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92/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道教与武当文化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政治与经济学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新闻与传...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汉江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2096-3734
国内刊号:42-1892/G4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4
复合影响因子:0.34
总发文量:2426
总被引量:2818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5.5811
立即指数:0.0569
期刊他引率:0.9915
平均引文率:4.7773
  • 同祖同源和睦和谐——武当山紫霄宫台湾功德碑调查

    作者:宋晶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以武当山紫霄宫台湾功德碑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其外观形制、碑文内容等角度入手,分析台湾功德碑的主要特征及其价值,进而尝试说明武当山玄天上帝信仰对海峡两岸信众在信仰面向、信仰理念、信仰行为上所产生的共识,以了解台湾玄天上帝信仰的炽烈和武当山朝山进香的风俗.

  • 武当文献服务武当文化旅游的深度思考

    作者:胡遂生 刊期:2014年第01期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洞天福地,武当文献与文化旅游的关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通过简述武当文献基本概貌,分析其蕴藏的文化旅游资源,探讨武当文献对发展武当文化旅游的所起到的作用,提出利用武当文献服务其文化旅游的思路.

  • 郧县微历史考辨(上)

    作者:邢方贵 刊期:2014年第01期

    郧县历史悠久,因而也留下了不少历史陈迹,包括地名和历史事件.这些史实因时间久远、记载不详、理解偏误等原因而语焉不实,易使人产生误解.认真地对其加以考辨,则可廓清真相,予人以正确的知识,并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地方文化.

  • 从楚人审美意识看楚艺术的阴柔美

    作者:余静贵 刊期:2014年第01期

    楚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底蕴和奇巧瑰丽的外观,为文化界人士所瞩目.其中,最为令人叹为观止就是造型独树一帜、色彩艳丽和充满感性想象的楚艺术.楚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先秦楚人的审美意识不无关系,大量的文献及考古资料表明先秦楚人认知中充满着母性意识和生命意识,其与同时期北方中原艺术相比较,从审美意象、审美形式和审美意蕴方面都呈现极具个性的...

  • 从叙事角度比较《本事诗》和《唐诗纪事》

    作者:许小玲 刊期:2014年第01期

    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均是以有本事的唐代诗歌为主要记载对象的诗文评著作.《本事诗》中记载的本事及诗歌大多在《唐诗纪事》中可以找到.但是由于二书成书年代不同,对同一本事的记载在叙事详略、叙事方式和叙事类型上存在一些差异.相较之下,在叙事内容上,《本事诗》记载的内容更详细、语言更生动、更注重细节描写;在...

  • 四库存目《野菜谱》考略

    作者:韩世芳 刊期:2014年第01期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农家类共收录书籍19种,王磐《野菜谱》被列入其中的九部存目书籍之中,却被正目书籍《农政全书》全盘收录,四库馆臣言《野菜谱》“不及鲍山书之赅博蚍”[1]855,然据查证,《野菜谱》不及鲍山《野菜博录》宏博但极少重合,《野菜博录》与《农政全书》所收《救荒本草》颇有重合,亦被列入正目,且《野菜谱》成书于各本农家书籍之前...

  • 嵇康接收诗学的文化背景研究

    作者:杨家海 刊期:2014年第01期

    嵇康是一个魏晋时期的缩影,他融合了时代的纠结.因此,要了解嵇康接受诗学,必定要从他的时代出发,从他的文化背景说起,探寻不同的文化思想对他的接受诗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时儒学式微,道学复兴,玄学兴起,不同的文化背景促使嵇康形成了多元异质的思想特性,使他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嵇康通过比较、综合儒道思想,确立以“无”为体,...

  • 现代性话语中的时尚的审美救赎

    作者:邓志文; 李红霞 刊期:2014年第01期

    现代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先后断裂为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而后者是对前者在美学上的反思和超越.作为美学范畴之一,审美现代性的建立自然离不开审美距离这一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和美学家的西美尔正是在审美距离的基础上,从生活距离和艺术距离两个维度丰富了前人的“距离说”,并将其运用到时尚理论,他详细深入地分析了时尚如何同过拉开与现实生活...

  • 孤独的姿态——管窥张爱玲“流言体”散文

    作者:闫美景 刊期:2014年第01期

    张爱玲的散文独具魅力,被誉为“流言体”.在20世纪40年代低气压时期的上海,张爱玲的散文以其耽溺于个人情感的展现和世俗小市民的纵情描绘,不追逐时代共振声音的洪流,而成为一种异质话语.她对世俗生活的审视有着孤独者的姿态,世俗的声音是这孤独姿态的面具,蕴含着家国情结和曲高和寡的苍凉.她散文的艺术魅力影响后世,两岸三地均有传人.

  • 从语言与图像的关系看男女之间的情感游戏——歌剧《图兰朵》观后

    作者:张新平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从语言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分析男女之间的情感游戏,结合歌剧《图兰朵》揭示语言与图像在男女关系中所形成的创伤性文化的危害性,希望人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多一份反思,多一份建构.

  • 谈《死亡之匣》之“陌生化”审美

    作者:焦柏洳 刊期:2014年第01期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是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具争议性的作家及评论家之一.《死亡之匣》是桑塔格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重点从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和叙事语言等方面,深入分析、论证《死亡之匣》的创作是如何运用陌生化理论,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从而带给读者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内心感受.

  • 《凤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作者:刘亮 刊期:2014年第01期

    借助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剖析《凤凰》中的情节、人物、场景与主题等,指出其中隐藏的神话原型,诠释文中圣经原型的象征意义,揭示西方社会的文明衰落和道德沦丧,及对现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 试论爱森斯坦的电影语言观

    作者:金虎 刊期:2014年第01期

    爱森斯坦是构建蒙太奇理论大厦的电影大师,通常被认为是“蒙太奇之父”,他认为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和原则,也是电影语言的基础和原则.本文并不企图全面深入地探讨爱森斯坦的电影思想与观点,而试图主要对其电影语言现进行一番初步的梳理和探析.

  • 论绘画从写实到抽象的嬗变

    作者:梁华 刊期:2014年第01期

    绘画分为写实和抽象两种造型方式,在长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写实绘画一直占据着主要的位置,也受到人们的欢迎.在20世纪初,抽象绘画打破了写实绘画的主要位置,以非具象的画面形成新的视觉方式,同样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力.

  • “往十回3+(X)V”结构中的“回3"

    作者:郭攀 刊期:2014年第01期

    近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往十回3+(X)V”结构中的“回3”.它的用法,是“回”业已概括诸用法之外的一种未予概括的用法,一种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用法.基于语义、语法特征,该用法的“回3”的词类性质确认为兼含有一定趋向动词性质的方位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