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杂志简介:《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084/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环境管理、研究报告、治理技术、环境生态、综述、监测分析、企业环保、动态简讯

主管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局
主办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1-3865
国内刊号:33-1084/X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8
复合影响因子:0.79
总发文量:3785
总被引量:29535
H指数:51
引用半衰期:5.6022
立即指数:0.0257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17.6838
  • 多环芳烃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在焦化场地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凤梅; 郭书海; 张灿灿; 张玲妍; 杨雪莲 刊期:2016年第04期

    经过富集、分离和纯化,从沈阳某焦化厂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获得7株菌株B1~B7。通过初步降解实验和血平板实验,发现B4、B5、B7在15d时对PAHs总降解率均高于40%,为高效PAHs降解菌,B2为高效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将B4、B5、B7分别与B2等质量混合后对PAHs进行降解,发现添加B2可提高PAHs总降解率,B4+B2对PAHs的总降解率最大,在9d时平均值达到45....

  • 城市街区流场和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张莹; 邵毅; 王式功 刊期:2016年第04期

    利用天气预报(WRF)模式提供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驱动Fluent模式,模拟了榆中县城市区域的大气流动和污染物扩散。WRF模式在一定误差要求下对研究区域的基本气象要素的模拟准确率均在70%以上,较为准确地模拟气象要素实况,为Fluent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Fluent模式充分刻画了复杂城市下垫面的建筑物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

  •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预警太湖沉水植物与藻类水华过程的实例研究

    作者:宋挺; 刘军志; 顾征帆; 徐超; 江岚 刊期:2016年第04期

    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完成1次太湖沉水植物与藻类水华预警。首先,利用时间分辨率较高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空间分辨率250m,每天过境4次)进行连续监测,发现太湖宜兴西部沿岸与竺山湖水域交界处有连续多日的稳定蓝藻聚集区域,然后利用空间分辨率较高的环境一号卫星电荷耦合元件传感器(CCD)数据(空间分辨率30m,每3天过境2次)结...

  • O_3及O_3/H_2O_2降解四溴荧光素的效果研究

    作者:占霞飞; 唐建设; 吴军 刊期:2016年第04期

    采用O_3及O_3/H_2O_2降解四溴荧光素,考察四溴荧光素初始浓度,O_3相对投加量以及H_2O_2投加量对四溴荧光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O_3及O_3/H_2O_2降解四溴荧光素的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O_3降解四溴荧光素时,设置O_3流量为3.18g/h,四溴荧光素初始质量浓度为10、50、100mg/L,降解10min后四溴荧光素降解率均达到93%以上;O_3相对投加...

  • 郑州市裸露地面风蚀扬尘排放清单研究

    作者:徐媛倩; 姜楠; 燕启社; 张瑞芹; 陈良富; 李莘莘 刊期:2016年第04期

    以郑州市为研究对象,2013年为基准年,通过提取卫星遥感资料中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排放系数法计算郑州市裸露地面风蚀扬尘源中PM_(2.5)、PM_(10)、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排放系数及年排放量,并对排放量做分辨率为1km×1km的空间分配,建立郑州市裸露地面风蚀扬尘源颗粒物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郑州市裸露地面类型主要为北部黄河滩涂,西部嵩山...

  • 钢铁厂周边不同类型表层土壤的环境磁性参数特征研究

    作者:庞文君; 戴霜; 张松林; 张伟; 陈瑞灵; 郭坤 刊期:2016年第04期

    测定了某钢铁厂周边戈壁、山地和耕地3种不同类型表层土壤样品的环境磁性参数,分析了受该厂污染的土壤环境磁学特性。结果表明,所有表层土壤样品的低频质量磁化率都大于背景值。戈壁土壤样品中的低频质量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平均值均大于山地和耕地。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的矿物组成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其含量在山地表层土壤样品中最大,在耕地表...

  • 中和处理后的黄姜皂素水解废液污染物蒸发规律研究

    作者:赵建军; 孙长顺; 王丽香; 高俊发; 黎新; 李英杰 刊期:2016年第04期

    采用常压蒸发法处理经中和后的黄姜皂素水解废液,通过定时分批截留冷凝液并测定其COD、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研究蒸发过程中污染物的蒸发规律。结果表明:蒸发初期(0~130 min)冷凝液中COD和氨氮浓度较高;蒸发中期(130~310min)冷凝液中COD和氨氮浓度较低,但随蒸发时间的延长缓慢升高,蒸发后期(310~400min)冷凝液中COD和氨氮快速...

