;尤其是关于体用之辨发表后,中国学者就开始了以...

  • 维特根斯坦论音乐艺术欣赏

    作者:肖朗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维特根斯坦将艺术、思想、科学等并列,他一生爱好欣赏音乐。虽然并没有系统的艺术理论著作,但是维特根斯坦在其音乐欣赏实践和庞杂的思想著述中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艺术欣赏理论,他反对普遍意义的音乐欣赏理论,反对对音乐欣赏进行科学分析,而是强调音乐欣赏与日常生活和时代的联系。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处在艺术衰落的时代,他呼唤在科学的时代之后,...

  • 音乐分析学科的新视角——音乐形式分析与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的结合

    作者:柳良 刊期:2011年第02期

    现代的音乐分析从传统的曲式分析中走出来,不断延伸它的分析视野,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音乐形式分析与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的结合。在现代音乐分析学科的发展中,这一结合的视角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再满足于过去对形式结构的公式化分析,而是立足于音乐形式与听众理解之间的关系来深入认识音乐的结构意义,从而为音乐分析带来更为丰富生动的审美...

  • 后实证主义对于音乐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启示

    作者:王延松 刊期:2011年第02期

    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早期的心理学家,促成了心理学独立成为一门科学。有学者认为,我国音乐心理学已完成从哲学心理学走向科学心理学的转型,已经从思辨性的探究转到注重实证性的研究。然而,音乐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新兴的后实证主义学者提出,实证主义"也许是这种心理学最显著的例子,它作为未来科学的一个标志已经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 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德意志音乐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作者:车新春 刊期:2011年第02期

    民族主义是19世纪欧洲重要的思潮之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意志经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民族主义思想逐渐高涨。在当时的音乐批评领域中同样呈现出这种倾向,它首先表现为一种集体批评语调的产生,即运用二元思维模式,通过批判与贬低外国音乐,潜在地提升德意志音乐的优越性;其次表现为批评家对于德意志作曲家创作的器乐音乐、尤其是交响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