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杂志简介:《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084/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环境管理、研究报告、治理技术、环境生态、综述、监测分析、企业环保、动态简讯

主管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局
主办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国际刊号:1001-3865
国内刊号:33-1084/X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8
复合影响因子:0.79
总发文量:3785
总被引量:29535
H指数:51
引用半衰期:5.6022
立即指数:0.0257
期刊他引率:0.915
平均引文率:17.6838
  • 基于垂向沉积的近百年来鸭绿江河口环境演变分析

    作者:李富祥 李雪铭 高建华 程岩 刘月 刊期:2012年第10期

    对鸭绿江河口剖面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和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重金属元素之间和重金属与生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总结了近百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除Cu以外,Cr、Ni、Zn、Cd、Pb、As和Hg之间及它们与生源要素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性,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农业污染物排放等,Cu与其他环境因子有着不同的来源,人...

  • 统计分析在土壤吸附地乐酚实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管仪庆 祖明娟 魏建辉 张丹蓉 刊期:2012年第10期

    基于小尺度不同地点所采集的土壤样本,通过不同统计方法研究土壤特性因子对地乐酚吸附容量系数的影响。利用逐步回归法,剔除直接影响较小的因子。再结合通径分析法研究出对吸附容量系数有直接影响的土壤特性因子,最后据此建立吸附参数和土壤特性因子的回归方程。土壤有机碳和粘粒含量被辨别为影响地乐酚吸附容量系数的2个直接主导因子,考虑...

  • 阳离子交换树脂对NH4^+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作者:严伟峰 呼晓明 陈英文 祝社民 沈树宝 刊期:2012年第10期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NH4^+在阳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H4^+为200~1000mg/L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的NH4^+吸附容量大于D001、D113树脂;在实验温度下,采用Langmuir吸咐等温模式能够更好地描述NHt在001×7树脂上的静态吸附行为,001×7树脂对NH4+的交换吸附属于单...

  • 仿生植物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

    作者:刘波 杜旭 王国祥 张利民 凌芬 周锋 许宽 严军 刊期:2012年第10期

    选择成本相对低廉的3种不同材料构建仿生植物,研究不同材料构建的仿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筛选出性价比较好的仿生植物材料,并分别进行原位挂膜培养和专有菌株挂膜培养。结果表明,原位培养的生物膜对COD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为76.92%;专有菌株培养的生物膜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达到了91.47%;2种挂膜方式对TP的...

  • 废液晶显示器偏光片水热产乳酸研究

    作者:叶颖莹 庄绪宁 陈华瑾 贺文智 李光明 刊期:2012年第10期

    以废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偏光片为原料,对其进行水热产乳酸研究,并考察了反应温度(250-375℃)、反应时间(1~11min)以及氧化剂(体积分数为30%的H2O2)投加量(0~1.0mL)对乳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均会对偏光片水热产乳酸产生一定影响。乳酸产率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佳水热条件为反...

  • 富氧条件下流化床内Ru基双贵金属催化去除碳颗粒

    作者:郭明新 欧阳峰 苏俊涛 朱荣淑 刊期:2012年第10期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系列Ru基双贵金属催化剂。利用程序升温技术研究了富氧条件下Ru基双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碳颗粒的反应,考察了双贵金属活性组分比例、载体以及双贵金属组合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还对固定床与流化床内碳颗粒氧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流化床内碳颗粒低温氧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双贵金属摩尔比为1:1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复合...

  • 金属离子对菌株JY01生长和苯酚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姜立春 袁利娟 阮期平 杨梅 刘利玲 刊期:2012年第10期

    金属可能通过生理和生态两方面对微生物的苯酚降解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芽孢杆菌Bacillus sp.JY01(以下称菌株JY01)的苯酚降解效率,探讨了6种金属离子(Ba^2+、Cu^2+、Co^2+、Fe^3+、Zn^2+、Pb^2+)对其生长和苯酚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001%~0.050%时,Cu^2+、Zn^2+、Co^2+、Fe^3+、Ba^2+、Pb^2+...

