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基教版

河南教育·基教版杂志 省级期刊

Henan Education (Elementary Education Edition)

杂志简介:《河南教育·基教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03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学党史 话党建、教育新观察、石榴籽成长学院、教育现场、班主任随笔、家庭教育、名师教谭、管理视窗、特色校园、专题研讨、教...

主管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主办单位:河南教育报刊社
国际刊号:1003-2223
国内刊号:41-1033/G4
全年订价:¥ 292.8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6482
总被引量:991
H指数:15
期刊他引率:1
  • 回首与展望:河南省基础教育30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基础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回顾

    刊期:2008年第10期

    30年前,“泥房子,土台子,里面坐着黑孩子”是河南农村学校的真实写照;经过30年的努力,一批批配套齐全的新建校舍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进而发展成为软硬件兼备的现代化学校。

  • 改革开放30年不能忘却的基层代表人物:姚文俊——小学德育的创新者

    作者:子君 刊期:2008年第10期

    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基础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靠的是一批率先解放思想、奋力开拓的教育改革者和奉献者。由此,我们不得不重笔浓写那些置身基层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但是都在关注着一个共同事业——基础教育。也许,我们选择的这些人物不尽完整,但他们的心路历程,可描摹出30年历史的大致轮廓;也许,这...

  • 段花——山区民办教师的代表

    作者:汪东民 刊期:2008年第10期

    在上世纪70年代,干营业员可比当教师令人羡慕。而宝丰县干石崖村的段花姑娘却偏偏喜欢上教师这一行,而且干得有声有色,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 刘宏欣——政府为他建立功碑亭

    作者:张运昌 李英敏 刊期:2008年第10期

    洛阳市郊区于营村村民刘宏欣,在上世纪80年代“人民教育人民办”旗帜的感召下。先后捐资41.5万元,把村里学校改建成全配套的现代化学校,成为当时河南省个人捐资建校款数最多的人物——

  • 马富昌——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者

    作者:杨少伟 刊期:2008年第10期

    上世纪90年代初,黄河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原阳县,97%的学校实现了“六配套”,初等教育“四率”稳定在99%,他们推行的“双聘双包”制度引来外地络绎不绝的参观学习者。这里有一位能人局长马富昌——

  • 李培模——贫困县率先实现“两基”目标的带头人

    作者:时闻 刊期:2008年第10期

    现在担任信阳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李培模,在上世纪90年代是罗山县教委主任,他在任期间,勤政务实。敢争第一,使罗山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6年,在当时全省34个贫困县中,罗山县率先实现了“两基”目标。李培模本人当选为河南省八届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 杨光岐——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作者:子君 刊期:2008年第10期

    1998年岁末,河南省各市(地)教委负责人纷纷来到河南油田,参加在这里举办的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仿佛一夜之间,这个地处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官庄镇的百里油区变得闻名遐迩。而时任河南油田教育处处长的杨光岐也作为素质教育的先行者,成为这道教育改革风景线最为亮丽的焦点——

  • 吴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作者:晓月 刊期:2008年第10期

    吴玲,生于1954年,毕业于开封教育学院,1993年调入郑州市22中工作。她从教近30年,忠实地履行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念,她把教师比作泥土,因为泥土不仅把爱献给花,也献给草,从不厚此薄彼。她常说:“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挑选学生,孩子们无论是聪明伶俐的还是脑瓜不太开窍的,是品行好的还是沾染上了这样那样毛病的,...

  • 李松山——大爱铸师魂

    作者:再澜 刊期:2008年第10期

    李松山,1955年2月出生于项城市丁集镇,1971年3月参加教育工作,1987年调项城一高任教。1994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1995年教师节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被提拔为项城一高政教主任。2001年被选拔为市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02年被评为部级骨干教师。2003年被提拔为项城一高副校长,2005年当选为河南省首届十大教育新闻人物——

  • 王生英——把学校办到家里

    作者:晓月 刊期:2008年第10期

    王生英,党的十七大代表。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1974年高中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从此,王生英在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34个春秋。她不顾身体残疾,以顽强的意志和为学生奉献一切的忘我精神,谱写了一曲山村女教师爱岗敬业的时代最强音,被誉为“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

  • 刘可钦——教师专业成长的典范

    作者:流水 刊期:2008年第10期

    她在小学教育的岗位上不断研究探索,以教育实践为切入口,突破自我,勇于创新,逐步由河南安阳的一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在全国有影响的研究型、专业型的名师。在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她堪称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典范——

  • 以新的思想解放为契机 推进基础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作者:吴长运 刊期:2008年第10期

    省委八届八次会议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这是省委在科学判断发展方位、深刻分析形势任务、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结合基础教育工作实际,大家一致认为,开展大讨论活动,应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特别是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而以思想的大...

  • 基础教育政府职能转变与民办教育的发展取向

    作者:叶忠 刊期:2008年第10期

    基础教育阶段政府职能转变,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但与此同时,这种转变导致民办中小学当初的背景不复存在,从而对其构成了新的冲击。因此,很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重新思考新形势下民办教育的发展思路。这也是当前基础教育的焦点与难点问题。

  • 适度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作者:李慧军 刊期:2008年第10期

    适度教育的提出背景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而适度教育却是针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度”和“不及”现象提出的。具体地讲,适度教育的提出是基于五个方面的思考:

  • 关注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识

    作者:李卫华 刘华山 刊期:2008年第10期

    青春期的个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时缺乏独立性,他们在乎别人的评价,注重来自家人、来自老师、来自同伴的评价。其中,来自同伴的评价是孩子最看重的。 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自我反省能力,能进行自我检查,但是自我监督和控制的能力却非常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