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滇池流域沉水植物衰退和消失驱动因子的研究 【正文】

滇池流域沉水植物衰退和消失驱动因子的研究

作者:陈国玲; 苏怀; 董铭; 兰丹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500
沉水植物   衰退和消失   氨氮和ph   协同作用   驱动因子  

摘要:为了研究滇池流域沉水植物衰退和消失的驱动因子,该文通过室内控制培养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结合沉水植物野外调查数据、水质监测数据和相关数理统计分析结果,定量分析导致沉水植物死亡衰退的驱动因子及其浓度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氨氮是驱动沉水植物分布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氨氮与沉水植物种类的相关性最大,且呈负相关。高浓度的氨氮导致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和篦齿眼子菜死亡,且pH值升高时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氨氮浓度阈值降低。随着pH值从7升至8.5,导致黑藻死亡的氨氮浓度最低值从12 mg/L下降到2 mg/L,且导致黑藻全部死亡的氨氮浓度最低值从高于16 mg/L下降至6 mg/L,导致金鱼藻死亡的氨氮浓度最低值从高于16 mg/L下降到3 mg/L,导致篦齿眼子菜死亡的氨氮浓度最低值从高于16 mg/L下降到8 mg/L,即氨氮和pH的协同作用加快了沉水植物死亡衰退的速率。因此,氨氮和pH的协同作用是沉水植物的衰退和消失的驱动因素,且pH值越高,驱动作用越明显。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