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

河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河南中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114/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理论研究、经方研究、历代名医及其著作、名老中医经验、实验研究、临证经验、临床研究、针灸与推拿、药理研究、文献...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国际刊号:1003-5028
国内刊号:41-1114/R
全年订价:¥ 235.20
创刊时间:1976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33
复合影响因子:0.97
总发文量:10562
总被引量:52572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4.121
立即指数:0.0858
期刊他引率:0.7616
平均引文率:10.5278
  • 《伤寒论》常变观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启示

    作者:朱辉; 许辉 刊期:2016年第09期

    常与变是相对而言的。就'标本'而论,'本'为'常','标'为'变'。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此为'常法',但当某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难以忍受或危及生命时,治疗的重心就当有所转移,急则治其标,即为'变法'。寒证治以热药,热证治以寒药,逆病性而治,即'正治',是治疗的常法。但当病情危重,外在表象不能真实反映病变本质,也就是出现假象时,治疗就应加...

  • 浅析加减复脉汤去大枣

    作者:王政; 周永学 刊期:2016年第09期

    加减复脉汤是在《伤寒论》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去人参、桂枝、生姜、清酒、大枣,加入白芍,易生地黄为干地黄而成,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润燥之功,是临床上治疗温热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亏虚证之主方。加减复脉汤在炙甘草汤的基础上去人参、桂枝、生姜于理可以理解,但考代表本草关于大枣的功效以及大枣在《伤寒论》中的使用与配伍规律,结合叶天士《临证...

  • 张仲景服药温度、用药知度及辅助措施浅议

    作者:刘统治; 王晶; 刘庄约; 胡志丹; 陈丹丹 刊期:2016年第09期

    张仲景对服药温度的论述中,认为温服一方面适用于脾胃之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药效的发挥,冷服则是通过控制药效来发挥药物的正面作用。用药知度这个措施可以让医者和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做到'心里有底',以便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辅助措施的运用在辅助药力、保护正气的基础之上,也有促进机体恢复和增强康复后机体抗邪的作用。不论何...

  • 伤寒与温病

    作者:郑珂; 陈孝银 刊期:2016年第09期

    伤寒与温病,二者一寒一温,古今学者强调寒温对立,体现了对寒热阴阳属性的敏感。任何一个学科开始之初莫不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但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完善的。温病学说自从伤寒中分离出去之后,汲取其精华,补充了其不足,发展了外感病学说,提高了外感病的治疗效果。总之,外感病的寒温学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也都有可取之长,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

  • 从中医体质学说论小儿多汗症

    作者:蔡艳阳; 谢璐帆; 梁沛君; 丛丽 刊期:2016年第09期

    不同体质的患儿,产生多汗的机制和病因不同,临证当辨证求因。如气虚质其发汗多由中气不足,气虚不能固涩,以致汗液外泄;阳虚质由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阴虚质多为阴虚生内热,热蒸津液而出;痰湿质多为湿久化热,内热蕴蒸,迫津外泄;湿热质多为湿热内蕴,蒸液汗出;瘀血质多为瘀血内阻,久而化热,迫液外出;气郁质多为气机不畅,郁而化...

  • 考《灵枢》之燔针

    作者:李金明; 傅幸; 傅文录 刊期:2016年第09期

    《灵枢》中燔针的治疗方法以针刺为主,即多部位予大量针刺,留针,然后用大与粗的艾条两根,点燃之后在针柄上烤,以使针柄发热达到人体深处,即筋脉与骨处,使针与热的效应达到人体深层部位,而后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而劫刺与焠针的意思是进针进行的速度与使针柄的热时间长短,也就是常说的补与泻的问题。《黄帝内经》燔针劫刺与焠针的方法。其一是以...

