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472/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论坛、理论探讨、基础研究、方药研究、博导采风、临床研究、医史文献、文献综述、学术争鸣、中医护理、教学研究等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南中医大学
国际刊号:1674-070X
国内刊号:43-1472/R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38
复合影响因子:1.1
总发文量:4118
总被引量:29028
H指数:35
引用半衰期:4.773
立即指数:0.0538
期刊他引率:0.9577
平均引文率:10.8846
  • 基于iTRAQ标记技术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的唾液差异表达蛋白

    作者:贺佐梅; 夏帅帅; 邵峰; 吴华英; 吴正治; 谢梦洲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运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不同中医证候患者唾液中的潜在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探索一种客观化、规范化的中医辨证方法 .方法采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后期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CSG脾虚证28例与CSG湿热证28例对比以及与正常对照组28例对比的唾液差异蛋白质分析.结果 CSG脾虚证...

  • 毛冬青甲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作者:马超; 欧阳建; 郑晓婷; 李平; 成绍武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毛冬青甲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24只,以Aβ1-42海马注射制作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毛冬青甲素组、阳性药物组(多奈哌齐).于造模后第3天起开始干预,连续4周.干预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各组大鼠水迷宫测试期间逃...

  • 三黄地榆散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张涛; 伍君锋; 肖新云; 邓江艳; 李帅东; 刘俊青; 蔡锐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三黄地榆散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首先制备中药含药血清用于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然后建立烫伤大鼠感染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模型,分别给予西药硫酸庆大霉素和中药三黄地榆散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在给药后的第3、7、10天检测血液中炎性细...

  • 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对七氟烷麻醉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

    作者:薛冰心; 张邓新; 邱丽颖; 吴丹玲; 张斌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预处理对七氟烷(sevoflurane)麻醉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用3%七氟烷持续麻醉6 h,模拟七氟烷麻醉的小鼠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醒脑静组,并于麻醉前2 h分别干预.监测麻醉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逃避潜伏期的变化;应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海...

  • 丹酚酸B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刘莎莎; 张赛; 汤智; 李玉冰; 冯凯; 刘湘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丹酚酸B(Sal B)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构建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丹酚酸B与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量效关系,确定丹酚酸B的保护作用,给药方式为预给药.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丹酚酸B组、模型组(H/R组)、H/R+丹酚酸B组,分别...

  • 糖尿病心肌病从“久病入络”论治探讨

    作者:苏丽清; 喻嵘; 吴勇军; 曹雯; 王琦威 刊期:2017年第08期

    心肌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本文就微血管和中医之"络"的结构、生理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具有类同性;并由此进一步探讨心肌微血管病变与"久病入络"的病理关联性,认为微血管病变可归属中医"络病"范畴,糖尿病心肌病具有"久病入络"病机特点.从而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心理紊乱状态系统辨证脉学特征浅析

    作者:陈君溱; 滕晶; 谢君; 陈建; 杨培云 刊期:2017年第08期

    心理紊乱状态,临床上分为惊悸不安、郁闷不舒、思虑过度、精神萎靡、烦躁焦虑五种状态,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脉象可以真实地反映心理变化,可以辨析出疾病的诸多致病因素,客观地反映机体状态,本文以脉象要素作为分析五种心理紊乱状态的依据,提高了诊疗疾病的准确性.

  • 从“久卧伤气”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坠积性肺炎发病机制

    作者:朱高尚; 张伟 刊期:2017年第08期

    长期卧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痰液等分泌物易阻塞于呼吸道,甚则肺部形成瘀血,极易引发坠积性肺炎.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气伤则虚、气伤痰阻、气伤血瘀,终致痰瘀互结.COPD患者肺、脾、肾虚,痰瘀交阻,久卧于床则加重三脏之虚,痰瘀益甚而合并坠积性肺炎.故从COPD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中医病机出发,...

  • 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石菖蒲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

    作者:宋祯彦; 王珊珊; 贺旭; 龚盛强; 刘晓丹; 李平; 成绍武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从系统水平研究石菖蒲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中筛选石菖蒲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活性成分,并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石菖蒲活性成分20种,显示该中药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存在...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通阳中药的特点及分类

    作者:冯云霞; 张介眉; 谢沛霖; 郝建军; 朱旭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求通阳中药的特点,并总结归纳通阳方法 的分类.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文献资料来源,以"通阳"为检索词获取目标条文,规范通阳中药相关属性术语,采用EpiData 3.02软件构建通阳中药信息数据库,采用标准Apriori算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阳中药以辛、温为主要性味,肺、胃、脾为主要归经,辛温配伍是通阳中药的...

  • 连建伟教授辨治郁证六法

    作者:樊志明; 连曄曄; 连建伟 刊期:2017年第08期

    郁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喜叹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此与现代医学的抑郁障碍相似.现代社会高强度,快节奏的生活,各种家庭社会问题频发,人们心理生理压力普遍增加,郁证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连建伟教授认为:情志怫郁为郁证之...

  • 刘丽教授论治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不孕症经验

    作者:李硕熙; 胡喜姣; 陈婧; 刘丽 刊期:2017年第08期

    刘丽教授认为输卵管炎型不孕症以气滞血瘀证型多见,临床采用疏肝理气行滞、活血化瘀清热法疏通输卵管,方用加减膈下逐瘀汤,形成疏通输卵管、周期疗法调经、情志疗法助孕三联治疗思路.并附验案2则介绍刘教授临证经验.

  • 黄香散穴位外敷促进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艾晓辉; 雷庆良; 李小荣; 谢钢; 申小平; 刘蔚东; 王海; 付江涛; 黄小青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黄香散外敷对腹部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00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外治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外治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双侧足三里穴敷贴黄香散.对比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肛门排便时间及MOT含量变化.结果 外治组在腹外科术后肠鸣音恢复...

  • 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毛兵兵; 孙忠年; 邱根全 刊期: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取穴和辨证加减穴位,针刺得气后接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原则配合常规针刺,每天1次,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

  • 针灸时效-量效关系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翟春涛; 田岳凤 刊期:2017年第08期

    针灸-免疫学研究是采用针灸学同现代免疫学理论、多学科方法和技术,研究针灸于腧穴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是针灸学同现代医学交叉的新兴领域.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针灸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包括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这种调节作用与针灸治疗时间的长短,针刺的次数,疗程的长短,艾灸的壮数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