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

核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uclear Techniques

杂志简介:《核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42/TL,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加速器技术、射线技术及应用、核化学、放射化学、放射性药物和核医学、核电子学与仪器、核物理、交叉学科研究、核能科学与工程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核学会
国际刊号:0253-3219
国内刊号:31-1342/TL
全年订价:¥ 696.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1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2195
总被引量:8622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5.2083
立即指数:0.0481
期刊他引率:0.862
平均引文率:10.5913
  • ^62Zn放射性核束的产生

    作者:崔保群; 李立强; 马鹰俊; 朱升云; 姜冲; 邓金亭; 王荣文; 蒋渭生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介绍了利用串列加速器作为驱动加速器在线产生^62Zn放射性核束的方法,包括靶的制备和束流调试方法,在线产生了能量为25keV、强度大于106/s的^62Zn放射性核束。也评估了实验产生放射性核束的效率,实际测量了实验结束后的放射性剂量。

  • 高性能全永磁ECR离子源LAPECR2的研制

    作者:孙良亭; 赵红卫; 张子民; 王辉; 马保骅; 李锡霞; 张雪珍; 马新文 刊期:2006年第02期

    研制了一台体积和重量都较大、设计性能较高的全永磁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离子源LAPECR2(Lanzhou all permanent magnetic ECR ion source No.2)。该离子源将用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320kV高压平台,为其提供强流高电荷态离子束流。LAPECR2的研制采用全新的全永磁磁体结构设计,通过采用高性能的NdFeB永磁...

  • 永磁微波离子源

    作者:宋执中; 于金祥; 郭之虞; 彭土香; 明建川; 袁忠喜; 王忠义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介绍了2.45GHz袖珍永磁微波离子源的进展,源的外廓尺寸Ф0100mm×100mm,重量小于5k呈。它可工作于脉冲和连续两种放电模式。在微波功率500W、引出电压45kV及等离子体电极发射孔径为5mm的条件下,对于脉冲模式,峰值流强为100mA,束流密度500mA/cm^2;而对于连续模式,流强为60mA,束流密度300mA/cm^2。两种模式的质子比均可达到80%,归一化均...

  • MEVVA离子源凸形引出电极的研制

    作者:吴先映; 张孝吉; 李强; 张胜基; 张荟星; 刘安东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介绍了金属蒸气真空弧(Metal vapor vacuum arc,MEVVA)离子源的凸形引出电极的研制。研究表明,凸形引出电极可以完成离子束的强制发散功能,从而在较短的引出距离和较小的引出电极面积的条件下得到大的束斑和均匀可应用的束流分布。通过对几种不同的电极结构的比较研究,得到了满足应用要求的凸形引出电极。

  • 金属真空弧离子源引出强流离子束的数值模拟

    作者:向伟; Spaidtke; P; Hollinger; R; Galonska; M; Heymach; F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为了引出更高强度、更高亮度的铀离子束,以满足重离子研究中心(Gesellschaft fur Schwerionenforschung mbH,GSI)重离子同步加速器的需求,本文用三维的计算机程序KOBRA3-INP对金属真空弧离子源(Metal vapor vacuum arc ion source,MEVVA)引出强流铀离子束在引出系统和后加速系统中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离子源发射束流密度对引...

  • 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永磁体的优化设计

    作者:明建川; 王锦辉; 过骐千; 汪亮明; 朱启良; 白玉兰; 丁伽; 郭之虞; 于金祥; 宋执中; 朱昆 刊期:2006年第02期

    对永磁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离子源磁场运用Poisson程序进行了模拟计算,将模拟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加工了NdFeB(钕铁硼)永磁体,得到了比较好的磁场场形,并在ECR离子源调试中获得了较强的束流。

  • 强流脉冲离子束发射度的测量

    作者:明建川; 袁忠喜; 彭士香; 宋执中; 于金祥; 郭之虞; 宋翔翔; 邹宇斌; 朱昆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介绍了一台基于多缝单丝法的强流离子束发射度仪,讨论了发射度仪硬件的系统构成和设计要点,并对测量计算软件进行了介绍。利用该发射度仪对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离子源引出的强流脉冲质子束的发射度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

  • 离子源研究中的光谱诊断

    作者:唐平瀛; 戴晶怡; 谈效华; 向伟; 石磊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离子源研究中,光谱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和便利性。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等离子体诊断手段,光谱分析可以在不影响离子源放电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离子源放电等离子体的有关参数迅速作出测量和判断。本文列举了光谱诊断方法在离子源研究中的几种典型应用。

  •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作者:曾宪贤; 武宝山; 吕杰 刊期:2006年第02期

    我国科学家80年现了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并将这一原理应用于诱变育种。本文介绍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及原理,低能离子束注入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新疆的应用和发展。

  • 硼缓冲注入层对氮化硼薄膜生长的影响

    作者:谭俊; 蔡志海; 张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注硼的硅和高速钢基体上沉积制备c-BN薄膜,采用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a,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等分析方法对沉积的薄膜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硅基体上离子注硼有利于c-BN薄膜内应力的降低;合适的注硼量注入高速钢基体...

  • 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TiN/Si3N4纳米超硬膜的工艺研究

    作者:张平; 蔡志海; 杜月和; 谭俊 刊期:2006年第02期

    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法(Ion beam assisted deposition,IBAD)在单晶硅片上进行沉积制备了TiN/Si3N4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研究了辅助束流、轰击能量和Ti:Si靶面积比等工艺参数对TiN/Si3N4超硬纳米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此外采用纳米硬度计、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um,XP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方法研究...

  •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混合的RBS研究

    作者:颜莎; 乐小云; 赵渭江; 王宇钢; 薛建明 刊期:2006年第02期

    采用卢瑟福背散射(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spectroscopy,RBS)方法对强脉冲离子束辐照Ti/Al、Al/Ti和Ni/Ti三组薄膜/衬底体系所形成的混合层进行了研究。在Ni/Ti组合中形成了厚度比离子射程大得多的、混合度较高的梯度混合层。发现熔融态混合的程度不仅取决于两材料在熔融态的表面张力的差别,而且取决于它们熔点的差异。这两个参量较...

  • 动态测量强脉冲离子束辐照产生的冲击波

    作者:乐小云; 颜莎; 刘志坚; 赵渭江 刊期:2006年第02期

    当强脉冲离子束(Intense pulsed ion beam,IPIB)辐照材料表面时,在靶材料表面引发快速升温、熔融、气化、烧蚀以及随后的快速固化,并产生热应力与冲击波。本文通过构建并改进以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为核心的测量系统,成功地对强脉冲离子束辐照所产生的冲击波进行了动态的探测,实验测量与我们自行开发的理论模...

  •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真空电子束焊接

    作者:刘金合; 胡美娟; 王辉 刊期:2006年第02期

    针对SiCp/6061Al型复合材料进行了真空电子束焊接的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电子束电流越大,熔深越深;焊接速度越快,熔深越小;焊接过程中SiC颗粒会与液态铝发生界面反应,生成脆相Al4C3;镁元素的气化易导致焊缝气孔的生成。

  • TC4钛合金焊后电子束局部热处理及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研究

    作者:付鹏飞; 刘方军; 付刚; 毛智勇 刊期:2006年第02期

    针对TC4钛合金通过电子束焊后局部热处理工艺来改善接头的性能,采用X射线法对电子束局部热处理后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趋势进行了测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电子束局部热处理后,TC4钛合金焊缝区马氏体晶粒组织得到细化;同时上表面接头残余应力的分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