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光周期对棉铃虫羽化、生殖和飞行的影响 【正文】

光周期对棉铃虫羽化、生殖和飞行的影响

作者:孙晓婷; 徐瑞斌; 葛世帅; 付晓伟; 赵新成; 吴孔明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郑州4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新乡453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棉铃虫   光周期   羽化节律   生殖力   飞行能力  

摘要: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害虫,探讨光周期变化对其羽化节律、生殖和飞行能力的影响,可为准确预测该虫种群动态的季节性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报道了,在温度为22℃±1℃,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不同光周期(L∶D=24∶0、L∶D=16∶8、L∶D=12∶12、D∶L=12∶12、L∶D=8∶16和L∶D=0∶24)对棉铃虫羽化节律、成虫生殖力和飞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棉铃虫的羽化活动具有节律性,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棉铃虫的羽化高峰均集中在暗期,羽化活动均随光周期的光暗交替而变化。蛹期感受不同长短的暗期也会影响棉铃虫的羽化节律,暗期缩短,羽化有提前的趋势。光周期对棉铃虫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和交配次数也有显著影响,但对单雌产卵量、产卵历期和交配率均无显著影响。另外,光周期对棉铃虫成虫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也有显著影响,而对平均飞行速率影响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光周期是影响棉铃虫羽化、生殖和飞行的重要环境因子。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