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

黄钟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杂志简介:《黄钟》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2/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王义平诞辰百年专栏、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民族音乐理论研究、中国音乐史研究、音乐表演研究、研究述评、学术会议信息

主管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主办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国际刊号:1003-7721
国内刊号:42-1062/J
全年订价:¥ 164.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3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1103
总被引量:6523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10.0935
立即指数:0.0204
期刊他引率:0.9729
平均引文率:10.949
  • 与中国音乐的历史诠释

    作者:田可文 刊期:2009年第02期

    2009年是发生90周年。使中国社会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导致中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变革。回顾以往,关照对中国音乐发展,并作出新的历史诠释,是我们重视的必然。

  • 遐思“五四”——为纪念90周年而写

    作者:汪毓和 刊期:2009年第02期

    “五四”这一中国近代历史现象,应将发生在1916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与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联系起来认识。客观历史的发展也证实了“五四”直接推动了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全面建设

  • “五四”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的影响

    作者:项筱刚 刊期:2009年第02期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为我们重新回顾、总结、研究“五四”和中国新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来努力探寻“五四”运动对中国新音乐创作积极、深远的影响。

  • 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即将举行

    刊期:2009年第02期

    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将于今年秋天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届时,全国音乐分析学领域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将云集申城,发表理论研究和分析实践的最新成果,并对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及教学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 钟鸣寰宇 律动千秋——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李幼平 刊期:2009年第02期

    2008年12月8日至9日,由湖北省文化厅、中共随州市委、市政府、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曾侯乙编钟的故乡——湖北随州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德国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数十名学者,在全面回顾、总结曾侯乙编钟出土30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交流了在以曾侯乙编钟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编...

  • 曾侯乙钟律与清商律的比较研究

    作者:郑荣达 刊期:2009年第02期

    清商音乐起源于先秦,盛行于西汉。曾侯乙编钟产生于战国时期,它的音律基本形态结构是否与清商律有一定内在联系?文章认为无论曾侯乙的甬钟还是纽钟以及信阳的春秋等编钟,在律列或音阶的结构上都几乎与无射清商律或清商调相同,由此证明曾侯乙编钟的确存在着在音乐基本形态方面与楚音乐文化的亲缘关系。

  • 一套亦或数套乎?——曾侯乙编钟编制问题之我见

    作者:王洪军 刊期:2009年第02期

    通过对与曾侯乙编钟编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的解读,理清了各学说产生的来龙去脉;并以此为契机断想下葬编钟件数经历了48件至64件的变化,64件钟是有意选定而并非随意凑成;进而认为:西周建立并严格执行的等级森严之礼乐制度虽早已崩溃,但青铜礼乐器的组合却仍反映出清晰的等级序列;从乐器的角度来看,曾侯乙墓出土的64件编钟并非一套编钟,...

  • 从曾侯乙编钟看古代曲悬与轩悬制度

    作者:黄敬刚 刊期:2009年第02期

    曾侯乙编钟、编磬所构成优美动听的金石之声,是曾国百乐之首,这类乐器可以形成立体效果和宏观场面,金声玉振的演奏可营造出隆重气氛。在古代礼、乐制度中对铸钟作乐也要加以限制并有具体规定,这种制度就是“乐悬制度”。悬即悬挂之意。三面挂钟者为诸侯,实际上曾侯乙编钟和编磬为三面曲尺形,即轩悬。用编磬摆放代替的一面,形成三面,即郑...

  • 楚乐悬钩沉

    作者:邵晓洁 刊期:2009年第02期

    乐悬是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楚制与周制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加之古代文献中对楚人用乐情况记载的阙如,科学考古出土的钟磬类大型乐器成为我们摸索楚人用乐情况的唯一材料和途径。本文以为数有限的考古材料为基础,从乐悬的三个核心内容,同时结合其他可能的因素对楚乐悬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碎片式的发掘与探索,为今后全面揭示楚人的用...

  • 论美国赛克勒所藏编钟

    作者:方建军 刊期:2009年第02期

    美国赛克勒博物馆收藏的6件编钟,形制和纹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吴钟和楚钟相似,而更接近于吴钟,时代属于春秋晚期。赛克勒编钟的音阶结构,符合春秋时期9件组合编钟的前6件,其完整组合很可能是9件。

  • 艺术切入→随缘选择→文化思考——论音乐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视域及研究过程

    作者:杨民康 刊期:2009年第02期

    如今,一个“艺术人类学”学术群体在中国崛起并发挥日益广泛的影响,体现了艺术学与人类学两大阵营在中国语境条件下的再度交融。作为音乐人类学学者,应该从学术心态、理论方法和实践内容等层面均对此有所准备。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民族音乐学在沿袭了音乐学的基本对象和范围的同时,还接受了人类学的认识论方法及批判性精神,对音乐学传统进...

  •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述要

    作者:萧梅 刊期:2009年第02期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在长期的积累、发展历程中,在其研究对象、意义、范围、主要讨论方向,以及不同研究历史阶段中的主要人物、代表性成果、历史意义等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内容。本文将其发展置于历史语境中,探讨其中蕴含的不同学术研究观念及实践,并对其未来走向提出自己的意见。

  • “藏彝走廊”乐舞文化的人文解读

    作者:杨曦帆 刊期:2009年第02期

    “藏彝走廊”学说是在地理分布的基础上将川、滇西部及藏东这一区域作为一个单独的“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来看待。作为民族迁徙走廊,这一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极富特点的文化沉积带,影响了中国西南主要民族及文化构成。由于走廊中各民族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藏语支和彝语支民族为多,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将这一区域称为“藏彝...

  • 巴东堂戏田野调查报告

    作者:张延莉 刊期:2009年第02期

    作者经过两次实地采风,详细记录了湖北省巴东县溪丘湾乡白羊坪村堂戏保护基地的巴东堂戏生存现状。并通过与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相比较,发掘出巴东堂戏在历史发展中的变迁情况。此研究对于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地方戏曲的生态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音乐美学基本问题

    作者:韩锺恩 刊期:2009年第02期

    文章通过历史叙事与问题丛生,提出21个音乐美学基本问题:(归属于传统美学范畴)1.形式与内容,2.自律与他律,3.音响与情感,4.形态与风格,5.感性与理性;(归属于工作美学范畴)6.结构与功能,7.功能与价值,8.声音与声音概念,9.情感与形式,10.有声与无声,11.感性与形式,12.作品与现象,13.感受与诠释,14.事实(Fak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