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河南中医 半夏泻心汤证考 【正文】

半夏泻心汤证考

作者:刘雅倩; 韩新; 张妙芬; 江宇宁; 余洁英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广东广州510515
半夏泻心汤   痞证   小柴胡汤   张仲景  

摘要:历代医家对少阳证误下后的痞证治疗宜半夏泻心汤,不宜小柴胡汤的研究较多。成无己和柯琴从痞证病位的分析比较深入,小柴胡汤用于病位在半表半里之证,半夏泻心汤用于病位比半表半里更深的部位——心下。陈修园从六经病位的角度解释了痞证的原因,开阔了问题思路。方有执认为痞证的病邪是阴邪内伏,虚热上凝,因此半夏泻心汤有“清热倾痞之用”。张璐和程应旄认为痞证是由于邪气入里,内有痰饮,所以半夏泻心汤是“清热涤饮”之剂。黄元御和钱潢认为痞证是由于阴邪痞塞于心下,但黄元御认为痞塞不消会继续郁而生热,所以半夏泻心汤是“清上温下,寒热并用”之方;而钱潢认为痞证只有阴邪,半夏泻心汤方中的黄连、黄芩只起反佐作用,黄连量少姑且说得通,但黄芩的量(与干姜量同)是黄连量的三倍,理解为反佐的作用就太过牵强。徐灵胎和吕震在分析半夏泻心汤组成和用法时更倾向于小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半夏泻心汤变换了两味药来治疗痞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