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环境工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97/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我国典型流域土壤污染物特性分析、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理与处置、土壤修复、监测与评价、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

主管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
国际刊号:1000-8942
国内刊号:11-2097/X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1
复合影响因子:0.95
总发文量:4232
总被引量:25580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4.7887
立即指数:0.0363
期刊他引率:0.9582
平均引文率:6.1917
  • 城市黑臭河网外源调水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陈诗吉 郑祥民 周立旻 卢超 刊期: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导致城市水环境恶化程度不断加剧。引清调水技术作为城市黑臭河网治理中见效快、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外水环境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总结国内外城市黑臭河网外源调水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技术特点、技术流程、关键技术、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的应用前景等方...

  • 镧、铈掺杂的 ZnO-TiO2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雷 肖扬帆 汪恂 刊期:2014年第02期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ZnO的TiO2复合半导体材料,对其降解制药废水的催化活性进行测定,并用XRD、拉曼光谱分析和TEM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O能显著提升TiO2的催化效率,当ZnO掺杂量8%时光催化活性最大,其COD、色度去除率可分别达72.5%、33.8%。适当掺杂Ce4+或La3+可提高ZnO—TiO2的催化活性,但掺杂过量活性会显著...

  • UV/O3工艺降解水杨酸试验

    作者:李彦博 汪翠萍 徐武军 郑明月 王凯军 刊期:2014年第02期

    采用O3、UV和UV/O3三种工艺,降解常见PPCPs物质——水杨酸(SalicylicAcid,SA)的合成废水,比较了不同工艺降解水杨酸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0,浓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UV/O3工艺降解水杨酸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O3、UV和UV/O3工艺中,水杨酸降解效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UV/O3〉O3〉UV,其中UV/O3工艺的降解效率最高;当O...

  • 内陆核电厂低放废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树山 顾清 杨孟嘉 肖三平 刊期:2014年第02期

    优化内陆核电厂低放废水排放方式,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尽可能低的合理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选取某拟建内陆核电站为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水库中的弥散状况;通过实验手段,研究放射性核素在水库中吸附沉积特性,获得典型核素的吸附分配系数,计算出核素在水库底泥和岸边的沉积量;最后计算水生生...

  • 不同组合类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比较

    作者:柳明慧 宋玉丽 吕涛 吴树彪 鞠鑫鑫 常永江 陈理 董仁杰 刊期:2014年第02期

    构建室内潮汐流一水平潜流和水平潜流一潮汐流2种不同组合人工湿地系统,探讨不同组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当进水总有机碳平均质量浓度为75.9mg/L,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99.4mg/L时,潮汐流一水平潜流和水平潜流一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90.2%和91.3%,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9.5%和3...

  • 超微米气泡技术应用于黑臭河水质处理试验研究

    作者:张奎兴 罗建中 刊期:2014年第02期

    以珠江水系某一支涌为研究对象,采用AH型超微米气泡发生水处理装置,研究试验其治理污水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降低BOD和总磷及氨氮含量,处理后,溶解氧大幅度提高,水质明显改善。对超劣质水(ρ(COD)〉500mg/L),COD和BOD去除率达70%以上,同时氨氮和总磷也得到大幅度去除,对色度也有较好去除,大大缓解了该支涌的水质污染...

  • PVA 固定化 Corynebacterium sp. JY03 降解苯酚的特性研究

    作者:姜立春 阮期平 王晓丽 刊期:2014年第02期

    以PVA(聚乙烯醇)作为载体将降酚菌株Corynebacteriumsp.JY03进行固定化包埋处理,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条件,然后对固定化细胞的降酚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确定最佳固定条件为:PVA质量分数为6%,菌液量/PVA水溶液体积比为6/30,氯化钙含量为2.0%,钙化交联时间为8h;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6...

  • 燃料灰吸附 - 再生处理氮杂环化合物废水的性能研究

    作者:郭少妮 金若菲 张爱丽 周集体 刊期:2014年第02期

    采用燃料灰吸附和Fenton氧化再生处理组合工艺对典型氮杂环化合物(吲哚、吡啶和喹啉)废水的处理性能进行了研究。从其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等指标对两种燃料灰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其中,粉煤灰(FYA)和燃油灰(FLA)对3种化合物的吸附均可较好地拟合于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其线性相关度均在0.99以上。FLA吸附速率优于FYA,吸附...

