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

核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uclear Techniques

杂志简介:《核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42/TL,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加速器技术、射线技术及应用、核化学、放射化学、放射性药物和核医学、核电子学与仪器、核物理、交叉学科研究、核能科学与工程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核学会
国际刊号:0253-3219
国内刊号:31-1342/TL
全年订价:¥ 696.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1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2195
总被引量:8622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5.2083
立即指数:0.0481
期刊他引率:0.862
平均引文率:10.5913
  • 碳家族一些成员在太赫兹波段的特性

    作者:吉特; 葛敏; 王文锋; 张增艳; 余笑寒; 徐洪杰 刊期:2006年第08期

    利用近年新发展起来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研究了碳家族一些成员包括无定形碳、C60石墨粉、单壁与多壁碳纳米管等的THz时域光谱特性,经过分析计算得到了样品的吸收系数及折射率的曲线。实验结果显示石墨、碳纳米管样品对THz波的吸收远大于无定形碳和C60,本文通过对石墨、碳纳米管和C60集体振动模式的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解释...

  • 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扫描磁铁芯管的研制

    作者:胡炜; 朱希恺; 何彤琦; 巢树煊; 张宇田 刊期:2006年第08期

    扫描磁铁芯管的研制是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引出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叙述了扫描磁铁芯管的选材、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芯管壁面加强筋的形状及位置进行了优化,对芯管的焊接工艺进行了总结归纳,最终保证该芯管在大功率烟气脱硫加速器上使用时状况良好。

  • 上海EBIT装置的机械准直

    作者:陈永林; 蒋迪奎; 肖体乔; 朱希恺; 郭盘林; 阎和平; 王纳秀; 盛树刚 刊期:2006年第08期

    采用准直望远镜对上海电子束离子阱(EBIT)装置进行机械准直,制定了合理的准直方案,设计了高精度的机械调节机构和良好的准直工艺,并进行了试验。通过准直,各组件的位置精度均达到设计指标,目前上海EBIT可以稳定运行在高压100keV和束流110mA的条件下。

  • PIN硅光电二极管用于γ射线探测的试验研究

    作者:杨世明; 龚光华; 邵贝贝; 李金 刊期:2006年第08期

    在X、γ射线的剂量或剂量率测量场合,常用到PIN硅光电二极管。比起传统的电离室等,它有体积小、灵敏度高、成本低、不需要高压等优点;与计数管、闪烁探测器相比,其电流输出的特性可以避免脉冲场下的死时间问题。但大剂量照射造成的辐射损伤是影响其性能的最大因素。以XRB100s-CB380为例,通过试验研究了PIN硅光电二极管的杼陛,包括灵敏度、...

  • 纯化氢用多孔不锈钢表面的修饰技术

    作者:韩军; 王和义; 古梅 刊期:2006年第08期

    采用浆料涂敷法,将纳米不锈钢粉末沉积在多孔不锈钢载体上,形成孔径依次减小的微孔不锈钢载体,其孔径约为200nm。在压差为0.1MPa时,其干空气渗透率约为200cm^3·cm^-2·min^-1。再经溶胶-凝胶涂敷法,在此载体上沉积TiO2薄膜,其孔径约为100nm,此时的干空气渗透率,在压差为0.1MPa时,约为100cm^3·cm^-2·min^-1。最后经化学镀技术,得到表...

  • 简便、快速自动化合成肿瘤显像剂^18F-氟代乙酸盐和1-H-1-(3-^18F-2-羟基丙基)-2-^18F-硝基咪唑

    作者:唐刚华; 唐小兰; 王明芳; 罗磊; 甘满权 刊期:2006年第08期

    用“一锅法”和TRACERlab FXF-N自动化合成仪系统合成了^18F-氟代乙酸盐(^18F-FAC)和1-H-1-(3-^18F-2-羟基丙基)-2-硝基咪唑(^18F-FMISO)。以溴代乙酸苄酯为前体,在同一反应瓶中经亲核氟化、NaOH水解两步反应及Sep Pak小柱分离纯化制备了^18F-FAC注射液,总合成时间小于40min,未经校正的放化产率和放化纯度分别大于45%和99%。以1-(2...

  • ^12C^6+离子束照射不同肿瘤细胞显示重离子治疗癌症的明显优势

    作者:郭传玲; 王菊芳; 金晓东; 魏巍; 杨建设; 李文建 刊期:2006年第08期

    通过观察两种人恶性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对高LET^12C^6+离子和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及其差异,考察重离子治疗肿瘤的可行性及优势。以这两种体外培养的来源于人体不同组织的具有高辐射抗性的恶性肿瘤细胞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12C^6+和γ射线0-6Gy内不同剂量点的单次和分次照射,采用克隆存活法统计细胞的存活分...

