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一个村的“南水北调” 【正文】

一个村的“南水北调”

作者:赵川
南水北调   巩义市   山泉水   山坡地   年轻人  

摘要:为改变祖祖辈辈靠天吃水的局面,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村民咬牙集资,奋战600天,在村后海拔1000多米的山腰上凿通916米长的山洞,引来清澈的山泉水,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嵩山北麓的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被山包围着,全村2170口人分布在两道岭和两条沟内,人均半亩望天收的沟岭地。依山坡地而建的大多是破旧的平房,还有依旧住人的窑洞。几口废弃的水井盖着青石板,枯朽的辘轳竖在井口。与很多农村相似,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是老人和孩子。11月14日,暖暖的冬日照在层林尽染的北庄村。记者又一次见到了该村的村支书杨小周,经过4年的凿山引水,他瘦削黝黑的脸透出几分沧桑,依然是那一身藏蓝色的旧西服和一双旧皮鞋。与以往不同的是他脸上挂着微笑,说:“今天正在招投标,准备把废弃的水沟建成4000立方米的蓄水池,汛期把泉水存起来,用水管接到各户,咱村人就能吃上自来水了。”杨小周带着记者来到离村子3公里的青龙山脚下,这是嵩山北麓,海拔1000多米。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