  • Fenton 氧化 - 活性炭 - 沸石吸附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

    作者:肖瑜 刘以清 彭雪妍 龚秋实 卢炳丽 刊期:2014年第02期

    研究了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活性炭、沸石组合吸附法试验,并对处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pH值为4,n(H2O2)/n(Fe2+)=10,反应时间60min,沉淀时间90min时,Fenton试剂对渗滤液的氧化效果最好;三种组合吸附方式对渗滤液中COD的吸附效果依次为活性炭一沸石〉沸石一活性炭〉活性炭+沸石;对垃...

  • 鸟粪石结晶法回收磷中 Ca2+对产物沉淀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晋雅 张顺 戴荣海 汤曼琳 田晴 刊期:2014年第02期

    分析废水中Ca2+对鸟粪石结晶法回收产物沉淀的影响。观察不同Ca、Mg物质的量配比n(Ca):n(Mg),不同起始磷浓度条件下磷回收产物在Inhoff管中的沉淀过程,测定总磷及溶解性磷的去除效率;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产物微观尺寸及形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元素分析法分析沉淀物组成,联系沉淀过程分析Ca2+对磷回收产物固液分离的...

  • 新型净化槽对污水进水量的抗冲击性能研究

    作者:王昶 杨晓娇 酒井裕司 林鹏 贾青竹 刊期:2014年第02期

    在单独净化槽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现有的自来水化工程相配的家用化粪池,研发多户化粪池联用的高效新型净化槽,将单独净化槽的二级厌氧、一级好氧改为一级厌氧、二级好氧过程,提高好氧生物处理能力,减少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便于推广应用。调查了多户生活污水量对新型净化槽出水水质的影响及其抗冲击性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 生物吸附剂对重金属 Cr( Ⅵ ) 吸附性能的研究

    作者:邹继颖 刘辉 刊期:2014年第02期

    利用锯末和花生壳制备出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剂。研究了此种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并深入分析了吸附时间、pH、Cr(VI)初始浓度、吸附剂粒径、搅拌速度、共存阴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并通过再生试验检验了吸附剂性质的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最佳吸附条件组合为:生物吸附剂I初始浓度7mg/L,吸附时间120min,p...

  • 荷电喷雾技术在除尘与空气净化调节中的应用

    作者:王贞涛 董庆铭 王军锋 顾利平 刊期:2014年第02期

    荷电喷雾技术是指液体在机械力或者气动力的作用下形成雾滴,并经过电晕、感应或者接触荷电后带上电荷,从而形成荷电喷雾或荷电气雾两相流的过程。荷电喷雾具有雾滴粒径尺度均匀、空间弥散程度高以及在目标物上较好的沉积特性(特别是目标物背面),而广泛应用于农牧业病虫害防治、喷雾喷涂以及废气颗粒物脱除等领域。从粉尘脱除机理、电场或者...

  • 钢包烟气捕集用吹吸式排风罩结构参数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作者:刘文龙 丁毅 周睿 沈恒根 刊期:2014年第02期

    针对炼钢工艺鱼雷式混铁车向钢包倒铁水工艺产生大量高温含尘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研究采用吹吸式排风罩技术对其进行控制。结合现场应用条件,建立了用于钢包烟气捕集的吹吸式排风罩的物理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稳态条件下的吹风口宽度、吹风长度、吹风速度、吸风速度、吸风罩位置高度、...

  • 铁矿烧结污染物排放特征探讨

    作者:于恒 王海风 张春霞 刊期:2014年第02期

    铁矿烧结是我国钢铁工业主要工序之一,同时也是大气污染排放非常严重的工序,不仅污染物产生总量大,而且污染物种类多,仅通过末端治理的方法很难经济、高效的达到污染物减排。分析了铁矿烧结生产过程中烟尘、SO2、NOx、二恶英等污染物的产生原理和排放特征,为“源头削减一过程控制一末端治理”的污染物协同控制新思路提供理论基础。