  • 镇江市老城区不同功能区街道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的粒径分布及来源解析

    作者:徐玮 吕宾 储金宇 吴春笃 周晓红 蔡裕领 韦媛媛 刊期:2012年第10期

    在镇江市老城区的6个功能区(商业区、交通区、居民区、文教区、江滨公园、大市口)布设采样点,测定了街道灰尘样品中所含的7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了街道灰尘中重金属污染的粒级效应;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总体来说,镇江市老城区街道灰尘中的重金属污染显示出明显的粒级效应,随灰尘粒径减小,重金属含量呈...

  • 盐胁迫对3种沉水植物生物学指标及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作者:赵风斌 王丽卿 季高华 李为星 刊期:2012年第10期

    以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在不同盐度下3种沉水植物的生物学指标和生理状况,以期为沿海地区水系沉水植物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0.05mol/L盐度下轮叶黑藻、苦草出现生长抑制,株高、鲜质量下降,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增加,单株叶片面积减小,而狐尾藻在0.05mol/L盐度下生长良好,0.08mol/L盐度下出现株高...

  • 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半干旱地区近地层臭氧浓度观测研究

    作者:黄鹤 张文煜 韩素芹 韩婷婷 姚青 史晋森 刊期:2012年第10期

    利用东部沿海城市天津大气边界层观测站(以下简称天津站)和西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一年的臭氧和NOx体积浓度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两观测站点近地层臭氧浓度的逐月变化、频率分布、日变化特征以及与NOx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两观测站点臭氧浓度月均值变化呈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均在4—7月出现高值,12月至次年2月出现...

  • 丽水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

    作者:吴昊旻 王伟征 麻碧华 姜燕敏 刊期:2012年第10期

    利用2007-2010年丽水市逐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PM10、SO2、NO23种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进而探讨了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2007-2010年,丽水市主要的3种大气污染物的负荷为PM10〉NO2〉SO2,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物以PM10为主;总体来说,NOz的月均浓度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

  • 白腐菌S.commune降解微囊藻毒素-LR的研究

    作者:张韫 谢慧芳 刊期:2012年第10期

    为研究真菌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作用,以白腐菌S.commune为降解菌,微囊藻毒素-LR(MC-LR)为降解目标进行生物降解,考察了白腐菌预培养方式及降解过程中的培养方式、充氧方式、温度、初始pH以及MC—LR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腐菌可有效降解MC-LR,经液体预培养白腐菌对MC-LR的降解效果好于固体预培养,白腐菌静置培养过程中每...

  • 滇池柴河小流域暴雨径流中COD的输移特征研究

    作者:余晓飞 和树庄 胡斌 周崧 孔燕 何云龙 刊期:2012年第10期

    以滇池柴河小流域为单元,对暴雨径流中污染物颗粒粒径进行了分类,得出径流中COD浓度与污染物颗粒粒径的关系,并从输出源强、输移过程、汇集入河这几个方面对暴雨径流中的COD进行了从源到汇的输移特征研究,以确定暴雨径流中COD的入河负荷。结果表明,形成的暴雨径流中的大部分COD经适当沉淀(30min以上)可以有效去除,暴雨径流中的COD主要分...

  • 超声波/Fenton工艺降解微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壬基酚效能的研究

    作者:李花 沈耀良 刊期:2012年第10期

    研究了在超声波、Fenton不同体系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壬基酚(NP)的降解效果。通过正交实验得到超声波/Fenton工艺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为:H2O2投加量〉初始pH〉反应时间〉Fe^2+投加量〉超声功率。最后得到降解250mL质量浓度为100pg/L的DMP的最佳条件:H2O2投加量为2mmol/L、Fe^2+投加量为0.40mmol/L、初始pH为3.00、超声功...

  • NaClO_2/NaClO复合吸收液同时脱硫脱硝试验反应机制研究

    作者:杨一理 严金英 张朋 许红檑 潘理黎 刊期:2012年第10期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是当前研究的重点,NaClO2/NaClO复合吸收液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脱硫率、脱硝率高,但反应机制比较复杂。通过一系列试验对其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NaClO2和NaClO自身的分解、NaClO2与NaClO之间反应产生的ClO2和Cl2起主要氧化剂的作用,在吸收过程中能大大提高脱硫率和脱硝率,尤其对脱硝率的提高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