  • 2013年中国硫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程念亮; 易文杰; 张开太; 孟凡; 程刚; 胡君; 冯宇; 陈云波; 张玮琦 刊期:2016年第04期

    利用CAMx(5.4)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了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硫沉降的分布、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模拟的SO_24-、SO_2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SO_2浓度冬季最高,SO^2-_4浓度夏季最高;SO^2-_4、SO_2浓度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人为活动较强烈的东部沿海及四川盆地。模拟的中国大陆地区2013年硫沉降总量为7.03×10~6 t,其中湿沉降量占硫沉降...

  • 可见光下亚微米Cu_2O微球光催化去除铜绿微囊藻

    作者:赵远; 谷娜; 李恒; 谢倩婷; 吴云霞; 秦会会 刊期:2016年第04期

    以乙酸铜为铜源、乙二醇和葡萄糖为还原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亚微米Cu_2O微球,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藻细胞的内含物含量、生长代谢活性、形态的变化和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分析,研究了亚微米Cu_2O微球在可见光下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性能。结果表明:亚微米Cu_2O微球由10nm左右的Cu_2O纳米粒子聚集形成;在...

  • 脂肽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生产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作者:王慧琴; 李凤丽 刊期:2016年第04期

    利用脂肽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生产短链挥发性脂肪酸(SCFA),考察了脂肽投加量对污泥厌氧发酵过程中溶解、水解以及甲烷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及厌氧发酵效果,脂肽最佳投加量为0.04g/g(以污泥中单位质量总悬浮固体(TSS)的脂肽投加量计),此时SCFA的最大积累量为2 697mg/L。机制分析表明,脂肽能够促进溶解性蛋白质和多糖的...

  • 上吸式固定床生活垃圾气化炉气化特性研究

    作者:王鹏飞; 夏训峰; 王晓伟; 王随林; 席北斗; 张颖 刊期:2016年第04期

    以福建某地区上吸式固定床生活垃圾气化炉(简称气化炉)为对象,分析垃圾在不同气化段温度(T)、空气当量比(ER)和料层高径比(H/D)条件下气化气成分和气化效率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垃圾气化产气特性,并设计正交试验分析气化炉最高气化效率的条件。结果表明:升高气化段温度可提高垃圾气化效率,但有一定局限;ER〉0.36后,风量超过气化炉...

  • 基于旱作农田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沟渠构建及其拦截效果研究

    作者:王振旗; 顾海蓉; 朱元宏 刊期:2016年第04期

    针对南方平原河网地区旱作农田径流排水特征,构建了一种混凝土多孔板结构的生态沟渠,有效过水断面为0.8m^2,稳定期沟壁和沟底净化植物生物量分别为0.54、0.36kg/m,并通过引入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在发挥生态拦截功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沟渠抗坡面侵蚀强度。试验表明,径流排水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达48h时,生态沟渠对悬浮物(SS)、总氮(TN)和总...

  •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芬顿氧化工艺处理焦化反渗透浓水的研究

    作者:李恩超; 王治立; 金学文; 吕树光; 侯红娟; 尹婷婷 刊期:2016年第04期

    研究了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芬顿氧化工艺对焦化反渗透浓水(以下简称浓水)的TN和COD去除率,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MS)解析了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组成变化。结果表明:(1)SBR稳定运行225d,浓水经过SBR处理后出水TN平均质量浓度为10mg/L,去除率为79.2%,达到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

  • 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塿土中苯酚的淋洗修复研究

    作者:刘帅; 闫海婷; 李珍; 杨亚提; 邓红侠 刊期:2016年第04期

    为探讨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皂苷和鼠李糖脂对污染塿土中苯酚的淋洗修复机制,采用批次试验方法,初步探究了塿土对苯酚及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征、两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淋洗条件(生物表面活性剂浓度、时间、温度)下对塿土中苯酚的淋洗效果。结果表明:(1)塿土对苯酚的吸附量较低,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2)在较低浓度范围...

  • 室内PM_(2.5)沉降的研究与控制

    作者:于丹; 李冉; 张雪; 刘紫祺 刊期:2016年第04期

    以燃烟为室内污染源,对不同污染程度下室内PM_(2.5)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得到PM_(2.5)的沉降规律。研究发现,污染源对室内PM_(2.5)浓度及沉降时间有显著影响,随着燃烟量的增加,室内PM_(2.5)浓度相应升高,恢复到PM_(2.5)初始值所需的沉降时间越长。在质量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封闭条件下室内颗粒物的沉降模型。经验证,PM_(2.5)沉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