  • 从肺论治大肠息肉

    作者:蒋元烨; 浦俭斌; 曹勤 刊期:2016年第09期

    大肠息肉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主要为脾虚、肾虚,标实主要为气、湿、痰、瘀。而气、湿、痰、瘀这四大主要致病因素皆与肺相关,因此,从肺论治大肠息肉完全可行。'肺与大肠相表里'是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国内外许多学者试图从组胚学、免疫学、解剖学、神经内分泌学、肠道微生物学等各个角度探索肺与大肠之间生理、病理情况下的联络机制...

  • 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

    作者:陈秀丽; 陈光明 刊期:2016年第09期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太阳病汗不得法或误治以下,导致邪热壅肺出现'汗出而喘,无大热'的主症。麻杏石甘汤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是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临床药物剂量应随患儿病证变化而制定,不可拘于一格,虽然小儿用药量常为成人量减半,但药物配比可灵活参考。煎煮时应将石膏、麻黄先煎,还应将麻黄'去上沫'。

  • 王宏坤运用芍药甘草汤经验

    作者:邓素玲; 杜旭召; 孟婉婷 刊期:2016年第09期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为误汗伤阴,筋脉挛急而设。王宏坤老师从肝血不足、筋失所养,久行伤筋、筋挛不伸,外伤瘀滞、血阻筋绌,肝肾不足、骨萎筋弱等方面辨证治疗,以芍药甘草汤作为主方加减治疗腓肠肌痉挛症、胫骨结节骨骺炎、骨质疏松症。对于肝脾不和者,王老师多借柴胡辛寒,加强疏肝作用;以干姜辛热,温脾土助生化;对外伤瘀滞者,根据伤情轻重...

  • 陈宪民治疗角膜炎经验

    作者:张晰 刊期:2016年第09期

    陈宪民主任中医师根据角膜生理特点,引入卫气营血辨证,巧用清散补泻诸法,兼顾保护瞳神和早期退翳,临床诊治角膜炎疗效显著。陈宪民认为角膜的生理特点少气少血,治宜清补兼施。该病初起风热袭目,宜清宜散;湿热为患,宜分清卫气,标本同治;大热大实,治宜攻补兼施;角膜云翳治宜调整脏腑,明目退翳;治疗时应明辨病机,顾护瞳神。

  • 李毅平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作者:刘晨萍; 李毅平; 李勇 刊期:2016年第09期

    李毅平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有关,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关系密切,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李毅平老师将该病分为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等四型,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并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调畅情志、预防保健、注重调摄等。

  • 叶天士诊治妇人温病特点

    作者:李莎 刊期:2016年第09期

    因妇人具有经、胎、产的特殊生理过程,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其著作《温热论》中特别指出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及规律。在治疗胎前温病时,一定要时时注意保护胎儿,防止正气受到损伤,邪热内陷威胁胎元。诚如叶氏云:'然须步步固护胎元,恐损正邪陷也'。产后温病的治疗,应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使邪气得去,正气得安。热入血室的治疗要兼顾经...

  • 近代河南名医翟青云生平及学术思想

    作者:胡鹏 刊期:2016年第09期

    翟青云对《景岳全书》中阴阳互根理论体会尤精,深明'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其旨,擅用左归饮、右归饮、桂附地黄汤加减来治疗各类疾病,认为'治虚必先培根本'。翟青云出身贫苦,未曾入私塾读书,但他勤学好问,精研医学,博览医书,终成一代名医。翟青云悬壶豫东40余年,活人无算,...

  • 当归贝母苦参丸

    作者:王三虎 刊期:2016年第09期

  • 《外科明隐集》论治疔毒

    作者:闫颖; 王倩; 唐瑛; 江玉 刊期:2016年第09期

    疔毒虽为外科疾患,但其发病跟毒滞脏腑、邪侵机体密切相关,临证时仍当根据证候表现辨证论治,施以内服汤剂,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畅旺气血。若为毒火壅滞脏腑的实证,应用黄连汤疏解;若是'毒气过盛,内脏反虚,渐增神昏溃乱'的虚实夹杂之证,则宜用内托安神散益气养阴安神;若为邪侵机表的表实证,可用七星剑汤发汗解表;若是邪入少阳,寒热兼作的半表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