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少疾病

罕少疾病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杂志简介:《罕少疾病》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497/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罕见病研究、论著·头颈部、论著·胸部、论著·腹部、论著·骨骼肌肉、论著·综合、教学教研、综述

主管单位: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深圳市卫生局)
国际刊号:1009-3257
国内刊号:44-1497/R
全年订价:¥ 292.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68
复合影响因子:1.07
总发文量:2100
总被引量:6249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3854
立即指数:0.0429
期刊他引率:0.735
平均引文率:7.2571
  • 微创和开颅减压术后“脑减压性损害”的CT表现与发病机制探讨

    作者:吴政光; 李志超; 王成林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创和开颅减压术后脑减压性损害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微创和开颅减压术治疗颅内血肿56例,其中术后并发脑减压性损害6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6例病人CT表现为血肿再发2例,硬膜下积气6例,硬膜下出血3例,脑水肿2例。结论CT是诊断脑减压性损害的首选方法。

  • Herbst矫治器与方丝弓矫治器双期矫治AngleⅡ^2类错[牙合]的硬组织改变

    作者:韩金友; 伍军; 黄臻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铸造夹板式Herbst矫治器和方丝弓矫治器双期矫治AngleⅡ^2类错[牙合]的机制和效果。方法选取30例FG—G期恒牙列Ⅱ^2类错[牙合]患者,平均分为Herbst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非拔牙矫治。其中,Herbst组15例,采用铸造夹板式Herbst矫治器和方丝弓矫治器双期矫治;对照组15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辅以头帽口外弓后推磨牙治疗。Herbst...

  • 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作者:韩红梅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及组织起源。方法对1例乳腺分泌型癌进行光镜、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朵分泌型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房内近乳晕区无痛肿块,大体观察肿物大多周界较清、质硬;光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较小,排列为实性、小囊性和导管性三种结构,癌细胞有颗粒性嗜酸性胞质,癌细胞内外有...

  • 自发性气胸532例的临床分析

    作者:邓海燕支; 刘琰; 沈观乐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深圳市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病例共5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朵原发性气胸451例(84.78%)继发性气胸81例(15.22%),年龄分布呈双峰(15—30岁及≥60岁);男:女=11.98:1,66例患者经观察好转,312例予胸腔穿刺抽气、97例行胸腔闭式引流以及...

  •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安杰; 成继民; 陈玮; 张文; 刘艳丽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r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肉眼观察手术切除肾脏肿瘤标本,镜检肿瘤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患者多为中年女性,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以腹部包块、大出血而就诊,组织学形态表现为圆形、多边形和梭形上皮样细胞灶性分布于脂肪瘤中,上皮样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SMA、Vimentin、HMB45均表达阳性。结...

  • 直背综合征X线诊断和分级方法的探讨

    作者:李跃进; 许建军; 洪鸿图; 陈志伟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直背综合征X线表现和特点,探讨X线诊断标准,提出X线分级方法。方法本组91例中男52例,女39例,年龄16-87岁,平均34.86岁,全部病例摄取标准胸部正位及左侧位片,测量胸廓前后径(APDb)和横径(TTDb),计算胸前后径和横径之比率。结幕本组胸廓前后径和横径比最大值38%,最小值25%;轻度29例,中度36例,重度26例。结论APDb/TTDb...

  • SSFSE—MRCP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红坡; 韩东明; 李玉侠; 任继鹏; 李长松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TMRCP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疑有十二指肠憩室的患者先后进行常规和低张喝水后MRCP检查,比较二者的影像表现及其对十二指肠憩室的显示率。结朵常规和低张喝水后MRCP诊断十二指肠憩室的准确率分别为73%(46/63)、98%(62/63),低张喝水后MRCP对十二指肠憩室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MRCP(p〈0.05)。...

  • 小儿腹膜后高度分化寄生胎——附1例报告

    作者:赵正; 王焕民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报告一例高度分化寄生胎,讨论寄生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告本院收治的一例的腹膜后寄生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寄生胎的外观高度分化,类似畸形胎儿。结果患儿男,三岁,出生前B超发现为腹膜后包块,生后三年无特殊不适,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腹膜后巨大畸胎瘤。行剖腹探查,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呈类似胎儿外观,术后病理诊断为...

  • 阑尾粘液囊肿的MRI诊断

    作者:翟荣存; 唐桑; 周美红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对阑尾粘液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阑尾粘液囊肿临床及MRI资料,分析其MRI表现。结果3例病变均位于右下腹,冠状面位于髂肌和腰大肌形成的“V”形间隙内,与盲肠关系密切,盲肠呈外压改变;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壁薄且均匀,信号与肠管壁相似,于T2WI显示较明显;于横断面分别呈圆形、类圆形及椭圆形,冠状...

  • Photoshop在数字化脊柱侧弯X线摄影图像后处理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颖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hotoshop在脊柱侧弯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后处理中的应用,以获取脊柱全景X线图像,利于脊柱矫形手术。方法首先将60例同时进行颈椎、胸椎、腰骶椎摄影患者的数字化影像通信标准格式(DICOM)X线影像分别转换为JEP6标准格式影像,使用Adobe公司Photoshop6.0软件对JEP6格式的图像进行无缝连接,然后打印在A4相纸上测量脊柱侧弯角(cobb角...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性骨折的应用

    作者:林少彬; 吴茂雄; 马树华; 曹楚瑜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SSD、MPR、VRT)在复杂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复杂性骨折经16层螺旋cT检查并将三维重建的影像资料与X线检查及CT轴位(2DCT/SCT)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SSD、MPR及VRT检查共发现了121处骨折,检出率为100%,X线发现89处骨折,检出率为74.4%。2DCT发现112处,检出率为92.5%。...

  • 先天性 内翻治疗体会及病因探讨

    作者:姚满叶; 陈国营; 靳三丁; 陈婉; 荆常有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拇内翻的发生、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Farmer术式治疗先天性拇内翻3例,足内侧坚硬索条2例为挛缩纤维条,1例为起自第5跖骨内侧基底,与副拇趾相关节的软骨性跖骨,给以切除;切除副拇趾;其中转移Y形皮瓣2例,转移Y形皮瓣加游离植皮1例;结果转移皮瓣及游离植皮片全部存活,第1跖趾关节恢复直线关系。结论Farmer手术能有效...

  • 胼胝体脂肪瘤的CT诊断

    作者:刘君凤; 孙翠娥 刊期: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胼胝体脂肪瘤的CT征象及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胼胝体脂肪瘤的CT检查结果。结果6例均为胼胝体区低密度病变,CT值-20--115Hu,形态不一,病灶周边及中间可见点及弧线状钙化影。其中累及膝部(2例),体部(1例),膝部及体部(1例),压部(1例),累及整个胼胝体、双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及脉络丛并合并胼胝体发育不良(1...

  • 颅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作者:宁尚峰; 宾精文 刊期:2007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九个月前理发时无意中发现右额顶部肿块,无疼痛、骚痒及渗液,未进行任何治疗,近一个月来,肿块位置偶有轻微疼痛,肿块自发现至今无明显增大。体检:右额顶部可触及一大小约4.5cm×5cm的肿物,质韧,固定,隆起于表面约1cm,有轻压痛,与头皮稍粘连,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 颅内脂肪瘤伴脑挫伤1例

    作者:唐浩; 刘义成; 涂茜; 刘海滨; 梅海清; 舒章华 刊期:2007年第02期

    据文献报道,颅内脂肪瘤主要与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及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等鉴别,我们曾遇到一例颅内脂肪瘤同时伴有脑挫伤伴出血,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