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交史研究

海交史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aritime History Studies

杂志简介:《海交史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066/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关系史研究、船史研究、书评

主管单位: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国际刊号:1006-8384
国内刊号:35-1066/U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6
复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314
总被引量:1253
H指数:11
期刊他引率:1
  • 马六甲早期华人聚落的形成和涵化过程

    作者:陈志明; 丁毓玲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使节、佛教朝圣和商人的贸易活动,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相互接触早已存在.早期中国旅行家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南海"的资料,然而,我们是从14世纪的资料中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不过,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叙述早期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关系,我感兴趣的是早期华人在马来亚的定居.

  • 郑和船队航海记录遗失之探讨

    作者:林贻典 刊期:2004年第02期

  • 2000料6桅郑和木质宝船的初步考证与复原研究

    作者:唐志拔; 辛元欧; 郑明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今年是郑和去世570周年,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纪念他.我们希望把郑和宝船复原仿造出来,[13][14][22]供海内外公众比较直观地感受和回顾这段中华民族十分光辉的历史.

  • 从出土文物看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史前时期的海上交通

    作者:王锡平 刊期:2004年第02期

    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相距不到90海里,庙岛群岛的30余个岛屿纵横列入其间,像一座桥梁把两个半岛连接起来.岛与岛之间近的仅有几海里,远的是庙岛群岛的北隍城岛与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老铁山相隔22.8海里,在蓝天晴日之下,彼此的山头清晰可见,这种地理环境给古代人们的文化交流和海上交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3-6世纪中西间海上航线的变化

    作者:石云涛 刊期:2004年第02期

    3至6世纪,中国所知南海以西国家,史载约有40余国.[1]从海道东端即中国方面看,由于分裂割据的局面和地理位置的原因,利用海道与西域交往的,主要是三国时吴、两晋和南朝诸朝.这一时期,由于各国航海水平的提高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海上交通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中西间海上交通与交流比之两汉有所发展是以此为基础的.本文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时...

  • 唐宋时期我国第一贸易大港地位的转换

    作者:戴显群 刊期:2004年第02期

    唐代的广州是我国第一贸易大港,唐末五代时期,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事业迅速发展,地位日趋重要,至宋元时期则发展到全盛,终于取代了广州成为我国第一贸易大港.对于唐宋时期我国第一贸易港地位转换这个问题,曾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

  • 唐代昆仑奴来源刍议

    作者:梁静文 刊期:2004年第02期

    从15世纪起,由葡萄牙、西班牙开始的非洲奴隶贸易是众所周知.然而,这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贸易.早在唐代甚至更早的南北朝时期,就有从国外贩卖到中国的奴隶,当时的中国人都把这些从国外来的奴隶称为昆仑奴,其外貌最大的特征就是体黑发卷,"昆仑"二字甚至作为形容词用来描述脸面乌黑的中国人.

  • 再谈新安沉船

    作者:江静 刊期:2004年第02期

    1975年5月,韩国渔民在全罗道新安郡会岛防筑里前海捕鱼作业时,打捞出37件陶瓷器,这一发现引起了韩国政府及民间学者的关注.从1976年到1984年的9年间,韩国政府组织了'新安海底遗物发掘调查团'对该海域进行了10次发掘探查,打捞出一艘沉船残骸及大量遗物.

  • 万历年间钦州事件与中越关系

    作者:牛军凯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研究中越关系史时,学术界常将古代中越关系称为宗藩关系.藩即藩篱,意在安边.那么安边的意识和目标是否能在中越关系中得到体现呢?究竟体现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在学术史上,已有的关于中越边境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国关于边界问题的交涉.我们希望通过对边境局势的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明朝末年,钦州事件是对中越关系的一次考验,体现了双方在...

  • 明代至清初的十三行与十字门海上贸易--以屈大均1662年澳门之行为中心

    作者:赵立人 刊期:2004年第02期

  • 鹏霄榭:清代闽南一个回族文人社团

    作者:蓝炯熹; 刘冬 刊期:2004年第02期

    福建省的回族绝大多数是宋元时期从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古阿拉伯、波斯人的后裔,晋江市陈埭镇丁氏回族便是其中的主要现存者之一.一般学术界认为,丁氏回族一世祖丁节斋于宋咸淳年间自姑苏货贾于闽泉,并卜居于泉州文山里,至三世祖硕德率子于元末迁居陈埭.[1]由于长期处于汉族社会之中,在风俗习惯上受到汉人的熏染,特别是在明清科举时代,陈埭丁...

  • 宋元时期闽南海外贸易中的商业活动

    作者:苏基朗; 叶妮雅 刊期:2004年第02期

    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载海外贸易活动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尽管我们从一些线索中可以了解当时的一些贸易活动,但很难证明其普遍存在,更不能断定它们已代表所有当时的活动.下面讨论的几种贸易模式仅仅是一些贸易活动的例子,藉以说明闽南商业的特色.

  • 近代泉州民教冲突及教案初探

    作者:张钟鑫 刊期:2004年第02期

  • 20世纪宋代海外贸易研究综述

    作者:王庆松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主要有两大通道:陆路与海路.自汉以来,陆路贸易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到了宋代,这种格局发生了重要转折,对外贸易重心完全转移到海上,西北陆上贸易的重要性不断衰减.这种新的格局使得人们在研究宋代对外贸易情况时把更多的眼光投向海路上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