  • 一种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显像前体化合物的合成与^125I标记研究

    作者:刘钰霞; 刘宁; 杨远友; 昝亮彪; 廖家莉; 金建南 刊期:2006年第08期

    本文介绍一种可用于^125/123I标记的A-85380类前体化合物——(S)-5-(三丁基锡烷基)-3-[[1-(叔丁氧基羰基)-2-甲氧基]氮杂环丁基]吡啶的设计、合成及^125I标记研究。实验以2-糠胺和(S)-氮杂环丁基甲酸为起始物,先合成(S)-5-(三丁基锡烷基)-3-[[1-(叔丁氧基羰基)-2-氮杂环丁基]甲氧基]吡啶前体化合物,再用^125I标记,制得5-[^125I...

  • γ射线诱导人卵巢癌细胞G2-染色单体断裂与修复

    作者:王转子; 李文建; 苏旭; 邱嵘; 刘兵; 段昕 刊期:2006年第08期

    应用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研究了γ-射线诱导人卵巢癌细胞G2-染色单体断裂畸变的剂量效应与畸变修复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G2-染色单体型断裂畸变(chromatid-type breaks)与辐射剂量呈线性关系;G2-等点染色单体型断裂畸变(iso-chromatid breaks)与辐射剂量呈线性平方关系。2Gy γ-射线诱导的G2染色单体断裂畸变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发生了明显的...

  • 新型吡唑硫酮类萃取剂对铀(Ⅵ)萃取机理的研究

    作者:韩阳; 包伯荣; 曹卫国; 陈杰; 邵敏 刊期:2006年第08期

    本文通过酰化、氯代和硫代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用于锕系镧系元素分离的新型吡唑硫酮类萃取剂4-对甲苯甲酰基-2,4-二氢-5-甲基-2-苯基-吡唑硫酮-3(HMeBMPPT),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其化学结构。研究了HMeBMPPT在硝酸介质中对铀(Ⅵ)的萃取行为,结果表明铀(Ⅵ)的分配比随水相pH的增加而增加,而HMeBMPPT浓度的增加也使铀(Ⅵ)的分...

  • 叶酸受体靶向磁共振对比剂^157Gd-DTPA-Folate增强裸鼠肿瘤信号的初期评估

    作者:万丹晶; 钟高仁; 朱建华; 丁建辉; 曾盟苏 刊期:2006年第08期

    评估移植入胃癌细胞(SGC-7901)的裸鼠注射叶酸受体靶向对比剂钆-二亚甲基三胺五乙酸-叶酸(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folate,Gd-DTPA-Folate)后磁共振信号的变化情况。通过将叶酸与二亚甲基三胺五乙酸(DTPA)连接后,再与GdCl3反应合成Gd-DTPA-Folate。移植入肿瘤细胞的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小鼠腹腔...

  • N^+离子注入阿维拉霉素产生菌诱变效应的研究

    作者:朱传合; 贺亚男; 路福平; 杜连祥 刊期:2006年第08期

    选用低能(30keV)N^+离子注入阿维拉霉素产生菌SV-56,研究其诱变效应。试验结果表明:SV-56菌株存活率曲线是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马鞍型”区域内具有高的正突变率(20.9%-26.2%)。通过5×10^15cm^-2N^+注入诱变处理、链霉素抗性筛选,最终获得一株稳定性良好、阿维拉霉素产量稳定在79.6-82.9mg·L^-1之间、较出发菌株提...

  • TGC放大器成形甄别器及测试系统

    作者:李锋; 金革; 杨涛; 虞孝麒 刊期:2006年第08期

    本文分析了ASD板在ATLAS探测器最外层的μ子探测器中的工作环境以及作用,并按照其对ASD板质量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对ASD板质量的专用批量测试系统。本文详细叙述TN试系统的构成、测试原理以及对ASD板的测试结果。

  • 硅多条阵列探测器多路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研制

    作者:王彦瑜; 黄继江; 祁辉荣; 马晓莉; 徐治国 刊期:2006年第08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应用于阵列探测器特别是硅多条阵列探测器的高密度多路前置放大器和前端电子学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同时,介绍了一套新开发的用于硅多条探测器中的48路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的电路设计和实际测量结果,它具有低成本、高密度、好于1%的能量分辨和良好的长期稳定性。

  • 氢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稳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刘英; 罗家融; 孟月东; 瞿连政; 李贵明; 张明新 刊期:2006年第08期

    为实现2MW氢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实验装置的安全稳态运行,提高乙炔收率,构建了一套功能完备的控制系统。系统中,采用分时间片方式完成了重要信号的长时间高速持续采集;利用积分分离控制算法改善控制效果,实现了稳态控制;将C/S与B/S模式结合,为本地及异地实验人员提供了快速、直观的数据支持。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