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教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

杂志简介:《黑龙江高教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3-1074/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育学博士论坛、高等教育理论、大学治理、比较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招生与就业、改革与发展等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高教学会
国际刊号:1003-2614
国内刊号:23-1074/G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黑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39
复合影响因子:1.19
总被引量:85707
H指数:69
引用半衰期:3.4043
立即指数:0.0803
期刊他引率:0.8844
平均引文率:4.8545
  • 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基于系统细分化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分析

    作者:李卫东 刊期:2009年第12期

    目前,我国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收益有较高的预期,很大的一个因素在于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决策主要建立在计划经济时期和精英高等教育的收益确定性基础之上。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和变化的就业市场中,个人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投资的收益存在从确定性向不确定性变化的趋势。同时,有关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也可能导致决策者和公众对高等教...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作者:苏守波 康兆庆 刊期:2009年第12期

    作为协调大学内部利益关系的大学治理结构需要重视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诉求。为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准确把握这些利益群体的特点,不断建立“向学院放权,增强学院的办学自主性;向教师放权,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向学生放权,调动学生支持学校发展的民主参与性”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当代要义。

  • 新建院校特色构建: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立新 魏青云 韩淑华 刊期:2009年第12期

    特色建设是新建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新建院校适应社会与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由于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以及建校时间短等原因,特色构建存在诸多问题,尽管有些问题并非新建院校独有,却对其特色构建形成影响。为此,应从端正办学思想、坚持办学定位、优化资源与环境等方面加以解决,

  • 论高校声誉形成的基础与强化策略——一种制度的解释

    作者:张清 丁长峰 刊期:2009年第12期

    影响高校声誉生成的因素是多样的,从制度角度分析其成因是一次尝试性解释。高校声誉形成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地位分化与社会认识同化的悖论过程。在此基础上,高校缩短与高校中心制度的距离以靠近社会承认的理性标准是其声誉形成的逻辑,追求符号资源和通过声誉叠加等方式是强化高校声誉的重要策略。

  • 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博弈分析

    作者:章晓莉 刊期:2009年第12期

    如何使高校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调运行,找到一种最佳决策管理模式,一直是高教理论界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对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的原理方法,对高校权力的二元结构进行博弈分析,探索优化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决策模式。

  • 教育组织的核心:以价值观为本的教育领导

    作者:朱建峰 刊期:2009年第12期

    在知识经济社会的教育全球化战略影响下,教育组织应实现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以此来推动教育组织的积极发展。,文章从以价值观为本的教育领导的意蕴阐释,探讨实施以价值观为本的教育领导的必要性与实现过程,具有创造意义。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民族高校预科教育刍议

    作者:赵红 刊期:2009年第12期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现代教育的本真与最高价值也指向“育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民族高校预科教育应针对民族预科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采取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学习氛围,行之有效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民族预科生顺利完成预科学业,更能够惠及...

  • 试论合并高校应走深度融合之路

    作者:尤玉军 刊期:2009年第12期

    文章从合并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合并高校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具体阐述了合并高校实现深度融合面临的客观难题,提出了合并高校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干部队伍和大学精神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 论科研不端行为及其防范路径

    作者:韩迎春 陈速 刊期:2009年第12期

    科学道德问题纷繁复杂,其中最典型、最严重的当数科研不端行为。探究科研不端行为的基本内涵、社会危害、归因分析、防范路径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科学道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地方普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教育创新

    作者:童晓晖 刊期:2009年第12期

    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浙江多元经济特点,围绕如何通过合作教育,有效利用浙江丰富的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教育资源,合力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文章旨在解决当前合作教育发展缺乏新理念、过程缺乏系统性、运行缺乏新机制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了“共享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构建了“3种类型10条途径”多样化模式,建立了“多...

  • 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作者:姜代红 黄忠东 刊期:2009年第12期

    从表面上看,金融危机所反映的是对大学生就业、高校招生和高等教育经费产生的影响,但是,从深层次来看,金融危机所触动的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文章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

  • 日本教授何以获得诺贝尔奖:创新环境建设透视

    作者:丁建洋 刊期:2009年第12期

    对日本获得诺贝尔奖大学教授的研究环境分析后表明,崇尚自由学术氛围、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重视应用课题研究、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以及宽容特立独行的个性等是促成重大科学发现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环境的范式性转换是创新环境形成的重要标志,“竞争”与“均等”并行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是创新研究的重要保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是创新环境的...

  • 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的国际比较

    作者:宋飞琼 刊期:2009年第12期

    文章运用委托一理论,解析关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机构担保一政府再担保”机制和印度尼西亚助学贷款“高校管理一混合担保”机制,试图为构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 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对策

    作者:李蔚然 别雪君 刊期:2009年第12期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不利影响很大,其主要表现为:学校发展受困、经济受损,学生学费增加、就业变难,教师待遇下降、压力增大。发达国家的主要应对策略是:加大财政支持、出台就业计划、提供学生贷款和扩招海外学生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及经验教训,对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有重要启示。

  •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高校:困境、应对与问题

    作者:薄建国 王少君 刊期:2009年第12期

    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金融危机使高校的财务陷入困境,而高校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不公状况,对教育质量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美国学者认为,只有政府承担财政责任,高校明确使命并进行新的结构调整,美国高校才能走出困境,继续保持世界一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